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醫豫東南分院亮相1年,都有這些變化……

省醫豫東南分院亮相1年,都有這些變化……


省醫豫東南分院亮相1年,都有這些變化……


1年前,河南省人民醫院正式全面託管新蔡縣人民醫院,省醫豫東南分院全新亮相,跨區域緊密深度融合醫聯體探索邁出步伐。


省醫豫東南分院亮相1年,都有這些變化……


1年來,省醫派出的第一批常駐專家團隊,圍繞醫院安排,創新開展各項工作,取得累累碩果。

省醫豫東南分院亮相1年,都有這些變化……


1年後的10月8日,河南省人民醫院派往豫東南分院的第二批管理、業務常駐專家團隊成員,接替第一批成員,正式開展

1年的全面幫扶

1年的變化有多大?數據和故事給你回答——

提升了技術實力

推動成為區域醫療中心

49歲的李衛(化名)是新蔡縣韓集鎮人。4月的一天,中午12點多,他幹完活回家後,胸背部突然劇痛,很快意識模糊。家人撥打急救電話,向河南省人民醫院豫東南分院求助。

醫院初步判斷為心血管疾病,派出急救車。執行院長李潤民、院長常守海協調多學科專家開啟急救綠色通道。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宋玉華、胸外科主任王建國、急救中心主任李哲誠等到急救中心待命。

13點多,多學科團隊確診李衛患的是兇險的B型主動脈夾層,需緊急轉運至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手術。

省醫豫東南分院亮相1年,都有這些變化……


鄭州距新蔡3個多小時車程,途中李衛病情可能有危險。豫東南分院啟動空中救援應急預案,省醫航空醫療緊急救援中心派出直升機救援

15點多,直升飛機起飛。88分鐘後,李衛被運至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搶救。病情穩定後,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血管外科主任翟水亭、病區主任張志東等立即實施胸主動脈腔內隔絕術。

不到1個小時,手術成功,險情解除。

李衛說,是及時的診斷和轉診,救了自己的命。

這是豫東南分院正式亮相後,越來越多患者從中受益的縮影。

新蔡縣地處河南東南邊界,是一個擁有130多萬人口的省直管縣。2017年10月之前,受限於當地的醫療衛生條件,每年都有4萬多名患者需要到新蔡縣以外的大醫院看病。

而由於地處兩省交界,離新蔡縣最近的省會城市都在300公里以外。這樣的距離,既增加了群眾的外出就醫成本,又影響著急危重症的搶救和轉運。

新蔡縣周邊的地區,面臨著同樣的尷尬:醫療條件差,轉診距離遠。在以前,像李衛這樣的動脈夾層患者,一旦發病,很難想象,能在半天內就轉到省會手術。

就在前幾天,一輛由安徽臨泉開往河南新蔡的長途大巴車上,司機突發心梗,途中呼叫120。豫東南分院緊急將其接入院,第一時間成功溶栓。

這是又一例受益於縣域醫療水平提高、及時救治患者的例子。

豫東南分院的“前身”,是去年8月才開診的新蔡縣人民醫院新院區,佔地150多畝,擁有1000張病床。

去年10月,隨著豫東南分院正式揭牌,省醫開始從品牌形象、人才技術、管理模式上全面託管,致力建成一所基礎設施、專科、技術、服務、環境等各方面都具備省級標準的縣醫院,為新蔡縣及周邊縣市的群眾看病就醫提供方便。

為此,省醫選派管理、業務團隊12人常駐分院,其中臨床人才均為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短短一年,第一批專家團隊就在分院開展新技術、新業務34項,手術指導279臺。

除了常駐專家,省醫本部的各科專家輪流到分院開展短期幫扶,一年內開展新技術、新業務11項,手術指導75臺。

新蔡縣委、縣政府給予大力支持,為省醫專家和引進人才提供公租房,為引進人才按需增加編制,為雙向轉診提供綠色通道,撥付大型醫療設備專項資金7000萬元。

今年3月5日,省醫的中國首臺移動卒中單元進駐豫東南分院,55天成功溶栓32 例,超過新蔡縣前3年溶栓成功例數的總和。

除了技術和管理上的“輸血”,“造血”活動也如火如荼開展。省醫專家經常性開展縣域管理培訓班、大型學術講座,派駐專家開展的講座趨於日常化,醫院學術活動超過了前10年的總和!

