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期:主流幣爲什麼跌不下來?

2018年10月4日,幣民日報第267期。

整個幣市從2018年初的巔峰跌下來,已經過去半年有餘了。但是主流幣種,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等,一直沒能跌到讓抄底黨滿意的價位。導致現在上不上,下不下,處於一種尷尬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人們開始討論,什麼決定了價格?

267期:主流幣為什麼跌不下來?

根據經典經濟學,毫無疑問,是供求決定價格。

以比特幣為例,到底是什麼需求讓比特幣能保持4萬的高位,承受鉅額電費(每年數十億元)的拋壓呢?

我認為是資產配置需求,是抄底需求。

從2017年到2018年,經過這一輪大牛市的洗禮,能接觸到互聯網的人基本都知道了比特幣,各種暴富神話讓有錢人和窮人們都蠢蠢欲動(親眼所見),紛紛打算配置比特幣等主流數字貨幣。

一堆人憋著勁準備抄底或正在抄底,導致市場對比特幣等主流幣的需求很大,所以它們跌不下來。

順便聊聊幾個相關問題。

一、比特幣的使用需求有多大?

在使用層面,比特幣主要有這幾個方面。

1、暗網使用。比特幣一直是地下經濟的主要流通貨幣,在地下,比特幣的競爭對手有門羅幣、達世幣等。

2、交易。比特幣一直是數字貨幣交易所的基礎貨幣,幾乎所有的數字貨幣都有與比特幣的交易對。

3、跨國轉賬。比特幣在跨國小額轉賬方面有一定的使用率。

4、資產配置。窮人和富人都有配置比特幣的動力。窮人持有比特幣主要是為了高價賣給別人,富人持有比特幣更多是為了隱匿財產,對沖風險。

二、比特幣跌到礦工成本價就不會跌了嗎

不是。

首先,礦工成本是非常不均衡的,比特大陸用自家的礦機在內蒙古用風力挖礦,和你高價買來礦機用工業用電挖礦,成本能一樣嗎?

其次,礦工成本是動態的。2014年、2015年大熊市的時候,挖礦成本從5000元一枚比特幣跌到1500元,甚至比特幣跌到900元的時候,比特大陸自己挖礦可能也是賺的,但是大部分礦工可能面臨開機即虧本的窘境。

所以,現在有人用礦工成本價去錨定比特幣的底部是不靠譜的。

當然,在一定程度上,礦工成本價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因素,當礦工賺不到錢,淪為為資本打工的工具,甚至礦工淪落到虧本挖比特幣,那麼大部分抄底資金也會坐不住,開啟瘋狂抄底模式。

三、我有什麼建議

錢多的可以抄底了,制定個長達3-5年的抄底計劃,越跌越買。比如有人已經動手了,稱比特幣每跌20%就花50萬元買比特幣。只有子彈足夠,是能抄到真底的。

熊市分步抄底,牛市分步拋貨,這才是投資之道。

每個幣民都是數字貨幣世界的央行,當市場行情好,需求大、價格暴漲的時候拋出數字貨幣,平抑幣價;當市場行情差,需求小,價格暴跌的買入數字貨幣,穩定幣價。

格局要大,你是央行,不是小韭菜。

放到做人上,就是要有自信,高看自己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