阿拉伯帝國爲什麼會瓦解?

劉驃


阿拉伯帝國為什麼會瓦解?應該說這裡面也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宗教分歧、疆域過於遼闊和政治紛爭等等。而阿拉伯這個民族在整個帝國建立之後的衰落則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阿拔斯帝國的基礎問題

阿拔斯帝國是最後一個真正被認可的阿拉伯帝國,因此說阿拉伯帝國的衰落,其實可以說就是阿拔斯帝國的衰落。阿拔斯在建立初期確實曾經強盛一時,其國土橫跨歐亞非,尤其是相對於在其之前存在的倭馬亞帝國,阿拔斯帝國的疆域在東方有了較大發展,而國內網友熟知的大唐與大食之間的怛羅斯之戰其實就是阿拔斯帝國向東方擴張所進行戰役的一部分。

怛羅斯之戰也是阿拔斯帝國向東擴張的一部分

但阿拔斯帝國之所以能夠興起,並在東方擴張了較大的領土,就是因為建立阿拔斯帝國的哈希姆家族在崛起過程中,給予了帝國東方的波斯等民族以較高的地位,從而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同時哈希姆家族為得到更多支持,還給予了當時帝國境內的什葉派信徒更高的地位。但在當時的環境下,如果什葉派背景過深,又基本不可能去統治以遜尼派為主的帝國主體。所以哈希姆家族雖然重用波斯人和什葉派,但又始終在努力邊緣化什葉派佔多數的北非地區,而這也是阿拔斯帝國最終瓦解最早的一個導火索。

鼎盛時期的阿拔斯帝國

此外阿拔斯帝國的瓦解,還跟所有古代大帝國的瓦解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即地域過於廣闊,帝國中央政府沒法對帝國的邊緣省份進行真正的有效統治。因為信息傳遞等原因,在古代的很多帝國裡,往往中央政府的政令傳遞到邊疆省份都需要幾個月,因此無論其政體如何,基本上邊疆省份都處在事實上的自治狀態,久而久之,離心傾向自然會出現。

除此之外,阿拔斯帝國在建立時就沒有完全繼承之前的倭馬亞帝國的疆域,倭馬亞帝國的一個王子在西班牙地區建立了後倭馬亞王朝,所以等於從阿拔斯帝國建立的一開始,阿拉伯帝國就已經處於分裂狀態了。

阿拔斯帝國如何走向滅亡

但雖然阿拔斯帝國在建立時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不管怎麼說也還強盛過一段時間。但這段時間的強盛一方面使阿拔斯帝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另一方面卻也使其統治階層迅速腐化,甚至連哈里發都以斂財為樂。而統治階層的腐化也使其國內宗教等矛盾迅速激化,很快阿拔斯帝國就出現了分裂,摩洛哥地區的伊德利斯王朝和突尼斯以及西西里地區的阿格拉布王朝等先後建立。

公元8世紀之後分裂的阿拉伯世界

而這時阿拔斯帝國的另一個固有矛盾也浮現出水面。因為阿拔斯帝國的建立和波斯等非阿拉伯族裔的幫助有很大關係,所以阿拔斯帝國統治時期,其境內的波斯人等非阿拉伯族裔地位始終非常高,有時甚至比阿拉伯人還高。在阿拔斯帝國的官場,一些波斯人往往比阿拉伯人晉升的更快,因此許多阿拉伯人甚至認為阿拔斯帝國是受波斯人支持的帝國,對其哈里發以及哈里發所信任的波斯人也漸漸生出許多敵意。

阿拔斯帝國也曾富國一方,圖為阿拔斯帝國的金幣

但哈里發去信任波斯人也跟阿拉伯人這個民族整體上的衰落有些關係。到阿拔斯帝國的後期,帝國的軍隊裡甚至都幾乎看不到阿拉伯士兵了,而幾乎所有的軍隊都是從中亞招募來的馬穆路克(意為奴隸)突厥人。開始這些突厥人倒也比較忠心,在多次戰爭中都為阿拔斯帝國江山的保持立下了大功。但時間長了之後,馬穆路克騎兵們漸漸發現,阿拉伯人根本不會打仗,那麼幹脆我們自己在阿拉伯地區那個國家怎麼樣?反正他們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因為在帝國後期,馬穆路克騎兵們多次發動起義,最終在埃及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也脫離了阿拔斯帝國的統治。

