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pi15131788784


这句话,正是心学思想的精华所在。心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最后一座高峰,其内涵及意义犹如浩瀚大海,非三年五载可以领会,也绝非只言片语可以讲解,因此小编仅能勉力而言之,各位也请批判而读之。

此句字面意思是说:你没有看这朵花时,这花就和你的心一样是平寂得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当你来看它时,它的颜色才在这时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引申意义便是“心外无物”,这正是心学认识论的核心部分,不同于朱程理学的“万物皆有理”,心学主张一切“理”由“心”出,你认识到的才是存在的,没有认识到的就不存在,或是说对你并没有意义。

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

也就是说,要通过自己的认知获得真正的道理,而不是随便拿出来一种道理左右自己。想要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听听小编的理解:

唯心主义?

一般在评价心学的时候,往往喜欢贴上“唯心”的标签。然而这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科学术语,是对哲学体系的一种量化。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阐述过这样的观点:西方哲学的归类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哲学。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西方哲学发酵的土壤不同

西方哲学的诞生伴随着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起源于海洋和机械,中国古代哲学发源于农业,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孕育出的认知观念自然不同。

其次中西方哲学的阐述方式不同

西方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着详尽的解释和记录,力求将每一个观点都展现在人们眼前,因此西方哲学往往都是长篇大论,而中国古代哲学在阐述上不仅言简意赅,并且在很多人看来缺乏连续性,道家至理《道德经》不过千余字,心学根基《大学》也不过两千余字,这些经集都是言简意赅,富于暗示,很难被量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哲学,尤其是形上学,若是试图给予实际的信息,就会变成废话。《中国哲学史》

最后中西方对哲学的认知不同

西方哲学更偏向于实用科学,有成熟的哲学巨作,不同哲学理论之间泾渭分明,而中国自古便没有正式的哲学巨作,在中国人看来,研究哲学并不是一个职业,而是“反思的思想”的附属品。

因此,在西方马子看来,世界上的哲学都应被划分为唯物和唯心两类,其实对中国古代哲学并不完全适用。这里我们需要纠正的是,现代中国尊崇唯物主义价值观,但并不意味着唯心主义就没有可取之处,即使是在西方哲学的发源地,两种学说也并未分出孰对孰错。

我们想要正确认识心学,首先要排除这项干扰,其次也要明白,不能笼统的将心学划归唯心主义范畴。心学中“知行合一”与我朝太祖倡导的“实践”一词更有交相呼应之势,也是唯物主义思想中强调的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形而上,心外无物

哲学是什么?是要使人养成一种人格。一种什么样的人格?一种符合本体认识的思想和行为的有机统一。翻译过来就是引导人们做对的事,有用的事。

对于王门心学的产生,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是建立在对朱程理学的质疑之上的。朱子认为“万物皆有理”,而万物之理都对人有帮助,你没有发现“理”或无法运用“理”,是因为你理解的还不够深刻。一般人接触到这一理念,可能都会想“说得好有道理”,然而并不会深究如何“格物致理”,只要大力吹捧朱子之言即可。

然而当“格物致理”遇见了阳明公,便无法再蒙混过关了,万物确实都有他的道理,但是万物的道理只适用于万物自己。换一种说法,鸟儿可以飞,飞翔的道理却无法运用在鱼儿的身上,阳明公“格竹”七日七夜,就是为我们到破这个谁都知道,但是却谁都不愿意承认的道理,鱼儿只应该探究水中的道理,天空对于它来说便是“无物”。同样,人应该探究自己本心之内的道理,本心之外的事物即是“无物”。

良知

本心又是什么呢?便是“良知”

我们对事物的最初反应,使我们自然而自发地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种知,是我们本性的表现,王守仁称之为"良知"。

关于“良知”有这样两则故事:

杨简初见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问:"如何是本心?"。陆九渊引《孟子》的"四端"为答。杨简说他儿时己读此段,但是还是不知道如何是本心。杨此时任富阳主簿,谈话中间还要办公, 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 事办完了, 又面向陆九渊, 再问这个问题。 陆说: "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乃拜陆为师(见《慈湖遗书》卷十八)。

另有一个故事说, 有个王守仁的门人, 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 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人有作圣人的潜能。他可能成为实际的圣人,只要他遵从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换句话说,他需要做的,是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或者用王守仁的术语说,就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成了王学的中心观念,阳明公在晚年就只讲这三个字。


阳明公为什么可以称圣?我们都知道他自“龙场悟道”之后,便已窥破世间真理,以心为源,掌握道理,运用手段。世间万物错综复杂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怎么分得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比如进入21实际以来,很多地市县城开始取缔“三蹦子”、“倒骑驴”等落后的的交通工具,与市容市貌和广大群众安全考虑,确实是正确的事情,然而当时推行政策的时候却遇到了多方阻力,很多人因此丢了饭碗。那么站在谁的角度去衡量对错呢?这就是“良知”判断的过程,而如何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便是上位者“致良知”的过程。具体该怎么做,阳明公不会复活过来教导你,而是需要我们“听其言 观其行”,自己理解。

这便是中国哲学方法论的独到之处,你心中已经有此花,便于我心中之花不同,因此我所讲的便也和你所想的不同。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认知去寻找解决办法,这才是“心外无物”的真正道理。


尹禾


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但是教科书却将其扣上“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加以批判。


其实我们熟悉的还有一句类似的话,六祖惠能年轻的时候,当时风吹起幡动。于是大家讨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只有惠能不紧不慢说了句“仁者心动”。看,这和阳明心学多么类似!禅宗和心学作为中国思想史上重要流派,怎么能轻率断定为封建迷信呢?

