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打擊的爲什麼總是新興市場

受打擊的為什麼總是新興市場

2018年,新興市場經濟危機重重。

受打擊的為什麼總是新興市場

5月初,阿根廷一度股債匯"三殺";8月份阿根廷比索再次急跌,至歷史最低水平,和土耳其市場的下跌一起引發了人們對危機蔓延全球的擔憂,再加上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再次加劇,新興市場資產連續受重創。

新興市場是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經濟發展速度較高、市場發展潛力較大的市場。2009年摩根斯坦利新興市場指數列出了以下21個國家和地區作為新興市場來進行統計:巴西、智利、中國大陸、哥倫比亞、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墨西哥、摩洛哥、秘魯、菲律賓、波蘭、俄羅斯、南非、韓國、中國臺灣、泰國、土耳其。

對很多新興市場國家來說,貿易是拉動GDP的主要動力(除了中國)。從貿易結構來看,新興市場是原材料的重要出口方,對原材料出口呈高度依賴性,無定價權。新興市場扣除中國後,原材料出口佔比全球為56%,原材料出口佔比新興市場總出口為22%。

由於相當部分大宗商品以美元為結算貨幣,美元走強,大宗商品價格往往下跌。在成本端,由於新興市場對產成品沒有定價權,且產成品的價格波動相對較小,這意味著進口商需要用更多的本幣去換取同等價格的產成品,成本上升。而在收入端,出口賣出單位商品所獲得收入下降;因此,新興市場國家經常項目將惡化。

隨著美元日益強勢,新興市場本幣下跌,通脹壓力上升,會逼迫本國加息,利率上升將增加本國居民和企業部門的借貸成本,從而可能進一步加劇基本面下行的風險。另一方面伴隨著本幣貶值,資產吸引力下降,資金外流,這將進一步形成惡性循環。

18年上半年,是多個國家的"大選季"。土耳其大選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後來的市場波動。下半年,巴西總統選舉變數較大。這一南美大國近年來飽受政局動盪之苦,經濟持續低迷。民眾期待這次選舉過後國家能重回正軌。經濟越是艱難,越需要穩定的政局;而往往經濟低迷,卻帶來人心不穩。新興市場政局,是市場又一風險。

對中國來講,因為中國是原材料的最大需求國,非出口國,對於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風險對於中國影響相對來說較小。中國是受美元流動性影響較小的新興經濟體,將反而具備避風港的效應。

從外債償付能力來看:新興市場償還外債的途徑主要有:存量的現金(外匯儲備);對外淨資產(國際投資頭寸)。土耳其、阿根廷、馬來西亞、南非的短期外債/外匯儲備均超過60%(其中土耳其及阿根廷的短期外債已經高於外儲),土耳其對外還為淨負債,因此償債能力相對較弱。同時,從美元債到期分佈看,新興市場將在2019年迎來美元債到期壓力的小高峰。除中國外,阿根廷、土耳其、巴西2019年到期的美元債數額靠前。這意味著在美國利率上行的背景下,他們將面臨更高短期償債壓力。而中國雖外債總量較大,但短期外債佔外儲比重尚不足40%,因此就對外償付能力而言,對於中國不需要過於擔憂。

從通脹壓力來講:"本幣貶值-通脹-被迫加息-基本面下行"的惡性循環在阿根廷、土耳其、俄羅斯較為明顯,在中國並非如此。通過看2000年以來的一國匯率和通脹的相關性,發現"本幣貶值-本國通脹上升"的傳導路徑並非在所有新興市場經濟體成立,本幣貶值導致本國通脹上升的經濟體,往往會採用加息來應對,其中阿根廷、土耳其、俄羅斯傳導尤為明顯。而在中國、泰國、墨西哥、捷克、匈牙利、波蘭,本幣貶值並不必然導致通脹,進而央行也不必然加息。

受打擊的為什麼總是新興市場

2013年-2015年,各新興市場政策利率變化

對於中國來說,如果說美元的走強和貿易戰讓現在經濟更加悲觀的話,不如在目前的政策方面看到更多詩和遠方。政治局會議一直在強調"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面對中美競爭格局,我們首先做的就是自己不能亂,穩住自己的經濟。另外,雖然美國單方面封鎖,但我們扔在努力改善和歐洲、韓國、日本等第三方國家的關係。政治局會議、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都不斷強調對外開放。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中國正在去泡沫、去槓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讓90後及00後能買得起房、有夢想、願意不斷創新,因為只有年輕人才是中國發展的最終動力,

所以,雖然新興市場還在艱難的道路上前行,與幾個月前相比,高層對於中美關係、對於經濟的發展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政策也在做正確的事。在市場極度悲觀的情況下,除了注意眼前的坎坷之外,不妨多看一看中國的"詩和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