描繪蒙軍圍攻巴格達的古代畫作


而最後給了還在苟延殘喘的阿拔斯帝國致命一擊的則是13世紀開掛的存在,也就是蒙古人。公元1251年蒙古大汗寶座被託雷家族的蒙哥奪取之後,蒙古人在西線的主攻方向開始轉到西亞的伊斯蘭國家。公元1253年,蒙哥的弟弟旭烈兀開始發動了蒙古第三次西征,將西亞地區的幾乎所有伊斯蘭政權都一一攻滅,最終在公元1258年1月,蒙軍攻克阿拔斯帝國首都巴格達,旭烈兀在巴格達屠城,並將其俘獲的阿拔斯帝國末代哈里發穆斯臺綏木用亂馬踩死,阿拉伯帝國正式滅亡。


桃花石雜談


阿拉伯帝國的建立是與伊斯蘭教的創建和傳播有著密切的關係,或者說,沒有伊斯蘭教,就不會有阿拉伯帝國。

默罕默德通過傳播伊斯蘭教,團結了阿拉伯人,是長期以來以部落形式存在阿拉伯人凝聚在一起建立了阿拉伯帝國,而先知穆罕穆德去世後,阿拉伯帝國進入所謂的”神權共和時代“也就是四大哈里發時代。阿拉伯帝國迅速的擴張,征服了波斯(伊朗)整個西亞、北非、拜占庭帝國的亞洲領土甚至是歐洲。

極盛時期的阿拉伯帝國

四大哈里發時代的在第四代哈里發,先知女婿阿里的哈里發時代,阿里遭到刺殺,伊斯蘭教分裂為什葉派和遜尼派,而政權被遜尼派的倭馬亞王朝獲得,阿拉伯帝國進入家族傳承時代,後來阿巴斯又取代了

倭馬亞王朝。此時的阿拉伯帝國東面已經與大唐西域都護府接壤,北面的高加索、土耳其、南面整個西亞、西面擴張到了北非和歐洲的伊利比亞半島。

但隨後,阿拉伯帝國的各大家族也開始在各自的勢力範

圍內建立自己政權,建立自己的蘇丹國。而哈里發統治的勢力逐漸只剩下首都巴格達周圍。

阿拉伯帝國的分裂

後來,由於突厥草 民族早唐朝打擊下西遷,突厥中塞爾柱人逐漸進入阿拉伯帝國的中心舞臺(塞爾柱人最開始作為阿拉伯人的奴隸和僱傭兵),獲得更多政治權力,而此時的阿拉伯的哈里發更多的是作為在世的伊斯蘭教的最高宗教

領袖,而非政治上的。

此時,歐洲的十字軍東征也不斷的影響著阿拉伯帝國的

殘存領土。其中當代熱點的聖城耶路撒冷就幾度易手於阿拉伯人、歐洲人、庫爾德人。

十字軍東征

12世紀蒙古人的西征,將末代阿拉伯哈里發處死,徹底滅亡了阿拉伯帝國。

蒙古西征徹底摧毀了阿拉伯帝國

後來蒙古的西征大軍在敘利亞遭遇埃及阿拉伯人反抗,蒙古人失敗後,哈里發名義上被埃及的阿拉伯人王朝獲得,但是已經不是阿拉伯帝國,13世紀塞爾柱突厥人建立奧斯曼帝國,滅亡了拜占庭帝國,又幾乎收復了原來的阿拉伯帝國領土,並自稱哈里發一直到20世紀20年代。但此時的哈里發與彼時的阿拉伯哈里發已經完全不同。


大東北的小豆包


在人們的印象裡,最能形容伊斯蘭世界的字,恐怕非“亂”莫屬,中東伊斯蘭地區教派紛爭,戰火不斷,四分五裂的局面呈現在世人眼裡。歷史倒退到一千年以前,伊斯蘭世界也是如此。

伊斯蘭教自公元7世紀成立,其實,在成立後的兩百來年,伊斯蘭世界卻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之後,便開始分裂,直到今天依舊如此。

