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婦科大家班秀文以「四物湯」一方通治月經病的獨特的心法揭祕

廣西婦科大家班秀文以“四物湯”一方通治月經病的獨特的心法揭秘

班秀文

四物湯

四物湯首載於宋朝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從 《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篇中的膠艾湯衍化而來。

四物湯由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四味藥組成,具有補血行血、滋陰斂血的作用。

方中熟地能滋陰養血,補腎填精,為本方的主藥;當歸性味甘潤而溫,辛香行走,能補血活血,補中有行;川芎辛溫,氣味芳香,有活血通經、行氣導滯之功,能調和肝陰;白芍酸辛,養肝和營,滋陰斂血,能補肝之體。四藥相合,有陰有陽,剛柔相濟,補中有行,行中有補,補而不滯,是補血活血的良方。肝藏血而主升發,心主血脈,脾主運化而統血,腎藏精而為氣血之始,本方既能入肝,又入心脾,更能入腎。

血以調和為貴,以通暢為用,四物湯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故班老譽之為 “治血證的通劑”。婦人以血為主,以血為用,經、孕、產、乳均與血的盛衰、盈虧、通閉息息相關。婦科的病變,絕大部分是血分的病變,四物湯長於治療血證,故班老常用四物湯治療婦科病證。

治療月經病時,班老善用四物湯隨證加減,並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1.月經先期

症見經行提前,量多色紅,夾血塊,面紅唇赤,口渴心煩,小便短黃,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滑數者,為陽盛血熱之證,以四物湯去歸、芎,生地易熟地,加雞血藤、丹參、阿膠、鮮白茅根、山梔子、益母草。

因為歸、芎辛竄動火,容易導致出血增多,故以辛甘微溫之雞血藤、苦而微寒之丹參代之,使之能補血化瘀。

入夜潮熱,手足心熱,兩顴潮紅,舌邊尖紅,苔少,脈細數者,為陰虛血熱之證,四物湯去歸、芎,加雞血藤、藕節、地骨皮、丹皮、生地、桑椹子治之。

2.月經後期

症見經行錯後,量少色淡,經行小腹綿綿而痛,唇面蒼白,舌質淡,苔薄白,脈虛細者,為血海空虛,經源不足。

用四物湯加黨參、黃芪、龍眼肉、遠志、佛手治之。

經行錯後,量少色淡,形寒肢冷,腰膝痠軟,平素帶下量多,色白質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者,為腎陽虛衰,生化無能,

用四物湯加熟附子、黨參、黃芪、蒼朮、白朮治之。

3.月經先後不定期

症見經行前後不定,量多少不一,經將行乳房脹痛,心煩胸悶,舌邊尖紅,苔薄白,脈弦細數,此為肝鬱化熱之證,以四物湯配丹梔逍遙散加合歡花、素馨花、佛手花治之。

4.月經過多

症見經行量多,色淡,持續不淨,腰膝痠軟,苔薄白,脈虛。此為脾腎陽虛,統藏無能,以四物湯加黨參、黃芪、桑螵蛸、覆盆子、鹿角霜治之。

5.痛經

症見經行前後少腹、小腹冷痛劇烈,得熱則舒,汗出肢冷,經行錯後,量多少不一,色暗紅,夾血塊,唇面發青,舌質淡,苔白,脈沉緊。

此為寒凝血瘀之證,用四物湯加附子、小茴香、吳茱萸、艾葉、益母草、莪術治之。

經前或經期少腹、小腹疼痛,按之不減,經行先後不定期,量或多或少,經血排出不暢,色暗紅而夾塊,舌邊尖有瘀點,苔薄白,脈沉澀。

此屬氣滯血瘀,四物湯加丹參、莪術、延胡索、香附、益母草、鬱金治之。

6.閉經

症見月經閉止不行,頭暈眼花,心悸神疲,腰脊痠軟,膝腿無力,舌質胖嫩,苔薄白,脈虛細遲者,為氣血虧損,衝任虛衰,四物湯加黨參、黃芪、紫河車、制附子、肉桂、巴戟天、補骨脂治之。

經閉不行,小腹冷,四肢不溫,唇面蒼白,舌質淡,苔白滑潤,脈細者,為陽虛宮寒,四物湯加制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艾葉、黨參、黃芪、桃仁、紅花治之。經閉不行,小腹刺痛拒按,舌邊尖有瘀點,脈遲澀者,為瘀血內停,胞脈不通,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路路通、水蛭、益母草治之。

7.崩漏

症見經行淋漓不止,量或多或少,色鮮紅而質稠,伴頭暈失眠,唇舌乾燥,舌紅少苔,脈細數者,為虛熱崩漏,四物湯去芎、歸,配二至丸、兩地湯治之。

漏下日久,經血紫黑夾塊,少腹、小腹脹痛或刺痛劇烈,舌質暗,有瘀斑,脈沉緊或遲澀者,為瘀血內阻,新血不得歸經所致,宜四物湯加海螵蛸、茜根、益母草、雞血藤、失笑散治之。

8.經行頭痛

經期或經後頭痛而暈,耳鳴眼花,手足發麻,經行滯後,量少色淡,舌淡苔白,脈虛無力者,屬肝血不足之證,用四物湯加白蒺藜、桑葉、山茱萸、女貞子治之。

9.經行浮腫

經將行或經中眼胞及下肢浮腫,經行量多,色淡質稀,平時帶下量多,色白質稀,大便溏薄,舌質淡嫩,苔白,脈虛遲,此為脾陽不足,健運失常之患,四物湯配四君子湯加蒼朮、乾薑、防風、黃芪治之。

如洩瀉的次數較多,宜去當歸之滑潤,熟地之滯膩,改用雞血藤、何首烏治之。

班老指出,用四物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為婦女雖然 “有餘於氣而不足於血”,但血與氣有相互為用的密切關係,陽生則陰長,氣旺則血生,故治血勿忘治氣,用四物湯時要酌情配用氣藥。

二是血本屬陰,血虛則陰虧,故養血常與滋陰並用。如肝腎虧損引起的月經不調,既要養血柔肝,又要滋陰補腎。

三是四物湯偏重於溫養,凡出血量多者,用之宜加重甘柔之品,以防芎、歸之辛竄動血。

小編按:本文摘自《班秀文》,版權所有歸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請聯繫小編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