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事的《COD15》,不錯的遊戲品質

最近隨著COD15的吃雞模式上線,比較黨又開始了和PUBG之間的比較,而肉眼可見的玩家開始奔向了COD的吃雞。

即使是在這個吃雞退熱的時期,也依然吸引了不少的玩家,除去情懷之類的因素,在諸多的低成本廉價吃雞裡,依託《使命召喚》本身的遊戲品質推出的吃雞模式,帶來的綜合遊戲體驗甚至能夠高於PUBG。

其實想想都知道,不說別的,在高畫質下的流暢度、穩定性,畫面色彩構建和諧舒適,加上槍械豐富度、情懷加成和黑色行動人物加持,似乎開始殺出了一條路。

今年的搞事情遊戲之《COD15》,搞事情吃雞模式似乎還是挺不錯的。

搞事的《COD15》,不错的游戏品质
搞事的《COD15》,不错的游戏品质

當然無論怎麼說,首先他是《使命召喚》,而使命召喚最熟悉的射擊手感和方式本身就有些不一樣,然後加上血量之類的設定後很明顯的會出現不適。

簡單的說,首先《使命召喚》系列的射擊的打擊感有些不讓人滿意,放在單機裡還好,因為雜兵三槍一個定理所以影響不太大,但是在聯機遊戲裡不一樣。

通過命中聲效、效果、畫面等綜合組織的打擊感,是玩家判斷是否命中並且調整槍支的重要依據,然而COD做的並不好,不如PUBG。

所以會出現擊中了滿意實感、不知道到底中了幾槍的情況,雖然一如既往的加上了擊中後會出現白色X標識的設定,但是在混戰中很容易無法判斷。

搞事的《COD15》,不错的游戏品质

玩過COD的都知道,並且也應該記得,被重裝兵統治的噩夢,手雷榴彈什麼的都用上。

在多人對戰裡,首先要有血量就不能三槍死,要平衡威力玩家血量、增加傷害承受能力提升遊戲的可持續性,加上防具,就出現了,好像面對重裝兵一樣的感覺——當然也可能單純的因為槍馬。

然後200的HP設定和移動打藥,讓很多玩家可能會相對的不適應這種情況,打死人需要更多的子彈。

當然,比起塔科夫還是要好很多,畢竟要平衡遊戲性,但是突然從吃雞轉過來肯定會不適應,老COD玩家可能會覺得沒有太大的變化,對於其他玩家來說就不一定了。

不過這樣的好處就是,遊戲體驗可以相對好一些,生存率會高一些。

而普通模式則是150HP,之所以大逃殺的HP更高可能是提高容錯率和生存率,提升存活時間增加遊戲性。

搞事的《COD15》,不错的游戏品质

除去打擊感、生命值帶來的容錯率問題外,相比PUBG而言畫面細節和內容豐富度都要好處很多,當然願意很簡單,COD系列由現成的可以用。

無論是黑色行動系列的槍還是人物皮膚,拿來就用,載具也是一個道理,加上並非單獨研發的遊戲,而是《COD15》的附加品一樣的模式,藉助COD紮實的基礎做到了足夠好的畫面和細節度。

諸如舔包的傷害解開的包的拉鍊、屍體上鬆開的防具釦子等,包括狙擊槍的狙擊鏡在未開鏡的時候可以看出周圍的景色的反射。

而整體的畫面與其用真實來說,不如說是養眼,無論是暖色調、綠色的草木還是沙子的色調,視覺感受非常舒適。對於遊戲來說,比起真實度,有時候這種舒適感才是保證玩家遊戲體驗的要素。

搞事的《COD15》,不错的游戏品质

作為一向因為劇情而受到歡迎的COD,在這次注重了遊戲性,常規的多人模式中的諸多設定裡更類似《守望先鋒》而不是常規的FPS遊戲。

其中的道具、回血等理論上會讓人想起R6,可是這種比起細節戰術性來說更重視直接對射和碰撞的玩法更加的類似於《守望先鋒》,然後其中的元素再以物品的形式加入到大逃殺模式中,什麼拉索快速移動、飛斧殺人等,豐富道具武器和手段。

而且從節奏感來說,更類似於《戰地》系列的快節奏對打,和以前的COD聯機有所不同,以前的COD聯機更接近於CS的狀態,無論是二戰還是現代戰爭的(CDO OL不算),以對射為主,遊戲內容其實豐富度不夠,加上地圖都偏小人數也少。

當然現在的常規匹配中也是小地圖,但是遊戲內容比以往豐富,可玩性就增加了。

總體來說,搞事的《使命召喚15 黑色行動4》確實搞的不錯,用增加遊戲內容、豐富手段的方式增強了可玩性,雖然說射擊的打擊感手感什麼的確實有些欠佳。

不過從此開始COD開啟了轉型,聯機為主、劇情穿插活動內容等,類似於R6的機制,並且應該是打算做長線的聯機遊戲。

當然這次《戰地5》和COD15區別已經這麼大了,要是誰還拿來比的話那就真的該去找楊教授了,不過按照這個趨勢PUBG有點懸,畢竟COD的品質和影響力雙重BUFF下,其大逃殺模式長遠來說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