導致伊斯蘭世界會從統一走向分裂的因素很多,其中多少還和中國有干係。雲石君將做簡要分析。

在伊斯蘭的歷史中,創教初期的阿拉伯帝國最為廣大穆斯林所推崇。崛起時的阿拉伯帝國,領土高達1300萬平方公里,同時,阿拉伯帝國中央政府,能基本有效控制這廣袤之地。阿拉伯帝國實力空前強大,為伊斯蘭躋身世界三大主流文明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說,中西亞伊斯蘭世界難以實現伊斯蘭世界的大一統。阿拉伯帝國內部各地緣板塊結構複雜,地理環境迥異。伊朗高原、圖蘭低地、新月沃地、阿拉伯沙漠、北非荒漠甚至伊比利亞半島等地區,一個個都可以作為獨立的地緣板塊。同時,領土東西相距甚遠,不利於板塊間的溝通和交流。伊比利亞半島、圖蘭低地、阿拉伯半島等地區又比較凸出,影響到整體版圖的規整性。核心本部兩河流域,雖地理區位好,但其地緣實力要去輻射整個帝國,看上去並無可能。

這樣的地緣格局看似並不足以支撐一個版塊遼闊的帝國統一。不過,阿拉伯帝國卻從7世紀上半頁建立到9世紀中葉期間,實現了對伊斯蘭世界絕大部分疆域有效掌控。阿拉伯帝國也存在了六百多年。

在政治上,阿拉伯帝國採用了軍事封土製,哈里發(皇帝)將帝國內的各個邊緣行省分封給皇族和將軍,由他們長期代行治理全權,對哈里發直接負責,各地方總督有相當高的治權。從而實現對疆域遼闊,地緣結構複雜,自然環境各異,身處華夏、印度教、天主教文明包圍中的阿拉伯帝國的有效管理。

不過,一旦中央政府頹勢盡顯,或者地方勢力變大變強,諸侯紛爭也成為必然。

阿拉伯帝國前兩百年能實現大一統很多,其中中國內部變化對阿拉伯帝國的大一統有重大影響。伊斯蘭文明和阿拉伯帝國本身地緣結構分裂,是在傳統東西方貿易商道的紐帶作用下,實現了大一統。也就是說各地級板塊需從西方商路中獲利,而且這種利益是足夠有吸引力,讓他們甘心臣服於中央政府,聽命於哈里發,這樣他們才有維繫伊斯蘭世界和阿拉伯帝國統一的動力。

熟知中國歷史的朋友可知,中國是典型的中央集權國家,那是已看完中央本部核心區夠強夠大,才能形成以中央政府為核心的政治主導,讓四方臣服於中央的管控,實現國家大一統。顯然,阿拉伯帝國的中央集權並非如此,各地級板塊獲得足夠利益才是主導國家統一的前提。

我們將視線轉移到公元7世紀至9世紀,此時是中國隋唐盛世時期,國力空前強大,東西方商路暢通,貿易往來密切。通過連接中西亞內陸的絲綢之路,中西亞地區能從對華貿易中收穫豐厚的利益,阿拉伯帝國各次級地緣板也有了極大興趣去維持絲綢之路的暢通,維護商路的安穩,進一步維持了國家的完整性。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是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後,中國諸侯割據,戰亂不斷,內部混亂,國力大衰,同時,經濟重心逐漸由黃河流域轉往長江流域——尤其是江南地區。也就是說,陸上絲綢之路逐步萎縮,海上絲綢之路逐漸興起。

這對中亞和阿拉伯帝國來說,影響很大。大唐人對阿拉伯商品的消費力減弱,同時,中國商品在中亞和阿拉伯的流通也減少,這直接影響了阿拉伯商人的錢袋子。

當然,除開傳統東西方路上商路以外,連接東西貿易的還有印度洋的海上商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不過,海上絲綢之路並未用利益串聯起阿拉伯帝國的各地緣板塊。海上絲綢之路又不同於陸上絲綢之路。海路無人管理,只要沿海的不同地緣板塊的勢力,都可以有自己的商船與東方進行貿易。這樣就導致了海路拿走了相當部分陸路貿易的利益份額,海路、陸路成了一對競爭對手。

