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盘到甩盘,福田只用了四年

2018年的10月,真是多事之秋,前脚贾老板要踢恒大出局,后脚福田就要把宝沃开除家谱,而福田从接盘到甩盘,只用了区区四年时间。宝沃的未来何去何从?福田进军乘用车的梦想就此破灭了吗?


从接盘到甩盘,福田只用了四年

一纸公告,两家梦碎


宝沃从哪来

宝沃这个名字乍一听还以为是宝马和沃尔沃合资了,其实不然,宝沃确实是地地道道的德国品牌,只不过“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一死,就是51年。

1919年,Carl Friedrich Wilhelm Borgward(卡尔·宝沃)在德国不莱梅创建宝沃品牌。在当时,宝沃汽车是一家颇有看点的汽车厂商,它的产品线多样,包括乘用车、卡车、巴士以及三轮车等。

宝沃率先引入空气悬架和3挡自动变速箱,并在海外建厂,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宝沃的鼎盛期,年销量一举突破100万台,仅次于当时的大众和欧宝。


从接盘到甩盘,福田只用了四年

宝沃第一款车型--Borgward Hansa 1500

俗话说盛极必衰,刚刚越过100万台大关的宝沃还没高兴多久,就走到了生命尽头。宝沃作为当时德国第二大汽车公司,最大的汽车出口企业,资金充裕,坚持不和银行合作,用自己的资金造车。

1961年美国一批出口订单临时取消,导致当时的宝沃汽车在资金上出现严重问题。资金出现缺口,一向和不莱梅政府以及银行很少打交道的宝沃汽车开始寻求银行的资金支持。

曾承诺对宝沃提供贷款支持的不莱梅政府在这时突然宣布组成中立会计审核小组,对宝沃是否有发展的能力进行调查,最终在审核小组与不莱梅政府的调查结果评估之下,宝沃于1963年被当地政府强制破产。破产两年后,宝沃创始卡尔•宝沃先生去世。


从接盘到甩盘,福田只用了四年

Borgward P100,当时第一款配备空气悬架的汽车

宝沃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至于其在历史上那些辉煌的成就,随着宝沃的消失,一同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宝沃被强制破产后宝马迅速吸收了宝沃的人员,大跨步吃掉了宝沃的市场份额,得到飞速发展。随后宝沃位于德国不莱梅的工厂也被奔驰收入囊中,用以生产C级、SLK、SL以及GLC车型。


从接盘到甩盘,福田只用了四年

宝沃就这样消失在了汽车史中


宝沃复活路

宝沃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活过来。时隔五十一年之后的2014年初,福田通过其全资德国子公司福田德国汽车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00万欧元收购宝沃股份(Borgward AG)100%的股份,从而获得了Borgward的品牌所有权。

在宝沃品牌复苏之后,卡尔·宝沃的孙子克里斯蒂安·宝沃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已经过去50年了,我们已经无意再去追究当年的谁是谁非,我们要往前看。但有一点,宝沃家族不会再与布莱梅政府有任何的往来,家族的任何一位成员也绝不允许拥有宝马汽车。”

看来,德国人还是非常记仇的。


从接盘到甩盘,福田只用了四年

500万欧元买个“德国血统”,福田觉得很划算

复活宝沃,看似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宝沃趁机进入中国车市,福田趁机进入乘用车领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宝沃在中国,混得有点惨。

根据乘联会数据,2017年宝沃汽车总销量为4.4万辆。BX7全年销售26966辆,平均月销量不足2300辆,12月单月销量已低至1118辆。

而2017年新上市的宝沃BX5全年销量17414辆,月均销量不足2000辆。今年1月-7月,宝沃汽车累计销量为18,996辆,同比下降23.3%。


从接盘到甩盘,福田只用了四年

宝沃的销量下跌,纯属咎由自取

销量的不断下滑,导致宝沃深陷财政危机。截止2018年8月31日,北京宝沃资产总计118.16亿元,负债总计66.67亿元,净资产51.49亿元,利润总额-16.46亿元,净利润亏损高达16.49亿元。

今年6月,福田汽车曾发布公告向宝沃汽车进行实物增资44.09亿元,但面对如此巨额的亏损,44亿也只是杯水车薪。事实上,福田汽车自身也面临着利润的大幅下滑,无力再“拯救”宝沃。


从接盘到甩盘,福田只用了四年

宝沃其实也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的品牌形象

宝沃在中国市场的失败,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是宝沃在宣传上存在欺骗消费者的嫌疑。宝沃复活以后在宣传中常使用“德国血统”这样的字眼,欺骗不知情的消费者,殊不知当初福田汽车砸500万欧元买下的不过是一副只剩品牌的躯壳,毫无技术可言。

其二,宝沃自身的产品质量难辞其咎。宝沃在BX7遇冷后推出了BX5救市,然而BX5的却帮了倒忙。成都车主余先生,购买了宝沃BX5三个月之后,就发现新车主、副驾座椅下方梁杆和承重金属出现生锈。同时在保险盒内、中控台支撑处甚至是后悬架连接杆螺帽也都出现大面积严重的生锈。


从接盘到甩盘,福田只用了四年

锈掉的不只是车身,更是一家企业的责任和良知


车神辣评

造车没有那么容易,消费者有他的脾气。福田和宝沃可能没有摸清消费者到底什么脾气,所以吃了大亏。宝沃BX7上市之初,还曾邀请媒体前往德国试驾,讲述宝沃的历史,极力将自己包装成“德国血统”。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假洋鬼子”宝沃的骗局暴露以后,马上改口称自己是“工程师品牌,中国资本控股的德国品牌”,至于之前的“BBBA”已经成为汽车界一大笑谈。


从接盘到甩盘,福田只用了四年

奔驰、宝马、奥迪:“???”

收购国外汽车品牌这事,其实没有什么不对的,之前吉利收购沃尔沃,上汽收购MG,两家车企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福田收购宝沃,错就错在明明只收购了宝沃的品牌,半点技术没有,却还要假装是“德国血统”,消费者不傻啊,国都没出,留学生都算不上,更别说外国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