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好在哪兒?怎麼用?(中國環境報)

“曝光台”好在哪儿?怎么用?(中国环境报)

喜歡我的都關注我了~

生態環境部近日發文,肯定了浙江、四川樂山設立生態環境“曝光臺”等典型做法和成效。 設立“曝光臺”曝光突出環境問題,彰顯了當地治汙的態度、決心和信心,也增強了政府和環保部門的公信力。怎樣發揮好“曝光臺”的監督作用?本報編輯部對此組織探討,現予以刊發,以推動這一工作的開展。

用好“曝光臺”提升環境監管成效

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與其在公眾的訴求中被動公開環境信息, 不如變被動為主動,通過設立“曝光臺”等欄目,切實提升環境執法監管的成效。

近年來,隨著環境監管執法力度的不斷加大,社會對生態環保工作的關注度也日益提升。然而,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環境信息公開需求相比,不少地區仍存在差距。而浙江、四川樂山等地通過設立環境問題“曝光臺”,環境信息公開工作成效明顯。筆者認為,應加大“曝光臺”的曝光力度,使其成為推進生態環保工作的重要手段。

要通過“曝光臺”延伸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管觸角。近年來,生態環保工作的任務日益繁重,面對面廣量大的監管對象,不少地區仍面臨著人少事多的情況。在當前全面推進機構改革的情況下,大範圍增加人員編制顯然不太可能。對環境監管部門而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好現有力量,特別是要利用好“曝光臺”這一手段,將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打造成全民共同關注、共同參與、共同監督的工作,將僅僅依靠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的執法工作打造成全民共同參與的“人民戰爭”。

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主動曝光社會輿論關注、舉報投訴較多、危害較大的環境違法行為,讓違法者周邊的群眾成為環境監管的順風耳、千里眼。通過“曝光臺”,延伸環境監管的觸角,補齊環境執法力量不足的短板。

要將“曝光臺”打造成提升環境監管成效的推進器。客觀來說,對於曝光帶來的好處,不少地方並非沒有認識,而其之所以不願曝光、不敢曝光,更多的是擔心在曝光環境違法行為的同時,也將自己工作的“重點”“難點”曝光在群眾面前。因此,不少地方寧願悄悄地幹,也不敢將一些突出問題公之於眾。應該說,這種思想恰恰反映出個別地方缺乏擔當,沒有將群眾關心、關注的環境問題徹底解決的勇氣和決心。

主動曝光環境問題,在對企業形成震懾的同時,也能倒逼自己盡責履職,進而推動工作進一步開展。此外,將一些突出環境問題通過“曝光臺”曝光,也能倒逼屬地政府、相關部門及時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合力,改變環境監管部門單打獨鬥的局面,促進環境問題得到真正解決。

要將“曝光臺”打造成為環境普法工作的擴音器。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法律法規的不斷修訂,環境監管有了不少新要求、新規定。但與此同時,不少企業甚至個別環境監管人員對相關環境法律法規缺乏一定的瞭解。新時代要做好生態環境普法工作,不但要避免教條式的說教,而且要更多地利用生態環境典型案例開展普法。

而“曝光臺”恰恰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和平臺。將社會關注度高、普法意義強的生態環境問題通過“曝光臺”呈現出來,不僅能夠推動環境問題的解決,也能讓社會公眾在關注環境熱點中學到環境法律知識,培養生態環境法律意識,提升環境行動自覺,促使社會形成人人關心環境問題、人人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公眾獲取相關信息的手段越來越便利。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與其在公眾的訴求中被動公開環境信息, 不如變被動為主動,通過設立“曝光臺”等欄目,及時向社會公眾推送環境信息,強化環境監管,切實提升環境執法監管的成效。

站好高度用好尺度把好力度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尊重事實,還原事實真相。在曝光過程中有所為有所不為,要站好高度、用好尺度、把好力度。

說起設立環保“曝光臺”,作為從事近二十年環境宣傳工作的親歷者,筆者有著深刻的感受。環保“曝光臺”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環保工作的開展,對一些熱點敏感問題的解決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現在全國各地都倡導要設立環保“曝光臺”,筆者認為,環境曝光要把握好三點,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做到釋放正能量、幫忙不添亂,反話正面說、警示一大片。

一是要事先調研。對於比較敏感的環境問題,不要急於曝光,要事先做好調研,要找準選題、選好典型,策劃好曝光前、曝光中、曝光後的系列事項,組織好宣傳策劃,找準曝光要害,執法與問責跟進,媒體在過程中要持續關注。如果排汙單位或企業知恥而後勇,不但積極配合解決問題,還有前瞻性環保規劃,藉此可以樹立典型,達到曝光一個、警示一片、教育一片的效果。

二是要一視同仁。設立環保“曝光臺”,要有堅持公平公正的勇氣,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媒體曝光不能搞選擇性曝光,否則會影響執法者的權威。對於有些環境問題,曝光可以是環境整治的衝鋒號,在曝光之後環境執法要跟進,不能讓排汙單位產生曝光誰誰倒黴的錯覺。對於普遍性問題,要提前研究整治標準,對是取締還是整改、如何取締如何整改等都要有明確的執法導向。曝光欄目在此基礎上持續跟進、及時反饋,必然會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三是要保持常態長治。環保“曝光臺”不能一時松一時緊,要有每年的規定動作,還要緊跟每年生態環境工作的重心。樹立曝光的公信力,需要凌厲推進與長期堅守。筆者所在的河南安陽,每年開展的環保行宣傳活動已經堅持了23年,保留下來的品牌欄目也就是“曝光臺”最有戰鬥力,每年抓住幾個民生關注的環境熱點、難點問題不放鬆,新聞採訪持續跟進,一直到問題解決,在同行業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曝光問題時,有的採用點穴式曝光,有的是以點帶面,有時是執法行動隨機跟訪,總之是抓住問題要害,配合環境執法,綜合推動問題解決。