這也就是說,維繫阿拉伯帝國統一的東西方貿易商路的紐帶作用變得脆弱,陸路的地緣板塊得不到盛唐時的商業利潤,而像臨海地緣板塊又有了海路為依託,可以不受中央控制得到不錯的商業利潤。各地緣板塊都會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損害了自身的利益,他們也就沒有維護伊斯蘭世界及阿拉伯帝國統一的動力。而中央政府又沒有足夠能力去震懾四方,在中央和地方的較量失衡之下,地方分裂了也成了必然。

唐朝衰亡後,中國陷入五代紛爭,宋朝武力不振,屢屢受外敵侵擾,直至宋室南遷,陸上絲綢之路幾乎荒廢。蒙古帝國時,中國經濟重心全面南移,海上絲路性價比更優。伴隨著阿拉伯帝國的便是處於長期分裂狀態。

陸上絲綢之路的衰落,導致阿拉伯帝國各地級板塊的商業利益受損,影響了伊斯蘭世界的大一統。當然,伊斯蘭世界分裂的原因有很多,四分五裂的地緣結構,宗教派別的對抗,外力的推動,等等。

那麼,在伊斯蘭世界裡,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紛爭為何會產生?又為何至今化不了他們之間的干戈?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235。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雲石君


阿拉伯帝國的瓦解崩潰與蒙古西征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從根源上來講,阿拉伯帝國內部在蒙古人來時內部已經是四分五裂,只是蒙古人的進攻加速了帝國的瓦解。

有關阿拉伯帝國內部的分裂,其實最早還要追溯到公元七世紀時期,由於哈里發正統性繼承權而衍生出來的阿拉伯人內部的分裂。公元661年,第四任哈里發阿里被刺殺而亡,貴族穆阿維葉趁機建立了倭馬亞王朝,開啟了歷史上的四哈里發時期。正是在這個時候阿拉伯人內部就正統性問題分裂成了兩派,一派認為阿里以及後裔才是帝國的繼承者,佔少數,即什葉派;另一派認為死哈里發才是真正的繼承人,佔多數,即遜尼派。之後阿拉伯帝國迅速擴長,內部的分歧卻一直都沒有得到平息。到了阿巴斯王朝,哈里發政權曾經發展到其鼎盛,但是很快,在一百年的時間裡,帝國內部已經是四分五裂。在遼闊疆域內的地方總督自立為王的不在少數,帝國也在這種無力管理的狀態下變得四分五裂。公元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進攻帝國,哈里發被突厥蘇丹控制,變成了單純的宗教領袖,而失去了其政治與軍事權力。

1258年,蒙古人進軍名存實亡的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發穆斯塔欣也被裹在一張毛毯裡以馬踐踏而死。儘管後來在埃及地區還曾出現一個馬木留克王朝,也稱作哈里發,但是實際權利其實並不存在,而是被軍事政權所控制。1517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謝利姆一世進攻埃及,馬木留克王朝滅亡,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至此開始兼任哈里發,但是與古代哈里發實際上已經有太大的差別了。


國家人文歷史


因為阿拉伯帝國是短時間內擴張成一個疆域廣大的大帝國的,境內民族眾多,很容易就造成分裂。而在阿拉伯帝國統一的時候,境內也有各種封建勢力是國中之國的存在,他們分裂起來也就非常容易了。

比如說北非地區雖然被阿拉伯帝國佔領,但是當地的柏柏爾人還是存在於部落之中,並不一定是受中央集權的阿拉伯帝國首都控制。

所以阿拉伯的帝國分裂之後,北非地區也會自然而然發生分裂。

阿拉伯帝國之內,另外一股極其強大的反抗力量,是波斯帝國滅亡之後的波斯人。他們雖然信了伊斯蘭教,但是仍然會反抗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他們的不斷起義,也造成了阿拉伯帝國的內耗。

最後邊境上還有遊牧的強大的突厥人。他們不一定有什麼良好的政治制度,卻對混戰十分在行。只要阿拉伯帝國稍微衰落,突厥人就會趁虛而入,以僱傭兵或者外族侵略的方式攫取阿拉伯帝國的軍權,在阿巴斯帝國後期,突厥軍頭就成為了阿拉伯帝國的實際控制者,這也促進了阿拉伯帝國的分裂。


