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物流與供應鏈中的應用——從時髦詞到現實

編者按第29次美國物流年報從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對美國物流的總體影響,到公路貨運、鐵路、航空、包裹、倉儲、管道、第三方物流等細分領域的發展分析,揭示了主要發展事實,給出了深度的分析結論,也預測了四大顛覆性技術對美國物流與供應鏈行業的影響。區塊鏈第一次在美國物流年報中出現,筆者在過去的一兩年多次談及區塊鏈在供應鏈中的應用,從下面的文字來看,又一個基本的認同:區塊鏈現實應用的時機已經來臨,但離規模化應用尚有距離,流程的非標化、主體的多元化、底層技術支撐的不足、規則的制定和完善,將成為主要制約因素。但有一點我很認同的是 – 雖然巨頭們試圖主導標準和遊戲規則,小企業在其中仍有大量的商業機會。以下是英文原文翻譯,未經譯者修改。王國文
區塊鏈在物流與供應鏈中的應用——從時髦詞到現實

權威行業協會如何看待區塊鏈在物流和供應鏈領域的應用

幾年以前,區塊鏈還是或多或少一個虛擬貨幣的時髦詞語,現在卻吸引了來自全世界企業的大錢。國際數據公司(IDG)的研究者預測,全球在區塊鏈領域的支出在2018年將翻倍至21億美元。金融機構的公司將成為投資主體,預計達到7.54億美元,之後緊跟的就是分銷和物流——5.1億美元。

在碎片化的全球物流業,很多貨物經過多次轉手,行業缺乏標準化的交易和追蹤流程。結果導致的複雜性已經覆蓋了整條昂貴和低效的供應鏈,缺乏信任和誠信。即時性的、免疫力強的、完全公開透明的交易賬本,成為給全球物流量身定做的解決方案。區塊鏈的應用主要在三個關鍵供應鏈領域:

1)簡化支付交易和跨境交易;

2)跟蹤貨物在整個供應鏈上的移動過程;

3)建立對貨物的溯源和誠信。

好幾個物流公司正在將賭注押在區塊鏈上,由航運巨頭馬士基領銜。馬士基和IBM正在研發全球區塊鏈系統,將貨物跟蹤數字化。IBM估計,從東非運到歐洲的貨物,現在需要涉及到30多個不同的貿易伙伴。等貨物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已經產生了差不多200個不同的交互作業。IBM-馬士基區塊鏈系統將維持一個這些交互作業的防篡改的、數字化的系統,允許貨物在轉移過程中被準確跟蹤。數字化的記錄提供了一個附加收益,就是大幅度減少了紙質單證開支,這些開支幾乎跟運送貨物在全球範圍物理移動的開支相等。

區塊鏈在物流與供應鏈中的應用——從時髦詞到現實

行業準備好要應用了嗎?

除了區塊鏈有可能使物流發生實質轉化的熱情高漲之外,大規模的行業應用將需要時日。我們預計的是一個穩定的、漸進的應用過程,行業玩家需要定義一套共同標準,為區塊鏈更新物流技術,通過成功的試驗性項目取得購買應用的效果。

通用標準是行業廣泛應用的關鍵。除非發貨人、第三方物流公司、承運人、代理人和政府對區塊鏈化的交易和跟蹤架構達成一致,否則系統性的低效益會一直存在。業界需要在智能合約、運費支付、資產維護、所有權歷史、監管鏈條、數據等等方面建立標準。

區塊鏈在物流與供應鏈中的應用——從時髦詞到現實

區塊鏈貨運聯盟(BiTA)等行業組織正在領導建立共同架構的對話機制。但是,BiTA執行董事克萊格•弗勒(Craig Fuller)說,這個進程已經慢下來了,由於參與的各方多元化程度高,區塊鏈應用還處於早期階段,商業化成果還缺乏足夠證據。在這些潛在的標準之中,可能最重要的是數據特徵化的一整套協議,就像全球駕駛員ID之類的東西。業界不能夠就全球EDI標準達成協議,也說明區塊鏈應用的步伐將取決於談判者們是否能夠對數據特徵化標準達成協議。

另外一個挑戰就是現有的物流技術基礎設施。有必要對現有技術實行標準化和嚴格的應用條件,這樣區塊鏈解決方案才能在頂層上建立。例如,區塊鏈可以用於強化交付延誤和跟蹤貨車超時滯期付費,但是,要想讓區塊鏈解決方案有效實施,你必須得相信底層的ELD系統的可靠性,如果ELD的位置定位或者HOS跟蹤不可靠,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就不能增加任何價值。

進一步來說,區塊鏈要求其它技術要更新。例如,參與各方都要將交易和互動行為數字化,這樣數據才能夠實時上傳到區塊鏈賬本。物流參與者採用標準和技術的速度越快,區塊鏈在整個行業推出的速度也就越早。

廣泛的行業支持對區塊鏈在業內的實施也非常必要。要想讓區塊鏈有效運作,所有的參與方都必須相信整個鏈上交換的信息是有效的。例如,製造商需要相信他們的承運人為他們的貨物購買了必要的保險,具備其它操作貨運的資質。有效的全球區塊鏈網絡,同時要求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參與。

區塊鏈在物流與供應鏈中的應用——從時髦詞到現實

交互業務不僅在發貨人和承運人之間存在,法規管理者、零售商、批發商和客戶同樣是參與者。如果任何一方拒絕或者沒有能夠參與,區塊鏈的價值將會大打折扣,甚至消失。因此,業內的參與者披露越多的事實應用成功案例,他們越有可能投資區塊鏈,加速區塊鏈的應用。

是否存在市場整合的潛力?

目前來看,大的物流公司有資源開展實驗項目,與其他行業領袖合作,在驅動區塊鏈的議程。這將給他們提供一個快速啟動者的優勢,主導標準制定,推進區塊鏈實施。這些標準將提供最初的架構,決定區塊鏈最終如何在行業內實施,包括從數據長什麼樣子到信息如何抓取、以怎樣的數字化形式記錄到區塊鏈系統。

然而,基於物流行業碎片化的現實,以及大眾參與的重要性,小企業可能會有能力幫助重塑區塊鏈標準和實施。小企業從區塊鏈中能夠獲得更多,又可能平衡行業遊戲格局。在區塊鏈增加透明度、提高庫存和物流設施管理水平等方面,他們可以獲益良多,這將給業界帶來數以十億美元的成本節約。這個數額最終可能成為成功和失敗的小物流公司之間的差別量級。從這個意義來說,區塊鏈的成功應用對小企業比大企業要更有益處。

因此,區塊鏈的應用不大可能導致行業的兼併集中。如此看來,區塊鏈對任何一個參與者的影響,將取決於參與者在供應鏈上處於什麼位置。類似於汽車承運人的資產型第三方物流公司將比僅提供車貨匹配和單證支持的輕資產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獲益更多。在未來幾年,看不同市場分層的公司如何引入和適應區塊鏈,將會是件有趣的事。

區塊鏈在物流與供應鏈中的應用——從時髦詞到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