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中蜂养殖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2016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黄龙蜂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年底,“黄龙中蜂蜂蜜”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正式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目前,全县发展中蜂养殖户1634户,建成标准化中蜂养殖示范场30个,养殖中蜂8.8万箱,生产蜂蜜1300吨,实现产值7120万元,养蜂户人均增收近1.2万元。

黄龙:中蜂养殖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采百朵花酿一滴蜜。在黄龙县石堡镇吉家河村中蜂养殖示范场,记者遇到了中蜂养殖户卫军旗,从小开始养,20多年的养殖经验使得卫军旗已然成为养蜂行业的行家里手。

黄龙:中蜂养殖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将近六斤重的蜂脾板儿上,满满的成熟。卫军旗现场摇起了蜜,丰收的喜悦荡漾在他的眉梢。

“每年大概能产一千多斤的蜂蜜,每斤按30元计算一年下来就是3万多块钱。我们的这里蜂蜜年年都不愁卖,回头客特别多。”卫军旗告诉记者。

黄龙:中蜂养殖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黄龙县从源头上保证蜂蜜质量,以园区+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提高蜂蜜品质、扩大产业规模,从而让更多人了解、认可黄龙蜂蜜。据县养蜂站站长张冯斌介绍,传统割蜂蜜在蜂场进行,为了弥补蜂农摇蜂蜜时有灰尘杂质进去的短板,黄龙县在全省率先引进法国成熟蜜生产线,建成成熟蜜生产基地。

黄龙:中蜂养殖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从蜂脾上机器,蜂巢割口到放入集中摇蜜器,再到过滤出蜜,这条成熟蜜生产线不但省去了蜂农们繁重的手工劳作,也保证了蜂蜜的干净卫生,从源头上提高着黄龙蜂蜜的品质。

黄龙:中蜂养殖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丁文成是这条生产线上第一批与黄龙县中蜂产业园区利峰公司签订协议的蜂农,通过亲身体验,他感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便利。“没有外界的污染,蜜脾不损坏,出来以后不用人工再去修整这个蜜脾,直接就可以放到蜂箱里。”

黄龙:中蜂养殖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蜜脾如果被损坏,蜜蜂就得花费半个月时间重新做巣,至少少酿两斤蜜。现在有了这套设备,丁文成再也不用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对于包括丁文成在内的蜂农来说,多余的劳力和时间又可以用在厂房,赚取一些工钱。

利峰公司负责人李宾介绍,公司给予108户扶贫户免费技术指导,发放蜂箱、巢脾巢框等物料。

目前,黄龙蜂蜜和蜜产品已跨足22个省,最远销售到了马来西亚等国家。黄龙蜂蜜正在依靠良好的品质和口碑,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得到更多人的肯定。除了各类蜂蜜产品,黄龙县还在积极研制蜂蜜酒,依托特有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寻求产品的延伸链,增加其附加值。

黄龙:中蜂养殖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坚持产业支撑,凸显产业致富新优势。依靠生态资源,黄龙县坚持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深入实施“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产业推进战略,来确保每个村每个镇有特色产业、每一家每一户有增收项目,尤其是在中蜂养殖和蜂蜜产业延伸上走出了新路子、新模式,提升了生态、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