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到底去哪儿了?顺便说说这事背后的文章

昨天网上有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迅速爆红刷屏,然后在下午作者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删除了文章。

还没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可以看看下面这个单位公文:

张小平到底去哪儿了?顺便说说这事背后的文章


张小平到底去哪儿了?顺便说说这事背后的文章


大概的情况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601所)480吨液氧煤气发动机研发出现技术问题,能解决的人张小平已经跳槽去私营火箭公司蓝箭科技,于是单位急了,发公文希望国家派人把他抓回来继续研究项目。

大家看了这篇文章,纷纷转发,以抒发对国企管理低效,以及忽视技术人员待遇的不满。无意为601研究所洗地,但是作为一名也曾在国企研究所(也承担国家航天任务)里奉献过青春的同仁,不妨说说我的感受。

首先,这篇文章有一处是误导了读者的,就是这段“张小平只是个研究员,职称是副主任设计师,这是整个航天601所的最底层,因为整个航天601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

研究所里如果算上行政后勤什么的,绝对不可能有70%的副主任设计师,这里说的应该是整个技术人员里的比例。

在航天系统里,岗位的层级一般是总师——副总师——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总体岗位多,人员少,上升途径多,提拔很快,浮现出了大量的年轻副总师主任设计师,而磨勘在基层的分系统人员们上有分系统副总师天花板。

绝大多数分系统设计人员,到了研究员(一般来说,直博27岁毕业,2年后申请高工,由于人员积压,一般要等1,2年,31,2岁高工,然后即使有个奖提前1年申报研究员,35,6岁开评,37,38左右弄到研究员已经可以了,而这些人带着研究员的称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然而如果不能进入行政管理口,那么一辈子就是在副主任级别上拿着低待遇等着因为技术被淘汰而被淘汰,也是甚为可惜的事情)已经到顶,磨勘不过,天花板明显,人心思变很正常。

副主任设计师层级已经不低了,如果在大学里相当于是副教授的职称,比高工还要高一级。至于12万年薪的待遇,在国企研究所里也已经不算低的了,只不过与市场口的外企民企比起来确实差得比较多,但这是体制决定的,体制内的货币待遇低,但是隐形福利高,工作稳定养老医疗有保障,还有国家荣誉,这些都是隐形待遇,是不能用钱衡量的。

还有一位深谙体制的朋友提供了另一个思路,解释了单位为什么要发这个公文,同学,你泄密了!

张小平到底去哪儿了?顺便说说这事背后的文章


研究所的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课题项目,这些项目的拨款是研究所除了事业费之外的主要收入来源,作为国企的运行规则,课题收入真正能够投入实际课题研发中的当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而课题在最关键的验收阶段,国家是要来评审项目是否按照预设的设计进度完成了的。如果到了验收阶段任务无法完成,钱都已经花完了,领导必须承担责任,并给出理由,不然的话下次国家的项目就很难争取到了。

那么,这家把能影响中国登月进程的张小平招致麾下的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蓝箭航天)是有什么魅力呢?

相信吃瓜群众跟我一样好奇,别急,已经有小伙伴送上了第一手的猛料。

通俗易懂的解释下蓝箭这家公司,那就是一个词来形容:“有钱”。

蓝箭所处行业属于商业航空领域,商业航空四个字,可以说是所有男孩的梦想,还记得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升空时网友们兴奋的嗷嗷叫嘛?

就商业航天的前景来说,预计到2020年,也就是两年后,发射服务市场需求是大概在800亿美元左右。这还只是基于目前已有的卫星市场的发展需求测算出来的规模。

在这个前提下,蓝箭航天成立之初就获得了创想天使基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在2017年更是先后完成了上市公司金风科技领投的B轮融资和浙江湖州市军民融合专项基金超2亿元的资金支持。

张小平到底去哪儿了?顺便说说这事背后的文章


可以说是很不差钱了。

根据爆料可知,张小平在原研究所待遇是年薪12万,离职后进入蓝箭航空年薪直接上升到百万级别,这……,大概就是奇瑞QQ和特斯拉的等级差距吧。

这家公司的不差钱,估计跟创始人娴熟的资本运作能力脱不开关系。根据工商信息查询工具企查查可知,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为目前公司CEO张昌武。

张小平到底去哪儿了?顺便说说这事背后的文章


张昌武并不是和张小平一样的技术人员,他是标准的金融圈人士。

张小平到底去哪儿了?顺便说说这事背后的文章


是不是很有金融feel?看来技术男和金融精英这两种角色混搭的效果也不错呀。

张昌武毕业于理工男的摇篮清华大学,拥有MBA学位,先后在汇丰银行运营部、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亚太区战略部工作,主要从事汽车金融等领域,有着丰富的投资运营管理经验。

他还参与过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在国内的一系列股权投资,及投资后的股权管理,在国际合作及企业战略规划领域有较深的积累。

除了张昌武,蓝箭航天其他几位合伙人身上的科研色彩显然更浓厚。

蓝箭航天董事长王建蒙,是原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航天系统工程高级工程师。

蓝箭航天CTO吴树范,曾在欧洲航天局工作近15年,是宇航系统高级工程师。

捋了一遍关于这家公司的新闻报道,从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细节,目前蓝箭航天有两个研发中心在北京和西安,还在湖州有一个智能制造基地。公司近200名员工中,从事研发的工作人员占到三分之二。

不过,根据工商信息查询工具企查查显示,在这家公司里能拿到月薪两万五以上的,也只占1.83%而已。

张小平到底去哪儿了?顺便说说这事背后的文章


就算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没有面包可还行?

小伙伴们,你们支持张小平继续回到研究所工作,还是待在民营企业呢?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