葉子評論


阿拉伯帝國自建立伊始其實就潛伏著分裂的種子——阿拉伯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面積達到了1340萬平方公里,統治著四千餘萬人口,而構成阿拉伯帝國的阿拉伯半島、兩河流域、波斯高原、敘利亞地區、埃及、北非馬格里布地區等地緣板塊的體量實力都差不多,由於缺乏一個強勢地緣板塊的統馭,在交通資訊並不發達的古代極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

中東地區水貴如油,為爭奪水源各部族之間積累了長期的積怨;另一方面儘管阿拉伯帝國通過統一的伊斯蘭信仰將原本一盤散沙的阿拉伯各部族聯繫成為一個整體,但各部族卻各自信奉不同的教派,尤其是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更是持續鬥爭了上千年。

資源的爭奪、教派的紛爭以及缺乏強勢地緣板塊的整合作用等因素共同導致阿拉伯地方勢力同中央的離心離德,可就是這樣阿拉伯帝國還能維持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超級大帝國數百年,這是因為帝國在強盛時期有效協調了各地方勢力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從而削弱了他們對中央的離心傾向。那麼是什麼樣的利益促使阿拉伯內部各路勢力之間的團結呢?這一利益其實就是絲綢之路貿易。

在漫長的中世紀阿拉伯帝國實際上成為中華文明和歐洲文明之間的中轉通道:中國的造紙術和火藥正是通過阿拉伯帝國傳到歐洲的,當時中國的絲綢、陶瓷、茶葉、工藝品已成為阿拉伯商人經商致富的財源象徵。各路地方勢力都能從絲綢之路貿易中分一杯羹,而當他們因為從絲綢之路貿易中獲益時實際上他們以武力脫離阿拉伯帝國的念頭就會被削弱——畢竟生活富足之人是不大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造反的。

然而盛極一時的阿拉伯帝國絲毫沒料到:東方的大唐帝國的一場變亂會影響到自己的國運——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安西駐軍東調內地平叛,早就對西域虎視眈眈的吐蕃趁機侵佔了河西走廊,至此絲綢之路貿易被切斷。而這對阿拉伯帝國而言是一場致命的變亂——絲綢之路貿易的中斷既沉重打擊了阿拉伯帝國的經濟發展,也切斷了其國內各地區聯繫的紐帶。

阿拉伯帝國的統治者並不打算坐視絲綢之路貿易中斷,他們開始積極尋找解決之道:儘管從長安出發的西北陸上絲綢之路被吐蕃切斷了,但早在先秦時期華夏先民就開拓了自廣州出發的海上絲綢之路,到漢代時中國人在海上的足跡已到達印度半島。事實上當年的羅馬帝國曾開闢一條自埃及到達印度半島的航線,由此和華夏先民開拓的海上絲綢之路連接起來,如今阿拉伯人也打起了這條商道的主意:公元766年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發曼蘇爾正式遷都於底格里斯河西岸的新都巴格達,他為營建這座新都動用了10萬工匠,花費了四年時間和1800萬金幣。這座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在曼蘇爾的經營下迅速成為和中國長安齊名的世界兩大都市——這是一座擁有100萬人口的大城市,而與此同時的巴黎和羅馬加起來不到4萬人。曼蘇爾曾說出自己遷都的理由:”巴格達可以通過底格里斯河到達波斯灣,由此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和東西方展開廣泛的貿易往來“。當然巴格達畢竟還是一座內陸城市,與此同時波斯灣附近的港口城市巴士拉也迎來了自己的輝煌。

此時巴格達的哈里發比歐洲任何國家的君主都擁有更大的權力。然而僅僅百年之後阿拉伯帝國的哈里發就成為了地方軍閥手中的提線木偶,這一切的根源還是在於上文所說的絲綢之路貿易的阻斷——儘管阿拉伯帝國通過利用海上絲綢之路的商業利益暫時掩蓋了國內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朝廷之間的矛盾,然而對阿拉伯帝國而言:海上絲綢之路的功效遠遠不及陸上絲綢之路,因為像中亞呼羅珊這種邊遠地區根本就不可能從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中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