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难度加大(推免提高,统考缩招)

随着各招生院校招生简章、专业目录陆续发布,两个比较大的特点是:推免生比例提高,统考人数缩减,表面看来似乎今年考研的难度加大了。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019考研难度加大(推免提高,统考缩招)


一、一流大学硕士招生人数普遍超5000人

其中,从部分一流大学招生人数来看,硕士招生人数普遍超过5000人。少于5000人的仅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

从学校规模和往年录取情况来看,包括清华、北大等未公布具体招生计划的高校,大部分招生数也应在5000人以上。

2019年部分一流大学招生人数分类统计


2019考研难度加大(推免提高,统考缩招)


二、部分高校专业推免生比例超70%

教育部有规定,要求招生单位接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这是红线。

但从已公布推免生招生人数的高校来看,推免生比例普遍较高,基本都接近50%的上限,部分高校某些专业甚至达到70%、80%。

以南京大学为例:

哲学系拟招收总人数53人,其中推免生人数34人,推免占比64%;

政治经济学专业,拟招总人数16人,推免11人,留给统考5个名额;

金融学拟招总人数37人,推免28人,推免占比76%。

据公开的部分高校2019年硕士招生简章以及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可发现,除南大外,其他重点高校基本也都存在部分院系推免生比例很高的现象。

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认为,高校需要优质生源,通过推免择优选拔是正常的,而且

推免生需要的是三年的努力,考研参加统考准备一年就够了,没有什么不公平的。

也有相反的意见:推免生往往来自重点大学,普通高校也有优质生源,只是推免生名额过少,只能通过参加统考到更高层次的学校深造。而且推免招生的整个过程,没有公开透明,难免有些暗箱操作,难让人信服。

也有高校教师认为,一些重点高校推免招生比重过高,实质上是剥夺了其他院校、社会人士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客观上造成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高校固然有自主招生权利,让招生方式多元化,不再一考定音,也是考试改革的重要举措。但问题是,作为公立学校,在享受自主招生权利的同时,不应该削弱普通高校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三、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大面积缩招是真的吗?

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万人,毕业生57.8万人。

根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到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这也意味着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从去年双一流招生计划名单中也可以看出,有一部分院校的招生人数保持增长。

2018年部分一流大学研究生招生统计


2019考研难度加大(推免提高,统考缩招)


对于普通院校考生考名校的机会越来越难了,有大批人吐槽今年所报学校专业缩招,甚至突然不招了。比如华政、西政部分专业招生人数减少,复旦金融专硕缩招大半,中大软件专硕,90缩到20···

对于面临缩招或者换专业课的问题,改换门庭其实是来得及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也建议大家报考专业相近的院校专业。

有缩招的也有扩招的,那些缩招的专业,要么是推免生人数比例上涨,要么是该专业以往报考人数少,亦或者是像法硕、金融专硕等偏重于实践、应用型专业,更倾向于招收非全日制和推免生。

通过对比近两年招生简章会发现,有些专业统考生人数下降,但是非全日制的招生人数没有变化或者小幅上涨。

不要想着二战!人生所有开放式的经历,只要你不拼尽全力,这一页就翻不过去。不要灰心丧气,考研不难就不叫考研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吃苦,苦到大家都想放弃,只有在这个时候,坚持下去,已经战胜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