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俗话说“茶为本,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可见茶壶对于爱喝茶之人的重要性。能够泡茶的器皿有很多,如铜壶、锡壶、石壶、玉壶、瓷壶等等。许多人,尤其是老茶客,不约而同地首选紫砂壶。这是为什么呢——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实用角度:紫砂壶养胃、养人

关于紫砂壶的奇妙,历朝历代不知道有多少人编过多少传奇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写过多少诗词歌赋。依据梳理与归纳,紫砂壶的奇妙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发味留香——对于茶汤的孕育与形成,壶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几个朝代的鉴别与比较,茶客们最终发现,紫砂壶具有最大限度地开发茶汤的色、香、味的能耐。紫砂壶,里外都不用上釉,永远“素面朝天”。因此,一把养育得很好的紫砂壶,即便在不用的时候,也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茶香。

抗馊防腐——较之于其他材质,紫砂具有“透而不漏”的特点。所谓“透而不漏”,就是说它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但是又不漏水。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一双真皮手套,你就是戴,也不会出手汗。但如果是人造革的,半天戴下来,手套里面就会变得湿漉漉的。因为人造革这种材质,不具有“透而不漏”的特点。而用“透而不漏”的紫砂泥制成的茶壶,则具有抗馊防腐的功能。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变色韬光作紫砂壶的泥料,俗称“五色土”。许多人相信,用“五色土”制成的砂壶,是具有灵性的。在烧制的过程中,紫砂泥会随着炉温的升高,不停地改变颜色。一把紫砂壶,只要你精心养育,它会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地变光、变色,最终变得“润如古玉、光可鉴人”,给收藏者、使用者带来意外的惊喜。

制作紫砂壶的原料,并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一种坚硬的、稀有的矿石。这罕见的矿石,经过风化、粉碎后形成的紫砂泥具有排列有序、密度极高的气孔,而这些神秘的气孔,恰是保证紫砂壶拥有多种奇妙功能的物质基础。

审美角度:紫砂壶养眼、养心

紫砂陶艺,产生于宋代,成熟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较之于其他的手工技艺,紫砂陶艺最鲜明的特征是:它采用一种稀有的、神奇的泥料,不借助任何模具,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徒手创制茶具。这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催生的结果必然是:每一把壶都是独一无二的。

紫砂壶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可以将你喜欢的诗句、书法、绘画、印章附作在上面。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壶,可以给你的心灵以慰藉。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紫砂壶诸般好,那么我们如何挑选紫砂壶呢?一件好的紫砂壶具备哪些特征呢——

泥料——首先从工艺上来看,紫砂壶作为日常使用的茶具之一,工艺是十分考究的。好的紫砂壶,制作用的红泥具有颜色暗红。质地粗润的特性,行话“色不艳、质不腻”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壶身通体的颜色亮丽,这类紫砂一般是人工仿制,多半是假壶,用的是人工浮光技术。

摸壶——摸壶就是指轻轻抚摸紫砂壶的壶身,一般好的紫砂壶,壶身都是很粗润的,仔细地摸,甚至可以摸到砂质的感觉。

看壶——大家在鉴定完泥料和触摸壶身之后,还可以借助工具鉴定紫砂壶,可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壶身,因为烧制紫砂壶用的陶土,是含有石英石的成分,用放大镜看紫砂壶的时候,迎着光,可以看到里面金灿灿的光点。

听声——用壶盖轻轻地摩擦或敲打壶身。如果声音沉闷,那么这把壶的烧制工艺肯定不好,真正好的紫砂壶,在敲打和摩擦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带有金属性质的“呛呛”声。

看密——就是检测紫砂壶的壶盖和壶身的紧密程度。一般好的紫砂壶紧密程度是非常契合的。简单方法可以用食指紧压着紫砂壶盖上的出气孔,然后将紫砂壶倾倒,看看水到了壶盖的地方会不会流下,若滴水不流即是好壶,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紫砂壶的壶嘴用手指封住,然后将紫砂壶倒转。如果壶盖没有掉下来,则证明该壶的紧密程度非常高。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紫砂壶泡养和没泡养其实都是噱头,大多都是商家为了壶更好卖一些而编造出来的谎话。作为一个自小就成长在紫砂圈中的人,非常负责的告诉大家,紫砂壶经过泡养后确实是会形成一层包浆,当然还是要看茶者本身要怎么去养护它啦。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上图右边是我亲手泡养的子冶石瓢(紫泥,黄灯照射),左边是相同泥料相同窑温制作而成的捺瓢(未经泡养过),从壶本身的光泽看,就显而易见了吧,泡养后的壶,反光要更强烈些,正是因为壶身在茶水的浸润中形成了一层包浆。

