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六个精准”打造干部尽心履责帮扶铁军

忻州日报讯 “秋季总攻”行动以来,五寨县紧盯脱贫摘帽目标,以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为抓手,按照市委安排部署,在严格驻村帮扶工作日常督导检查的基础上,坚持实行精准压责、精准培育、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督查、精准激励的“六个精准”工作机制,打造干部忠诚履责尽心帮扶铁军,奋战田埂地头,决胜脱贫摘帽。9月1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李俊明在五寨调研时,对五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的这一管理办法给予充分肯定:“五寨县的《每周通报》形式很好、内容也很好,见人见事,见根见底,不搞弯弯绕,指名道姓,这是个好办法。”

——精准压责,严格执行“三级干部”包保责任制。在落实年初制定《全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责任落实清单》和“双签”责任制的基础上,该县9月份连续出台了《县级领导包保乡(镇)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和《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的通知》,实现了干部帮扶责任的三个转变。一是县级领导对所包乡(镇)由包联责任转变为全面包保责任,履行全职、全权、全责的主体责任。县级领导对所包乡(镇)所有工作全面负责,统筹全局工作;县级领导代表县委、县政府,在人事建议、项目实施、资金安排等方面行使决策权;县级领导对所包乡镇脱贫攻坚工作负主体责任,直接对县委、县政府负责。二是驻村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所包村由帮扶责任转变为全面包保责任。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所包村全面包保负责,对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对本部门、本行业承担的脱贫攻坚专项工作任务负总责,对本单位派出的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负总责。三是帮扶责任人对所包贫困户由帮扶责任转变为全面包保责任。帮扶责任人对所包贫困户全面包保负责,对所包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和脱贫工作负总责。全面包保负责就是全面负责、全盘负责、全权负责、全责负责,与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的乡村两级干部负同等责任。

——精准培育,不断提升干部帮扶能力。实行“即学即考”制度,印制《脱贫攻坚简明政策手册》5000余册发放到帮扶干部手中。将《脱贫攻坚简明政策手册》录制成MP3格式发送到帮扶干部的微信上。采取“周培训、月轮训、季考试”和“三三制”学习模式,就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进行周培训月轮训、随堂闭卷考试、考试结果每周通报。以考促学,强化扶贫干部对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知识的掌握。8月初“即学即考”制度执行以来,累计组织“十支队伍”培训、考试800余人次。大力实施乡镇扶贫工作站长、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能力提升工程,累计培训“三支队伍”9860余人次。

——精准施策,切实抓好驻村帮扶“五大行动”。大排查“人人过关”,开展“回头看”,排查贫困户进入、退出程序是否到位,有无错评、漏评、错退等问题。大起底“步步过筛”,在全面排查、整改见效、持续跟进上下足绣花功夫,确保问题“清零”。大走访“户户见面”,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开展逐村、逐户大走访,推行各级驻村干部“吃派饭、交伙食费”,加强与群众的感情沟通联系,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大巩固“项项提升”,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各个环节上,在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的每一项考核验收指标上,及时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对标达标,提质增效、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和成色。大落实“事事到位”,围绕精准施策,针对各类各项政策帮扶措施,逐人、逐户、逐村、逐乡、逐类、逐项、逐部门,全部落实到位。

——精准管理,严格落实“五天四夜”驻村要求和每天集中学习制度。驻村工作队和农村第一书记实行“五天四夜”吃住在村、全脱产投入帮扶;帮扶责任人每周到村入户1次。行政村通过广播宣传,农民讲习站讲习等多种措施,每天组织全体村民深入学习扶贫搬迁、低保政策、危房改造、医疗救助、养老保险等脱贫攻坚惠民政策,真正让群众学习政策、知晓政策、弄懂政策、用足政策。

——精准督查,全面提高驻村帮扶工作效率。建立驻村帮扶工作周督查周通报制度,每周随机到各乡镇抽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的民情日记和到岗情况,抽查5个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的会议记录,抽查结果每周通报。对出现1次问题的提醒谈话;对出现2次问题的约谈派出单位主要领导,提醒召回;对出现3次以上问题的进行组织处理,对责任人进行纪律处分,并追究派出单位主要领导责任。从8月中旬开始,经过连续5周督查通报,结合督查结果,该县组织部开展谈话40余人次,移交纪委监委开展谈话7人次。组建脱贫攻坚验收督导组,12个脱贫攻坚督导验收组负责对乡级、村级、户级资料进行指导、检查、督促、审核、初验。组长由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组员从本乡(镇)干部、下派乡(镇)挂职干部、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中,择优遴选,分别对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验收,并对验收结果负全责。

——精准激励,更加注重在脱贫一线历练选拔干部。该县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主要依据,把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表现和实绩、群众的认可度作为识别和检验干部的重要标尺,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同等条件优先考虑、重要岗位空缺优先使用、后备干部库优先纳入。通过在脱贫攻坚一线发现干部、提拔使用干部,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干事创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