同時,分院的職能科室負責人、業務骨幹成批到省醫本部跟班輪訓,一場從理念到實踐的“頭腦風暴”席捲而來。

“身份”一變,變化立竿見影。豫東南分院一年內累計開展新技術80項,以心血管內科為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新一代藥物溶栓治療、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等,應用例數平均在100例以上

以前看不出來的病現在能確診了,治不好的病現在能治了,需要外轉的患者現在留住了。分院日均門診量由託管前的500多人次提升至1200人次,縣域外轉率由託管前的20.77%下降至11%,基本達到國家規定的外轉診目標。

提升了社會口碑

推動醫療服務品質跨越城鄉差別

今年春季的一天下午,豫東南分院門診樓來了兩名高個子、白皮膚的外籍女士。她們臉色蒼白,用英語向門診護士諮詢著什麼。雖然聽不懂,門診護士從手勢判斷出她們可能是想找婦科醫生,領著她們來到婦科診室。

省醫派駐的婦科專家李丹丹博士聞訊趕來,用流利的英語與患者展開對話得知,她們在縣城跑了多家醫院看病,都因為語言障礙“擱淺”了。終於找到可以對話的醫生,兩人激動得直呼“Thanks God”,順利接受了治療。

就連本縣的居民,初到豫東南分院也被“刷新認知”,愉悅油然而生。

70多歲的向大爺表示,前幾年到縣醫院看過朋友,印象較差。這次自己生病住院,沒想到縣醫院大變樣,“環境可美,人性化服務非常多,挺稱心,跟家裡一樣。”

“護士熱情,醫生隨叫隨到,隨時關注我們的狀況。”在這裡分娩的常女士說,感覺縣醫院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她的孩子凌晨5點出生,護士一口氣從2樓抱到5樓,讓她感動不已。

省醫全面託管新蔡縣人民醫院後,不僅僅是改善了軟硬件設施和服務環境,更多的變化還體現在服務理念和就醫體驗上。

近年來,省醫堅持“多區多院規模適度、重點學科特色突出、內涵發展文化引領、互聯智慧健康服務”發展戰略,構建以“尊重、慈愛、關懷、共情”為核心價值的服務文化,2017年門診患者滿意度99.76%、醫務人員回應性滿意度超過98%,位列全國第一。

豫東南分院同樣植入了省醫的服務文化。籃球場、羽毛球場、圖書室建起來了,聯歡活動、文體活動月等開展起來了,人文、青春、書香、幸福、責任、和諧、廉潔的“七個”省醫文化傳遞起來了。“關愛醫院,關愛病人,從我做起”,“多走一步路,多說一句話,多彎一次腰,多動一下手”,在全院漸成為共識。

河南省人民醫院院長顧建欽表示,今後將通過信息連通,使分院與省醫本部全面互聯互通,實現同質化、協同化管理和發展;探索“省管縣用”用人模式,幫助分院解決人力資源建設問題;引入DRG管理工具推進精細化管理等。

方便了患者享受優質醫療

雙向轉診突破區域限制

冷大姐從新蔡縣趕到河南省人民醫院時,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她本以為第二天才能安頓好,沒想到醫生護士提前為她安排好了病房,當即就住了進去。

省醫豫東南分院亮相1年,都有這些變化……


冷大姐是一名婦科腫瘤患者,在豫東南分院確診後需要轉診,通過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直接上轉至河南省人民醫院婦科繼續治療。

住院第二天,省醫公共事業發展部工作人員就帶著鮮花看望了她。婦科主任醫師王悅為她進行了手術。病情穩定後,婦科與省醫派駐豫東南分院負責雙向轉診的李佩麗對接,李佩麗與分院婦科專家李丹丹溝通後,為冷大姐安排好了床位。

就這樣,冷大姐沒費一點心,就又轉回豫東南分院婦科進行康復治療。

省醫豫東南分院亮相1年,都有這些變化……


“在家門口做治療方便了很多。省心,省力,省錢,雙向轉診政策就是好!”冷大姐開心地說。

縣級醫院是區域醫療體系中雙向轉診的重要橋樑。及時上轉,能保證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必要的救治;承接好下轉,則能減輕患者負擔,方便患者就醫。

目前,河南省人民醫院本部已經與豫東南分院建立了4個轉診途徑:省醫的(0371)96195服務平臺,豫東南分院雙向轉診辦公室,運送危重症患者的豫東南分院急救中心,運送急危重症患者的空中救援。

依託這4種轉診方式,目前豫東南分院與本部已實現轉診1200餘人次

省醫豫東南分院亮相1年,都有這些變化……


新蔡縣委副書記、縣長申保衛認為,豫東南分院是省醫支援地方醫療衛生建設、落實國家深化醫療改革精神、推進醫療脫貧的舉措,對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管理能力、技術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豫東南分院正在創建二甲醫院,佈局縣域縣鄉一體化醫聯體建設,籌建腫瘤中心,推進透析中心,並引進和培養適宜人才,力爭到2020年底,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對周圍地區具有一定輻射力。


我是省醫人,我願為您服務

-總第109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