具体来说,是不是风和幡都没动,只有心动?是不是花真的沉寂了,因为人看才鲜艳起来?其实并非没有道理。虽然这个世界存在是客观的,但是这个客观世界也是由我们主观意识所感知的。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当然也有世界,但是这个所谓的“有世界”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感知。



其实,唯物和唯心,更应该视为看问题的两种方法,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主义”。根据唯物主义的说法,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唯心主义则相反的说法。但是物质和意识,第一性和第二性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看以谁为起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从物理学说也是相等的。

所以,阳明心学是一种高超的智慧。


林屋公子


有一天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的一朵花,打着机锋说:

你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难道你的心让这朵花开,这朵花边开;你的心让这朵花谢,这朵花便能谢了么?

王阳明答道: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字面意思是,当你没有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在你的心中是寂然无色的;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在你心中便呈现其原有的颜色来。其实这朵花一直存在于你的心中,不在心外。

有人说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论调”,其实是把哲学和科学弄混了,所谓“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提出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的哲学是没有“唯心和唯物之分”的。

冯友兰先生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书本上的哲学并非科学,并不能达到哲学家想要表达的高度”。

哲学理解都是千人千面,如果你片面的理解为“王阳明认为,你没看到花,花就不存在;你看到花,花就存在”的话,那就很难说清你到底是把王阳明当傻子,还是把古人当傻子,还是把自己当傻子了。

王阳明学说认为“心即理”,理在心中,不由物;与其相对的朱子理论认为理在物上,不由心;有人就借此抨击其为唯心主义思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同一部电影,有人觉得超好看,有人觉得超难看,有人觉得一般般,这是为何?

对于这种看上去很玄的话,不要着急下判断,不要排斥,试着去理解,无论你的结论是什么,这都是出自你的“心”,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小屏窥人生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是阳明心学的著名论点,按禅宗的说法,算是一个著名的公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没有发现这朵鲜花的时候,你的内心中并没有这朵花的影像,这朵花实际上在你的内心和视野里是寂灭而不存在的。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才清晰的开在你的内心和视野,它的形状与颜色才变得清晰明白、生动起来。由此可以得知,此花原本在你心中,只是未见时归于寂灭,见到时焕发生机,此花从来不曾独立于你心外。

在我看来,阳明心学算是中华文化的哲学之大成,跟禅宗的“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有同工异曲之妙。比如上面那一段话,其实就是在揭示宇宙物理之真谛。我们一直困惑于一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到底世界为我而生?还是我跟所有人一样只是时空的过客?



这几个问题应该是哲学的终极思考,其实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可以解答这几个问题。世界原本舍我无他,看似纷繁错综的大千世界,关系如网,纠结绵密,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缔结的一场梦幻而已。犹如长夜梦中,各种稀奇故事,奇异场景,似曾相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觉醒来,幻象而已。


人生也如是,你在生命历程中,起伏跌宕,峰顶谷底,莫名悲喜,很多人碌碌一生,费尽终生业力,临了大限一到,两腿一登,南柯一梦而已。人生与梦唯一不同的就是时间的长度而已,或许,你以为的真实人生,不过是梦中之梦而已。说白了,就是人生如梦,都是心境自造的一场幻象。

人死,心灭,万象如风而逝,我若去,世界已灭。心外无物,心死,世界寂灭。关于那个我是谁的哲学终极命题回答起来也就明了多了:我即心,从心来,随心灭,世界因心而生,心与世界因我而灭。


谢金澎


因为这句话给王阳明戴上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帽子”(把唯心主义看成荒谬的哲学,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寂’字,不是‘无’,王阳明没有说,你不看花时,花就不存在。这里的‘寂’就是‘虚寂’,就是漆黑一片,就是对你来说毫无意义

‘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指人看花的时候,此时的花被人心关照,和人心发生了关系,花的存在对你来说已经意义和状态。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心是发生意义的源泉,没有我们的心,外部世界虽然存在,但是没有意义。

美丽漂亮的女子,你没见过,你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这个女子虽然存在,但是是‘寂’,对你来说没有意义!



王阳明的‘心外无理’,万事万物的存在意义由人心来论断,万物存在的状态由人心来关照。‘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我是一个小书虫


我用潜意识即我也叫第六感觉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错误百出,但这可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经验结晶呀!

