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過桑弘羊

故事是從2142年前洛陽的一名桑姓少年開始的。

小桑弘羊家是洛陽的土豪。洛陽前身是西周故都“洛邑”,居民主要是商朝的舊貴族,他們有著做生意的傳統,至西漢年間,洛陽號稱“天下衝扼,漢國之大都”,人口超過三十萬,“富冠海內”,成為大漢的經濟中心,桑弘羊就在這樣濃郁的商業氣息中薰陶了整個童年。至景帝末年,時年僅十三歲的桑弘羊以“精於心算”名聞洛陽,朝廷一道聖旨特拔桑弘羊入宮,任為侍中,侍奉漢武帝兼陪讀。我們無法想象十三歲的桑弘羊有著怎樣的運算天才,就姑且當作他是全國心算冠軍吧。

洛陽人文薈萃,許多先賢的傳奇事蹟打動了幼年時期的桑弘羊。

《鹽鐵論·卷四·貧富》:大夫曰:“道懸於天,物佈於地,智者以衍,愚者以困。子貢以著積顯於諸侯、陶朱公以貨殖尊於當世。富者交焉,貧者贍焉。故上自人君,下及布衣之士,莫不戴其德,稱其仁。原憲、孔伋,當世被飢寒之患,顏回屢空於窮巷,當此之時,迫於窟穴,拘於縕袍,雖欲假財信奸佞,亦不能也。”
《鹽鐵論·卷四·褒賢》:“蘇秦、張儀,智足以強國,勇足以威敵,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萬乘之主,莫不屈體卑辭,重幣請交,此所謂天下名士也。”

他沒有再像他的父輩那樣走上經商之路,而是學習先賢管仲,踏上了仕途,開啟了一代財經大臣的耀眼一生。

中國古代,每一個改革成功的帝王,身邊都有一個足以信賴的破局改革家。譬如春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齊桓公,身邊有改革家管仲;奮六世之餘烈、締造秦制的秦孝公,身邊有改革家商鞅;開創漢武盛世、鑿通西域的漢武帝,身邊有改革家桑弘羊。這幾對歷史上著名的黃金搭檔,都是一個負責政治體制改革,一個負責經濟體制改革。他們通過締造一系列先進的國家體制,政治經濟改革兩手抓,才使得泱泱中華在春秋兩漢時期國力迅猛增長,憑藉先進的國家體制稱雄亞洲乃至s世界。

漢武帝劉徹,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我華夏民族的基本疆域。其經濟改革的操盤手,就是桑弘羊。


功過桑弘羊

諸葛亮的《出師表》,其中有兩句話:“宮中府中,俱為一體”以及“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而“侍中”這個職務,就是桑弘羊最早的任職。桑弘羊早年隸屬於內廷“宮中”,由於漢武帝的支持,作為侍中的桑弘羊,權力往往比朝廷官員還要大,可以獨立組建改革團隊,以及向武帝申請之後就可以直接推行改革。比如在他掌握財政大權後,增設大農部丞數十人對郡國的鹽鐵官進行整頓,基本完善了鹽鐵官營的管理系統和經營網絡。而且,桑弘羊推行的很多經濟政策,都是向漢武帝申請之後,直接推行。雖然程序上略有瑕疵,但這種改革的方式,能夠繞過朝廷上原有的既得利益集團,能夠大刀闊斧進行深刻的改革,令人頗為讚賞。

而桑弘羊的改革,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個是農村改革,一個是國企改革,還有一個就是金融改革。

首先,假民公田。桑弘羊主持的經濟改革,第一步就劍指農村改革。

一方面,桑弘羊提出“租售並舉”,國家把一部分官田以租借的名義,以低租金租給買不起土地的農民。另一方面,並通過“平準法”,由政府對過高的價格進行干涉和限價,穩定了物價和房價,打擊了投機商的炒作行為。

漢朝疆域極其廣闊,不同地區的物產也各不相同。但是由於路況交通很差,沒有物流支持,很難運輸出去,尤其是遇到豐收年份,大量的特產品就會爛在地裡。

今吳、越之竹,隋、唐之材,不可勝用,而曹、衛、梁、宋,採棺轉屍;江、湖之魚,萊、黃之鮐,不可勝食,而鄒、魯、周、韓,藜藿蔬食。天地之利無不贍,而山海之貨無不富也;然百姓匱乏,財用不足,多寡不調,而天下財不散也。——桑弘羊

因此,桑弘羊推動商人們與政府一起建立了一張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將原本各地本集中運至京城倉庫的物資,改為在各地分別建立“本地倉”,直接相互運輸。免除了往來的貨運,大幅降低了成本和運輸時間。而運輸時間的縮短,使得大量原本爛在地裡的東西,能夠運到其他地區成為珍惜的物品。這也就締造了漢朝的消費升級,解決了各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僅實現了共同富裕,還增加了朝廷的稅收。

這就是的古代版的菜鳥物流、順豐系快遞、京東快遞,桑弘羊主導編織了一張大型物流網,實現貨通天下。

其次,桑弘羊最主導的企業改革,就是推動鹽鐵國營“混改”,建立強大的漢朝“央企”。

桑弘羊通過漢朝的“供給側改革”,去掉鹽鐵領域的過剩產能,建立國家鹽鐵托拉斯,大幅提升了利潤,因此國家稅收也大幅增加。而桑弘羊的稅收增加,卻沒有增加百姓的負擔。他明確指出“富國非一道”,“富國何必用本農”,“無末業則本業何出”。改革的前提必須要將蛋糕作大。


