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你如何看待這句話?

pi15131788784


這句話,正是心學思想的精華所在。心學作為中國古代哲學最後一座高峰,其內涵及意義猶如浩瀚大海,非三年五載可以領會,也絕非隻言片語可以講解,因此小編僅能勉力而言之,各位也請批判而讀之。

此句字面意思是說:你沒有看這朵花時,這花就和你的心一樣是平寂得像是沒有存在過一樣。當你來看它時,它的顏色才在這時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引申意義便是“心外無物”,這正是心學認識論的核心部分,不同於朱程理學的“萬物皆有理”,心學主張一切“理”由“心”出,你認識到的才是存在的,沒有認識到的就不存在,或是說對你並沒有意義。

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 《傳習錄》

也就是說,要通過自己的認知獲得真正的道理,而不是隨便拿出來一種道理左右自己。想要更加深刻的認識,可以聽聽小編的理解:

唯心主義?

一般在評價心學的時候,往往喜歡貼上“唯心”的標籤。然而這是西方哲學中的一個科學術語,是對哲學體系的一種量化。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闡述過這樣的觀點:西方哲學的歸類並不完全適用於中國的哲學。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中西方哲學發酵的土壤不同

西方哲學的誕生伴隨著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起源於海洋和機械,中國古代哲學發源於農業,不同的生產方式下孕育出的認知觀念自然不同。

其次中西方哲學的闡述方式不同

西方哲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有著詳盡的解釋和記錄,力求將每一個觀點都展現在人們眼前,因此西方哲學往往都是長篇大論,而中國古代哲學在闡述上不僅言簡意賅,並且在很多人看來缺乏連續性,道家至理《道德經》不過千餘字,心學根基《大學》也不過兩千餘字,這些經集都是言簡意賅,富於暗示,很難被量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哲學,尤其是形上學,若是試圖給予實際的信息,就會變成廢話。《中國哲學史》

最後中西方對哲學的認知不同

西方哲學更偏向於實用科學,有成熟的哲學鉅作,不同哲學理論之間涇渭分明,而中國自古便沒有正式的哲學鉅作,在中國人看來,研究哲學並不是一個職業,而是“反思的思想”的附屬品。

因此,在西方馬子看來,世界上的哲學都應被劃分為唯物和唯心兩類,其實對中國古代哲學並不完全適用。這裡我們需要糾正的是,現代中國尊崇唯物主義價值觀,但並不意味著唯心主義就沒有可取之處,即使是在西方哲學的發源地,兩種學說也並未分出孰對孰錯。

我們想要正確認識心學,首先要排除這項干擾,其次也要明白,不能籠統的將心學劃歸唯心主義範疇。心學中“知行合一”與我朝太祖倡導的“實踐”一詞更有交相呼應之勢,也是唯物主義思想中強調的一個辯證統一的過程。

形而上,心外無物

哲學是什麼?是要使人養成一種人格。一種什麼樣的人格?一種符合本體認識的思想和行為的有機統一。翻譯過來就是引導人們做對的事,有用的事。

對於王門心學的產生,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是建立在對朱程理學的質疑之上的。朱子認為“萬物皆有理”,而萬物之理都對人有幫助,你沒有發現“理”或無法運用“理”,是因為你理解的還不夠深刻。一般人接觸到這一理念,可能都會想“說得好有道理”,然而並不會深究如何“格物致理”,只要大力吹捧朱子之言即可。

然而當“格物致理”遇見了陽明公,便無法再矇混過關了,萬物確實都有他的道理,但是萬物的道理只適用於萬物自己。換一種說法,鳥兒可以飛,飛翔的道理卻無法運用在魚兒的身上,陽明公“格竹”七日七夜,就是為我們到破這個誰都知道,但是卻誰都不願意承認的道理,魚兒只應該探究水中的道理,天空對於它來說便是“無物”。同樣,人應該探究自己本心之內的道理,本心之外的事物即是“無物”。

良知

本心又是什麼呢?便是“良知”

我們對事物的最初反應,使我們自然而自發地知道是為是,非為非。這種知,是我們本性的表現,王守仁稱之為"良知"。

關於“良知”有這樣兩則故事:

楊簡初見陸九淵(心學的開創者),問:"如何是本心?"。陸九淵引《孟子》的"四端"為答。楊簡說他兒時己讀此段,但是還是不知道如何是本心。楊此時任富陽主簿,談話中間還要辦公, 斷了一場賣扇子的官司。 事辦完了, 又面向陸九淵, 再問這個問題。 陸說: "適聞斷扇訟,是者知其為是,非者知其為非,此即本心。"楊說:"止如斯耶?"陸大聲說:"更何有也!"楊頓悟,乃拜陸為師(見《慈湖遺書》卷十八)。

另有一個故事說, 有個王守仁的門人, 夜間在房內捉得一賊。 他對賊講一番良知的道理,賊大笑,問他:"請告訴我,我的良知在哪裡?"當時是熱天,他叫賊脫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說:"還太熱了,為什麼不把褲子也脫掉?"賊猶豫了,說:"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賊大喝:"這就是你的良知!"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人有作聖人的潛能。他可能成為實際的聖人,只要他遵從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換句話說,他需要做的,是將他的良知付諸實踐,或者用王守仁的術語說,就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成了王學的中心觀念,陽明公在晚年就只講這三個字。


陽明公為什麼可以稱聖?我們都知道他自“龍場悟道”之後,便已窺破世間真理,以心為源,掌握道理,運用手段。世間萬物錯綜複雜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又怎麼分得清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比如進入21實際以來,很多地市縣城開始取締“三蹦子”、“倒騎驢”等落後的的交通工具,與市容市貌和廣大群眾安全考慮,確實是正確的事情,然而當時推行政策的時候卻遇到了多方阻力,很多人因此丟了飯碗。那麼站在誰的角度去衡量對錯呢?這就是“良知”判斷的過程,而如何有效的解決社會矛盾,將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便是上位者“致良知”的過程。具體該怎麼做,陽明公不會復活過來教導你,而是需要我們“聽其言 觀其行”,自己理解。

這便是中國哲學方法論的獨到之處,你心中已經有此花,便於我心中之花不同,因此我所講的便也和你所想的不同。我們要通過自己的認知去尋找解決辦法,這才是“心外無物”的真正道理。


尹禾


這句話說得非常好,但是教科書卻將其扣上“主觀唯心主義”的帽子加以批判。


其實我們熟悉的還有一句類似的話,六祖惠能年輕的時候,當時風吹起幡動。於是大家討論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只有惠能不緊不慢說了句“仁者心動”。看,這和陽明心學多麼類似!禪宗和心學作為中國思想史上重要流派,怎麼能輕率斷定為封建迷信呢?

具體來說,是不是風和幡都沒動,只有心動?是不是花真的沉寂了,因為人看才鮮豔起來?其實並非沒有道理。雖然這個世界存在是客觀的,但是這個客觀世界也是由我們主觀意識所感知的。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當然也有世界,但是這個所謂的“有世界”本身就是一種主觀感知。



其實,唯物和唯心,更應該視為看問題的兩種方法,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主義”。根據唯物主義的說法,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唯心主義則相反的說法。但是物質和意識,第一性和第二性並非是絕對的,而是看以誰為起點。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從物理學說也是相等的。

所以,陽明心學是一種高超的智慧。


林屋公子


有一天王陽明和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的一朵花,打著機鋒說:

你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難道你的心讓這朵花開,這朵花邊開;你的心讓這朵花謝,這朵花便能謝了麼?

王陽明答道: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字面意思是,當你沒有看到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在你的心中是寂然無色的;當你看到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在你心中便呈現其原有的顏色來。其實這朵花一直存在於你的心中,不在心外。

有人說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論調”,其實是把哲學和科學弄混了,所謂“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只是馬克思提出的一種說法,中國古代的哲學是沒有“唯心和唯物之分”的。

馮友蘭先生曾經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書本上的哲學並非科學,並不能達到哲學家想要表達的高度”。

哲學理解都是千人千面,如果你片面的理解為“王陽明認為,你沒看到花,花就不存在;你看到花,花就存在”的話,那就很難說清你到底是把王陽明當傻子,還是把古人當傻子,還是把自己當傻子了。

王陽明學說認為“心即理”,理在心中,不由物;與其相對的朱子理論認為理在物上,不由心;有人就藉此抨擊其為唯心主義思想,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同一部電影,有人覺得超好看,有人覺得超難看,有人覺得一般般,這是為何?