我认为人类认识世界包括它的具体形态大致分五大层次。

第一,常规认识。比如,我们看见风来树叶就动起来等。

第二,科学认识。也就是数理化生等的认识,比如,常规认识以为太阳绕我们居住点转,但科学认识则不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

第三,哲学认识。对物质的认识,对物质与认识的关系的认识等。

第四,宗教认识。题中例子就是宗教认识,它将形而下也上升到形而上,在唯物论者看来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第五,诗意认识。这是我命名的一个概念,它与宗教认识的区别在于,不仅“花明白了”

而且花还会说话,调情,逗乐,即有行为甚至行动。

至于说有关神的认识另当别论。牛顿晚年研究起神学,不觉为怪,正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言,认识是无限的。

我要强调的是以下几点。

一,帅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顶层设计者们,无可置疑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要发展并丰富它。

二,宗教不能丢掉唯心意念,否则,宗教就不存在了。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原有的认识逐渐淡化。

三,诗歌要美必须“唯心”,否则,就成了分行的政论文或散文了。

总之,在宗教与艺术上,只有允许存在多种认识,才能丰富多彩。因此,题中道理到此,不讲自明。

大家同意我的就是“根言木语”的观点吗?

根言木语的诗语,是靠哗啦啦的绿叶说出来的……





根言木语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在友人问他如何理解这个理念的时候,他用了这个例子说明。


“心”外的世界,所谓的“物”原本没有名称,颜色,大小,气味……等等分别。因为有了"心”的参与,由我们的意识对外物进行标记、区别、归类、比较,这些“物”就有了名相:名称,形状,颜色,性状,属性……

没有“心”的参与,理不存在,物也不存在。因为没有“心”的强行标记甄别,理和物在哪里呢?

世上本没有理,因为有心的参与,因此有了理;世上本没有物,因为有心的参与,因此有了物。

这“花”我们没看他的时候,花与世界是一体无二的。等我们看到花的时候,我们用我们的意识把这个东西用“花”这个名字单独标记出来,赋予它名字,把它与世界割裂开,用我们的标准把它归类。花就有了单独清晰的“明白”相。

用佛法的说法,就是万物万法本无名无相,是一合相。只是因为人的分别心对他们进行强行分割、安立名目、分别区分,才有了万物万法。


E在想


搞笑的是,这段对话一直被作为主观唯心主义佐证,从西方思维去理解中国文化,总是让人哭笑不得。

各位答主都说得很好,特别是用科学理论来论证,很让我涨见识,谢谢!在此我也说说我的感受。就从其中的两个字来说吧。

王阳明并没有去否定世界万物的存在,所谓‘与汝同归于寂’,‘寂’只是‘无关’,没有与心发生交感。就像我回答这问题之前,对于正在看我回答的朋友来说,是处于寂的状态——虽然我十分闹腾。但看了我的回答,就有了一定的感觉和感受,‘我’这时才‘出场’,才在各位朋友心中‘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在’,不是硬盘一样装了很多东西,不是先天地在心中装有万事万物的形态,而是人认识的能动性,‘在我的心里’,意味着看到‘花’,我能由此认识它的形态和颜色,能发出美丽的感叹,能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能动性是我内心固有的,不是通过后天习得到的。


这样解释感觉还很生涩,‘修辞立其诚’,权当是对自己认识的阶段性总结吧!


幽幽南山客


【原文】《传习录》钱德洪录:

先生游南镇。

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

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王阳明与友同游南镇。

一友人指岩石中的花树问王阳明说:你的学说

“天下没有心外之物,但是如此花树,却在深山之中自开自落,于是跟我心有何相关呢?”

王阳明说:“你没有看见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而无;你来看见此花的时候,则此花颜色相貌一时就明白了起来,

这便能知此花不在于你的心外了。

[理解:世间万物没有我心,便一切尽是无。]

……………………………………………

王阳明跟弟子还有另一论“敲钟”之说,弟子说敲钟毕竟有敲与没敲,为什么先生说:未敲却是惊天动地,已敲而是寂天寞地。王阳明又说:没敲不是先,已敲不是后。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会觉得不可理喻,明摆的事情怎么“没敲不是先,已敲不是后说反了?”其实这些都是学问识别和界定的真理。讲一讲为什么没敲钟却是后者且非常悦耳,因为你看见已经知道这敲举的动作一下去耳朵会惊振不已,有经历体会而知道结果的所以未敲就是后者了。对于已敲而言自然就反而是先者了。很多事情从顺序而言先者先后者后,但从界定而言后者或是先,先者又是后了…


代用名


这段话主要是反映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思想。在看到花的刹那,眼识生起,花的影像显现,既而第六意识生起。我们看到的花,其实不是花的本身,实则是我们真心显现出来的影像。当没有看到花时,则没有眼识的生起,第六意识一般也不生起,也即花的影像没有被真心显现出来,这时花是寂灭态,真心本是常寂。
其实,花与心是同一的东西,并不存在有一个花,另外又有一个心(去感知花的存在)。如用禅宗的话来说,花即是心(真心的所显),心即是花(真心的能显),心花不二(能所不二)。总之,这都是从心性的角度来说的,离开心性,则难以理解。佛法的重心在修证,而不在思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