功過桑弘羊

鹽鐵會議

以曬鹽為例,桑弘羊通過整合小鹽場,擴大了鹽場的規模,產生規模化效應,大幅降低了曬鹽的成本。

而鑄鐵方面,就像李書福購買沃爾沃,通過規模化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積極自我研發進行產能升級。在桑弘羊的領導下,漢朝集中成立了幾十家央企,通過引進技術和自我研發,實現產業升級。

這裡有一個小故事,當年漢武帝派發小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製作“精鋼”的技術,漢朝的冶煉工廠按照比例添加之後,並進行技術升級,得到比西域更好的“精鋼”,再加上漢朝強大的產能規模壓低了成本,使得漢朝不僅軍事裝備在很長的時期內實力強於其他的國家,而且還能沿著絲綢之路,開始了大規模的鐵製品傾銷。

《鹽鐵論·卷六·水旱》:卒徒工匠以縣官日作公事,財用饒,器用備。家人合會,褊於日而勤(堇)於用,鐵力不銷煉,堅柔不和。故有司請總鹽鐵,一其用,平其賈,以便百姓公私。雖虞、夏之為治,不易於此。

最後,則是金融改革,即幣制改革。

漢承秦制,法定貨幣也是黃金和銅錢,漢初銅錢仍繼續名為“半兩”。桑弘羊掌控經濟之前,漢朝政府裡面缺乏懂經濟的人,搞的都是大水漫灌式的發行貨幣。由於經濟凋敝,國家對鑄錢採取了放任自流的政策。雖然對恢復和發展經濟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導致了貨幣輕重不一,幣值混亂的問題。到了文帝五年,政府更撤除了禁止私人鑄錢的命令,因而盜鑄錢的風氣盛行,影響了經濟的正常流通;一些地方割據勢力也藉此極力擴張自己的經濟實力,與中央王朝相抗衡,形勢已發展到近乎失控的地步。

《史記·平準書》:自造白金五銖錢後五歲,赦吏民之坐盜鑄金錢死者數十萬人。其不發覺相殺者,不可勝計。赦自出者百餘萬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無慮皆鑄金錢矣。

本來,適當的貨幣增發有利於經濟的增長,但是漢朝之前發的就有點過分了。其結果就是導致大量的貨幣流通於市場,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揚,推動各項資產價格,長安洛陽兩京的房價屢破新高,而且超發的貨幣也開始自行旋轉,甚至很多郡縣的土豪們,都搞起了自家的影子銀行。

桑弘羊執掌漢朝經濟之後,將貨幣的發行權統一收歸漢朝的超級央行“上林苑”,嚴厲打擊各地方搞的影子銀行,重組“三官”的超級金融監管機構,嚴厲打擊各類金融違法行為。同時實施五銖錢的模式執行通貨緊縮策略,收緊市場上的流通性,最終遏制了漢朝的通貨膨脹,使得經濟脫虛向實,極大的促進了漢朝實體經濟的發展。

功過桑弘羊

五銖錢

這次幣制改革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將鑄幣權完全收歸中央政府的一次創舉,它最終將漢朝的幣制穩定下來,使漢朝的五銖錢成為質量穩定的錢幣,一直流通至隋朝七百餘年而通行不廢,這與桑弘羊的經濟思想是分不開的。

桑弘羊的一系列舉措,大幅增加了漢朝政府的財政收入,為武帝的雄圖霸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有效的保障了抗擊匈奴戰爭,為打通絲綢之路立下了汗馬功勞。從經濟上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國家的鞏固統一,遏止了豪強勢力的發展,為漢武盛世以及大漢基業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桑弘羊之所以受到許多譴責,在於他的理財措施極大損害了貴族、官僚(文人)和商賈的利益。他的許多政策不僅在西漢中期壟斷了工商業經營,堵塞了許多人的財路,由於他為後世樹立了“言利”的榜樣,這與當時長期被獨尊的儒家學術格格不入,因而招致後世文人墨客的責難也就不足為怪了。

白居易:鹽商婦,有幸嫁鹽商;終朝美飯食,終歲好衣裳。好衣美食有來處,亦須慚愧桑弘羊。
杜佑:漢代桑弘羊、耿壽昌之輩,皆起自賈豎,雖本於求利,猶事有成績。
王先謙:因(田)千秋不言,宏羊力持,鹽鐵卒不能罷,但罷榷酤而已。班(固)於贊中,痛責千秋,而附宏羊誅滅事於此傳末,所以深致其不然也。

司馬光:(均輸法)此乃桑弘羊欺武帝之言,司馬遷書之以譏武帝之不明耳。天地所生貨財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間,則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國用之饒,不取於民將焉取之?
蘇軾:“自漢以來,學者恥言商鞅、桑弘羊,而世主獨甘心焉,皆陽諱其名,而陰用其實。”“昔漢武帝以財力匱竭,用賈人桑弘羊之說,買賤賣貴,謂之均輸,於時商賈不行,盜賊滋熾,幾至於亂。

可以說,桑弘羊就是東方的凱恩斯。

只不過比凱恩斯早了兩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