對於這種看上去很玄的話,不要著急下判斷,不要排斥,試著去理解,無論你的結論是什麼,這都是出自你的“心”,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小屏窺人生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句話是陽明心學的著名論點,按禪宗的說法,算是一個著名的公案。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你沒有發現這朵鮮花的時候,你的內心中並沒有這朵花的影像,這朵花實際上在你的內心和視野裡是寂滅而不存在的。當你看到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才清晰的開在你的內心和視野,它的形狀與顏色才變得清晰明白、生動起來。由此可以得知,此花原本在你心中,只是未見時歸於寂滅,見到時煥發生機,此花從來不曾獨立於你心外。

在我看來,陽明心學算是中華文化的哲學之大成,跟禪宗的“明心見性,直指人心”有同工異曲之妙。比如上面那一段話,其實就是在揭示宇宙物理之真諦。我們一直困惑於一個問題,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到底世界為我而生?還是我跟所有人一樣只是時空的過客?



這幾個問題應該是哲學的終極思考,其實陽明心學的心外無物可以解答這幾個問題。世界原本舍我無他,看似紛繁錯綜的大千世界,關係如網,糾結綿密,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內心締結的一場夢幻而已。猶如長夜夢中,各種稀奇故事,奇異場景,似曾相識,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一覺醒來,幻象而已。


人生也如是,你在生命歷程中,起伏跌宕,峰頂谷底,莫名悲喜,很多人碌碌一生,費盡終生業力,臨了大限一到,兩腿一登,南柯一夢而已。人生與夢唯一不同的就是時間的長度而已,或許,你以為的真實人生,不過是夢中之夢而已。說白了,就是人生如夢,都是心境自造的一場幻象。

人死,心滅,萬象如風而逝,我若去,世界已滅。心外無物,心死,世界寂滅。關於那個我是誰的哲學終極命題回答起來也就明瞭多了:我即心,從心來,隨心滅,世界因心而生,心與世界因我而滅。


謝金澎


因為這句話給王陽明戴上了“唯心主義哲學的帽子”(把唯心主義看成荒謬的哲學,其實是完全錯誤的)。



寂’字,不是‘無’,王陽明沒有說,你不看花時,花就不存在。這裡的‘寂’就是‘虛寂’,就是漆黑一片,就是對你來說毫無意義

‘顏色一時明白起來’,指人看花的時候,此時的花被人心關照,和人心發生了關係,花的存在對你來說已經意義和狀態。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王陽明的立言宗旨是,心是發生意義的源泉,沒有我們的心,外部世界雖然存在,但是沒有意義。

美麗漂亮的女子,你沒見過,你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這個女子雖然存在,但是是‘寂’,對你來說沒有意義!



王陽明的‘心外無理’,萬事萬物的存在意義由人心來論斷,萬物存在的狀態由人心來關照。‘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我是一個小書蟲


我用潛意識即我也叫第六感覺來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錯誤百出,但這可是主觀認識與客觀世界相一致的經驗結晶呀!

我認為人類認識世界包括它的具體形態大致分五大層次。

第一,常規認識。比如,我們看見風來樹葉就動起來等。

第二,科學認識。也就是數理化生等的認識,比如,常規認識以為太陽繞我們居住點轉,但科學認識則不同,是地球圍繞太陽轉。

第三,哲學認識。對物質的認識,對物質與認識的關係的認識等。

第四,宗教認識。題中例子就是宗教認識,它將形而下也上升到形而上,在唯物論者看來是典型的唯心主義。

第五,詩意認識。這是我命名的一個概念,它與宗教認識的區別在於,不僅“花明白了”

而且花還會說話,調情,逗樂,即有行為甚至行動。

至於說有關神的認識另當別論。牛頓晚年研究起神學,不覺為怪,正如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所言,認識是無限的。

我要強調的是以下幾點。

一,帥領一個民族或國家的頂層設計者們,無可置疑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時要發展並豐富它。

二,宗教不能丟掉唯心意念,否則,宗教就不存在了。當然,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原有的認識逐漸淡化。

三,詩歌要美必須“唯心”,否則,就成了分行的政論文或散文了。

總之,在宗教與藝術上,只有允許存在多種認識,才能豐富多彩。因此,題中道理到此,不講自明。

大家同意我的就是“根言木語”的觀點嗎?

