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唯一道路是右脑到左脑

思想的唯一道路是右脑到左脑

对心灵鸡汤的爱好,古已有之。

看人在微信里发鸡汤,我就想,这些文字但凡有一段能进到心里,这个人就脱脱胎换骨了,也不至于在这里发鸡汤了。

估计发鸡汤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进不到心里,所以得不停地发。

人们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说教,各种头头是道,但是道从来不在头脑里,只在心里。

说教为什么没用?

因为,思想从来都是从右脑进入左脑,却没有相反的路径。

要明白这个道理,首先要知道什么叫真实的思想。

在心理学上,思想的定义是:可以导致行为产生或终止的念头,才是真实的思想。

与行为无关的,基本都是面具,是标签,是伪装。

发鸡汤的动机,要么是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标榜的理想自我,要么是希望别人这样对待自己。真正身体力行的,不一定说得出什么漂亮话。

思想的唯一道路是右脑到左脑

口是心非,是我们时常要遭遇的事情。这种时候,我们都可以分辨什么是真实的思想。

真实的思想来自真实的体验,所有的体验,都是很琐碎而具体的,这些经验被右脑接收和存储。当经验足够多的时候,左脑可以从中发现抽象的规律,形成思想。

欲望和动机也会形成思想,途径也是一样。

相反,别人的思想,别人左脑的排泄物,不可能形成右脑的经验,所以说教是无用的。

这就是说,左脑到右脑是无路可走的,经验成为思想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鸡汤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发挥效果,那就是和个人的经验发生连接。发生连接时,我们会说:“说的太对了!就是这样!我体会过,我明白,只是我总结不出来。”

这个时候,无非是别人的左脑做了自己的左脑还没做成的事而已。

最近人工智能很火爆,通过人工智能,我们更加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生成方式,与人工智能截然不同,人对经验和情感体验的依赖程度,是目前宇宙中独一无二的。

所以,在我看来,用别人的思想武装自己,很可能相当于找人借钱,却借来了假钞。

但是,我们自身的生活空间很狭小,生命也很短暂,自身的经验是很局限性的,这也是从古至今对思想的渴望的根源。

渴望归渴望,只有丰富自己的体验,才能丰富自己的生命。

是灌输思想,还是引导体验,成为平凡的教育和伟大的教育的区别。例如佛教中不是讲思想的传授,而是讲印证。所谓印证,不是把老师的话背下来,而是自己去体会到那个境界。其实任何一个学科,优秀的导师,所做的都是引导体验,而不是灌输思想。

思想的唯一道路是右脑到左脑

关于局限性,如果我们追问一句,为什么会觉得局限?这就有大问题了。

这其实是一种贪婪。

左脑和右脑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左脑对所谓的“格式塔”,即完整性有巨大的渴望。听个故事,要盼望结尾,做个计划,要算无遗策,大而全,是左脑的理想。

这是贪婪。

贪婪导致欺骗:塞满各种思想,实则毫无用处。

右脑的立场似乎相反:不追求感官之外的完整性,只注重当下的资源所能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当我们和一杯茶或者一首歌产生共鸣,我们能从中获得巨大的愉悦,这个时候,幸福只关乎这个对象,整个世界消失。

整个世界消失,烦恼也随之消失。

这是右脑的特征。

我不是说右脑比左脑好,我只想强调,利用好这个特征,对人生有莫大的助益,也可以修正对左脑的过度依赖。

在强调一次:可以导致行为产生或终止的念头,才是真实的思想。

就像禅师回答白居易,怎样修行,很简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很不齿地说:“三岁小儿都知道,有什么了不起!”禅师说:“三岁小儿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左脑知道了,没用,要真的去做,才是真实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