總之,一個地區面臨的環境問題,有的是歷史遺留問題,有的是環境標準提高後出現的新問題,單靠一次曝光也很難得到徹底解決,況且並不是所有環境問題都適合曝光,這都需要曝光掌舵者藝術地把握好媒體的使用分寸,該曝光的問題頂住壓力也要曝光,曝光後要做好研判,不適合曝光的要謹慎對待。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尊重事實,還原事實真相。這就需要在曝光過程中有所為有所不為,要站好高度、用好尺度、把好力度,一句話就是練好嗓子、做好喉舌,及時去除環保雜音。

“曝光臺”作用應多樣化

設立生態環境曝光臺,其直接作用是更加有力地推動突出環境問題的迅速解決。經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廣泛傳播,形成了強大的輿論氛圍。在這種壓力下,當地政府必須拿出真抓實幹的態度來,加快整改進度。相對於內部通報、約談等方式,面向全社會的生態環境“曝光臺”運行節奏更快、範圍更廣、成效也更顯著。

在一些地方,生態環境“曝光臺”已經實現常態化,甚至上升為每天電視臺新聞的“保留節目”,為老百姓所熟知樂道。在這種情況下,“曝光臺”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一個多方位、多角度的環保公眾平臺。

一是作為展示生態環保工作的平臺。生態環保工作人員特別是堅守在一線的環境執法人員,放棄了大量休息時間,加班加點、連續作戰,為了查清環境問題,他們頂著風雨、冒著寒暑,付出大量辛勞汗水。有時,還要面對群眾的不理解甚至違法者的威脅。“曝光臺”在曝光突出環境問題的同時,不能忘記這些幕後英雄,應通過適當方式,展示一線執法者是如何發現問題、調查問題的,突出環境執法人員忠誠使命、勇於擔當的光輝形象,爭取全社會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二是作為普及生態環保知識的平臺。宣教工作既是生態環保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和短板。照本宣科、空洞說教效果不佳,而“曝光臺”則可以結合具體事例,提供“現場教學”,可操作性、說服力更強。一方面,可以教給公眾什麼樣的情況可能存在環境違法行為,遇到此類情況可進行取證並反饋給生態環境部門,從而把政府部門的一雙眼擴展為人民群眾的千萬雙眼,形成社會監督的強大氛圍。另一方面,“曝光臺”也可以指出並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當行為,比如亂丟垃圾、亂倒汙水等。雖然此類行為一開始不顯眼,但在“破窗效應”的作用下,小問題會逐步變成大問題。

三是作為宣傳正面先進做法的平臺。“曝光臺”可以進一步改造,不僅可以曝光環境違法行為,還可以宣傳一些生態環保方面的好做法以及先進事例。例如,一些地方在排查環境問題、解決環境問題等方面創新工作機制、迅速開展行動、取得良好成效,完全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展示出來,供其他地方借鑑。還可以對前期曝光過的問題進行跟蹤報道,當地及時有效解決的,也給予正面肯定。

善用生態環境問題“曝光臺”

“曝光台”好在哪儿?怎么用?(中国环境报)

應善待、善用生態環境問題“曝光臺”,努力做到查處問題到位、追責問責到位、改善環境到位,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

2017年7月,四川省樂山市在全國率先開設“環境曝光臺”,通過“一臺”(樂山廣播電視臺)、“一報”(樂山日報)、“一網”(樂山新聞網)曝光了一大批生態環境問題,取得了改善環境質量的生態效益、促進經濟轉型的發展效益和人民群眾點讚的社會效益。小小“曝光臺”,何以能引發環境保護這麼大的“蝴蝶效應”?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一是具有人人參與的特點。“曝光臺”給老百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舉報投訴環境問題和親身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平臺,讓各種環境違法行為無處遁形,為相關部門發現線索、解決問題、督察整改創造了非常好的環境。

二是具有公開透明的特點。人民群眾普遍擔心投訴會石沉大海,希望能全程瞭解投訴反映環境問題的處理過程,“曝光臺”恰好能滿足公眾對公開、公正、透明的心理要求,因而深得群眾喜愛和讚賞。

三是具有親民貼心的特點。“曝光臺”曝光的環境問題,大多是老百姓的身邊事、煩心事,如噪聲、臭氣、垃圾、油煙汙染等。這些環境問題雖小,卻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妥善解決之後能大大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具有敲山震虎的特點。對曝光的環境問題或違法行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必定會依法依規迅速查處,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失職瀆職及涉事企業的法律責任,有力打擊和震懾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五是具有互利多贏的特點。解決曝光的各類環境問題,不僅能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而且能推動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有助於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同時還能促進區域流域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達到互利多贏的目的。

因此,我們應善待、善用生態環境問題“曝光臺”,切實保護好舉報人,用好用足舉報線索,努力做到查處問題到位、追責問責到位、改善環境到位,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