根言木語的詩語,是靠嘩啦啦的綠葉說出來的……





根言木語


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在友人問他如何理解這個理念的時候,他用了這個例子說明。


“心”外的世界,所謂的“物”原本沒有名稱,顏色,大小,氣味……等等分別。因為有了"心”的參與,由我們的意識對外物進行標記、區別、歸類、比較,這些“物”就有了名相:名稱,形狀,顏色,性狀,屬性……

沒有“心”的參與,理不存在,物也不存在。因為沒有“心”的強行標記甄別,理和物在哪裡呢?

世上本沒有理,因為有心的參與,因此有了理;世上本沒有物,因為有心的參與,因此有了物。

這“花”我們沒看他的時候,花與世界是一體無二的。等我們看到花的時候,我們用我們的意識把這個東西用“花”這個名字單獨標記出來,賦予它名字,把它與世界割裂開,用我們的標準把它歸類。花就有了單獨清晰的“明白”相。

用佛法的說法,就是萬物萬法本無名無相,是一合相。只是因為人的分別心對他們進行強行分割、安立名目、分別區分,才有了萬物萬法。


E在想


搞笑的是,這段對話一直被作為主觀唯心主義佐證,從西方思維去理解中國文化,總是讓人哭笑不得。

各位答主都說得很好,特別是用科學理論來論證,很讓我漲見識,謝謝!在此我也說說我的感受。就從其中的兩個字來說吧。

王陽明並沒有去否定世界萬物的存在,所謂‘與汝同歸於寂’,‘寂’只是‘無關’,沒有與心發生交感。就像我回答這問題之前,對於正在看我回答的朋友來說,是處於寂的狀態——雖然我十分鬧騰。但看了我的回答,就有了一定的感覺和感受,‘我’這時才‘出場’,才在各位朋友心中‘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在’,不是硬盤一樣裝了很多東西,不是先天地在心中裝有萬事萬物的形態,而是人認識的能動性,‘在我的心裡’,意味著看到‘花’,我能由此認識它的形態和顏色,能發出美麗的感嘆,能抒發自己的情感,這種能動性是我內心固有的,不是通過後天習得到的。


這樣解釋感覺還很生澀,‘修辭立其誠’,權當是對自己認識的階段性總結吧!


幽幽南山客


【原文】《傳習錄》錢德洪錄:

先生遊南鎮。

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

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

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王陽明與友同遊南鎮。

一友人指岩石中的花樹問王陽明說:你的學說

“天下沒有心外之物,但是如此花樹,卻在深山之中自開自落,於是跟我心有何相關呢?”

王陽明說:“你沒有看見此花時,此花與你的心同歸於寂而無;你來看見此花的時候,則此花顏色相貌一時就明白了起來,

這便能知此花不在於你的心外了。

[理解:世間萬物沒有我心,便一切盡是無。]

……………………………………………

王陽明跟弟子還有另一論“敲鐘”之說,弟子說敲鐘畢竟有敲與沒敲,為什麼先生說:未敲卻是驚天動地,已敲而是寂天寞地。王陽明又說:沒敲不是先,已敲不是後。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會覺得不可理喻,明擺的事情怎麼“沒敲不是先,已敲不是後說反了?”其實這些都是學問識別和界定的真理。講一講為什麼沒敲鐘卻是後者且非常悅耳,因為你看見已經知道這敲舉的動作一下去耳朵會驚振不已,有經歷體會而知道結果的所以未敲就是後者了。對於已敲而言自然就反而是先者了。很多事情從順序而言先者先後者後,但從界定而言後者或是先,先者又是後了…


代用名


這段話主要是反映王陽明“心外無物”的思想。在看到花的剎那,眼識生起,花的影像顯現,既而第六意識生起。我們看到的花,其實不是花的本身,實則是我們真心顯現出來的影像。當沒有看到花時,則沒有眼識的生起,第六意識一般也不生起,也即花的影像沒有被真心顯現出來,這時花是寂滅態,真心本是常寂。
其實,花與心是同一的東西,並不存在有一個花,另外又有一個心(去感知花的存在)。如用禪宗的話來說,花即是心(真心的所顯),心即是花(真心的能顯),心花不二(能所不二)。總之,這都是從心性的角度來說的,離開心性,則難以理解。佛法的重心在修證,而不在思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