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閃付取消難?你真的清楚閃付和免密支付的區別嗎?

最近,有媒體報道稱信用卡“閃付”默認開通,然而持卡人要卻很難取消,讓不少卡友們不解。其實這裡頭存在不少誤解和認知偏差,關於信用卡“閃付”取消難的說法其實是虛驚一場。

信用卡閃付取消難?你真的清楚閃付和免密支付的區別嗎?

取消不掉的“閃付”

和不難關閉的免密免籤

如今,銀行卡卡面的“閃付”標識對於消費者來說並不陌生,這是中國銀聯推出的非接觸式支付品牌,具有小額快速支付的顯著特徵。既然“閃付”是以品牌形式存在,那麼要將其“取消”甚至是“關閉”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

作為信用卡技術革新的產物,“閃付”涵蓋了二維碼支付、免密免籤等多種非接觸式業務產品以及功能應用。此前的相關報道其實是混淆了概念,將“閃付”品牌與免密免籤業務錯誤地畫上等號,所謂的“取消”和“關閉”顯然也是針對後者。

那麼想要關閉“雙免”業務真得很難嗎?其實不然。

小額免密免籤作為信用卡“閃付”的自帶屬性確實是默認開通,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提升持卡人的消費體驗,將插卡、刷卡、輸密碼再到簽名的支付流程一步簡化為“一揮即付”,這在追求快節奏與高效率的當今社會,顯然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

當然,持卡人對於“雙免”業務完全可以自主選擇將其關閉。

據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客戶可以通過撥打信用卡中心客服電話關閉相應業務。之所以暫時還未開通線上操作渠道,也是充分考慮到客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因為這項功能一旦關閉,後續在指定商戶符合“雙免”條件的“閃付”交易,也不得不通過插卡的方式刷卡交易。

若是在一些特定的支付場景,比如自助售貨機、自助加油站或是隻有非接觸讀卡設備,既是插卡無門,又是“閃付”無用,交易被拒的情況就會造成極大的不便。

“所以持卡人在關閉免密免籤功能之前,銀行方面需要以電話溝通的方式進行說明,要讓客戶知悉後續的影響並且確認後方可關閉。”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解釋道。

信用卡“雙免”:

給流程做減法 給安全做加法

事實上,不少持卡人對於免密免籤格外上心,歸根到底還是缺乏安全感:支付時不用密碼也不用簽字,這信用卡安全係數是不是就打了折扣?

其實“閃付”免密免籤業務是隨著IC卡技術應運而生,其技術層面的安全性通過大量實踐已經被廣泛認可,這也是各家銀行將“雙免”設置為默認開通業務的關鍵因素。

除了技術層面的迭代更新,中國銀聯與銀行方面緊密合作,嚴格篩選支持免密免籤的特定商戶,為持卡客戶把好關,從源頭上確保用卡環境的安全性。同時充分利用智能風控技術,監測交易特徵、識別可疑交易並且採取積極的防控手段,保障持卡人的財產安全。

今年6月,銀聯“閃付”小額免密免籤支付業務的單筆限額由300元上調至1000元。目前,包括交通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等主要全國性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以及近100家主要的區域性銀行已完成提額。

“小額”大幅提升,是對免密免籤業務及其背後技術安全性能的一種肯定,同時也是順應當下市場環境的有效舉措。僅以餐飲消費為例,數字顯示2017年國內餐飲業300元以下的銀行卡交易佔比不到50%,1000元以下的交易佔比已超過七成。

由此可見,“雙免”額度的提升符合當下持卡人消費習慣的變化,也是信用卡移動支付領域又一次體驗升級。

隨著信貸消費日益普及,信用卡在日常生活中早已變得不可或缺。與此同時,消費者對於用卡安全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強化。

除了一串密碼、一個簽名,銀行方面也推出了多樣化、全方位的措施為持卡人加固信用卡“防線”。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專家透露,“閃付”小額免密免籤就為用戶設置了專項補償金,提供72小時失卡保障服務。讓持卡客戶盡享信用卡消費的極速體驗,不僅省心省力,還能放心安心!

因此,大多數文章中所提到的“閃付”實際是小額免密免籤服務,而這個服務是可以取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