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鄉僻壤」找塊地耕種,就是有機農業?盤點有機農業的7大誤區

近年來,“有機”這個概念越來越火,幾乎所有的商場都開闢了有機食品專櫃,售價是非有機食品的好幾倍。在我國從事有機農業的主體眾多,有機農業的市場巨大,可也有不少有機農業企業反映,投資有機市場虧損嚴重,致使很多新的投資者望而卻步。

為了讓大家正確認識有機農業,瞭解有機農業的真正“玩法”,本文將為你解讀有機農業的常見誤區,併為你解密有機農業與創意農業的致富高招,一起來看看吧~


“窮鄉僻壤”找塊地耕種,就是有機農業?盤點有機農業的7大誤區


誤區1:有機農業是不可實現的

有人認為種地離不開農藥和化肥,因此有機農業幾乎不可能實現。在這種思想影響下,相當一部份人覺得有機就應在那些“窮鄉僻壤”的地方發展,有機農業由此進一步被邊緣化。事實上有機農業代表了農業的一種環境友好型發展模式,它不應受地域方位影響,任何地方均可以開展有機農業,實踐已證明有機農業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誤區2:有機農業等於低產農業

“有機農業即低產農業”變成一個普遍被“接受”的觀點。我們在河北曲周縣開展的有機蔬菜長期定位研究表明,有機西紅柿已連續5年產量都略高於常規西紅柿。由此可以推論:有機並不意味著低產。

“窮鄉僻壤”找塊地耕種,就是有機農業?盤點有機農業的7大誤區


誤區3:有機農業就是迴歸傳統

一部分人認為有機農業即傳統農業,就是迴歸。實質上,這是一種消極的觀點。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目前有機農業發展較好的一些國家如德國、丹麥等,均採用了相當多的新型技術,迴歸傳統擺脫現代技術是不可行的。


誤區4:有機食品營養價值高

2001年發表在醫療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有機作物中的21種必需營養元素均高於常規作物,其他研究也表明有機蔬菜、水果中含有較高的維生素以及多酚、抗氧化物。這可能與種植環境、土壤等很多方面有關。公眾普遍認為有機食品相比於常規食品要“更營養”,覺得不施化肥和農藥就意味著營養高,而科學研究並沒有證明這一觀點。


“窮鄉僻壤”找塊地耕種,就是有機農業?盤點有機農業的7大誤區


誤區5:有機農業就是環保安全的

消費者普遍認為有機農業一定是環保的、安全的。這種觀點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實際上安全、環保均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果有機農業投入大量沒有處理好的農家肥,也會帶來潛在的重金屬和微生物汙染。從環保角度看,有機農業可以在改善土壤、保持水分、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有幫助,但是有機系統與常規系統對溫室氣體的排放差別並不大。

誤區6:有機農業可以離開土壤

國內一些地方近年在推廣有機無土栽培技術,把無土栽培引入有機農業,這與有機農業的宗旨是相違背的。有機農業的四個原則中(健康、生態、公平、關愛),提倡有機農業應該保持和促進土壤、植物、動物、人類健康,並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有機農業的一個核心就是培育健康的土壤。通常來說,有機土壤顏色發黑、結構疏鬆,而且蚯蚓密度高出常規土壤,是無土栽培所難以達到的。


“窮鄉僻壤”找塊地耕種,就是有機農業?盤點有機農業的7大誤區



誤區7:有機農業是未來農業的唯一方向

經過20餘年的發展,全球有機農業種植面積仍只佔到農作物種植面積的2%~5%,在可預見的未來20年時間內,有機農業在多數國家也不會成為農業的唯一的方向。而且有機農業的發展跟常規農業發展並不矛盾,未來,常規農業也應該往無害化環保方向發展,有機農業當然也要為常規農業提供一些支持。


有機農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1、有機農業與旅遊結合:將有機農業和鄉村旅遊進行有機結合、推進鄉村旅遊項目建設、以有機農業為核心的現代休閒農業,可以推動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

2、引進新農民到農村種地:現在很多農民有一個身份叫“新農人”,他們有著較高的知識背景,有著先進的理念,可以為農村進行科學規劃、智能管理、規模生產,給農村帶去一股前所未見的清風。

3、有機農業與互聯網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渠道,把優質農產品和鄉村服務推出去,把品牌和營銷推廣做出來,進而促進有機農業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