特写: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因为是刚出窑,壶表面能很明显的看到紫砂泥的砂质感,比较粗糙。(用的泥料是手工炼制的紫泥,颗粒感还是比较明显的)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泡养了一个月之后的泡养效果,壶表面在灯光的反光效果下,有种非常润泽的感觉,但是又和市面上抛光过的壶的那种质感完全不同。因为这种自然泡养过后的质感,依然留有紫砂泥原有的矿物质感和颗粒感,保留着紫砂所应该有的本质,而抛光过后的壶,表面是非常光滑的,光滑到不自然,没有任何紫砂质感可言。

而且经过抛光处理后的紫砂壶,就没法养了,因为表面的颗粒感已经全部被机器破坏,再也无法展现出紫砂所应该有的魅力。

接着我们来说一下日常使用中,我们应该怎么养壶呢?

一把新壶的第一泡茶,就意味着茶者和这把壶结下了缘,需要细心地养护它,养壶的同时,也是在养自己,从茶中品悟人生,修养身心。

因为新壶刚出窑,所以壶表面往往都较为暗沉,还附着窑中的一些灰尘,所以我们首先就要开壶,洗净壶身,去除灰尘。紫砂具有吸水性,每一次的泡养,茶水都会慢慢的渗透进壶身里面,时间久了,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茶壶就会越养越漂亮。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泡养半年的仿古

紫砂壶是有灵性的,泡养的过程中,壶中注入了茶者的情感和对壶本身的用心,甚至是智慧、豁达、果敢、孤傲等个性特征,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养出来的壶是不一样的原因了,因为喝茶习惯不同,有人爱喝普洱有人爱喝铁观音,再加上每个人对紫砂壶的爱惜程度不一,最终体现在茶壶上的,也就不一样了。

如果说一个人的形象是他精神面貌的体现,那么茶壶,同样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性。

近距离看一下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远看甚至有一种通透的感觉,可能有些抛光壶、拉坯壶远看也会这个样子,这个时候要知道怎么分辨:看上图,底槽清泥全手工壶在黄灯下特写,即使在泡养半年后,壶表面挂瓷、包浆,但是手工拍打造成的泥门褶皱依旧是不会消失的,这是紫砂独特的质感。

泡什么茶,决定了之后茶壶所呈现的包浆是什么样的质感,普洱茶之类的茶汤颜色比较浓厚的,泡久之后紫砂壶就会有一种古朴文雅的质感,一般这类茶比较适合养紫泥或者段泥类的壶。铁观音,生普这类茶叶比较适合泡养朱泥壶,会更加养出朱泥润泽光亮的质感。所以,一种茶泡一把壶,也不是不无道理的。每一种茶的属性,每一把壶的属性都是不一样的,需要搭配好,才能养出漂亮的壶来。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同泥料、同窑温、同一个艺人的清水泥壶对比(清水泥泡养后远看有点像朱泥)

特写对比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紫砂壶挑壶,养壶,也不知道你弄对了吗?

包浆的养成需要正确的方法,很多人虽然养壶很长时间但却不见其效果,其实将茶汤直接倒在紫砂壶的表面上,而不对其进行擦拭,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久之便会在壶的表面堆满茶垢,则破了紫砂壶的“相”,应该用干净的专门的养壶巾对紫砂壶的表面进行擦拭。

养壶切忌不能急功近利,这和喝茶的道理是一样的,应该注重享受的过程,只要方法适当,一定会有比自己预期很好的包浆效果的。但是:想养好壶,首先也要尽量选择质地上乘的原矿泥料制作的手工紫砂壶,那些低劣、残缺之壶养得再好,终究也是残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