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牛巧补维生素

科学养牛巧补维生素

一、科学养牛巧补维生素

1、怀孕牛补饲维生素A、补维生素D提高产仔成活率。

有的仔犊出生后不能站立,抽搐,不会吮吸,是胚胎时缺钙引起的。有的仔犊先天性失明,甚至无眼球,可能是胚胎发育期维生素缺乏所致,而缺钙和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有直接关系。

2008年山东省枣庄市养牛专业户王进先后对15头怀孕母牛全程补给维生素A和维生素D,每周2次,每次15粒浓鱼肝油丸,直至分娩,另15头怀孕母牛作为对照组,不补维生素A、维生素D。试验结果:15头怀孕母牛,1头因检胎不准空怀外,其余14头产犊15头(其中1头母牛产双胞胎),除1头因羊水感染为死胎,其余14头仔犊全部成活。对照组15头怀孕母牛,早产3头(全系死胎),正常分娩12头,除5头成活外,其余在产后1~2日全部死亡。试验结果表明,若给怀孕乳牛补饲维生素A、维生素D,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仔犊成活率。

2、肉牛补喂维生素A增重快。

肉牛冬季更易缺乏维生素A。因为麦秸、玉米秸、干山草等饲料,维生素A的含量少。加之肉牛喂精料较多,高精饲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也很低。在进行强度育肥时,肉牛迅速增重,需要维生素A的数量增多。维生素A供应不足时,肉牛采食量下降,增重减慢。因此,就要注意给肉牛补充维生素A。养牛之家微信公众号建议对开始育肥的肉牛每头每天内服10万单位维生素A,连用3天,再隔3天,依此循环类推。也可肌肉注射50万~100万单位维生素A,隔10天注射一次,依此循环类推。

3、维生素D缺乏症。

①缺乏维生素D时肉牛易患佝偻病和软骨症,因此对舍饲肉牛要补充维生素D。如果肉牛晒太阳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就不需要在日粮内另外补加维生素D。②维生素D缺乏对奶牛,特别是对犊牛、妊娠和泌乳母牛的影响,首先是使其生长发育缓慢和生产性能明显降低。食欲大减,生长发育不良,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同时,骨化过程受阻,掌骨、庶骨肿大,前肢向前或侧方弯曲,膝关节增大和拱背等。随病情发展,病牛运动减少,步态强拘,跛行。预防措施:维生素D在鱼肝和鱼油中含量最为丰富,蛋类、哺乳动物肝脏和豆科植物中含量也较多,只是在一般植物性饲料中含量极少。

对不同发育阶段牛群———犊牛、育成牛和成年奶牛等,补饲动物性蛋白饲料,尤其是鱼肝、鱼油之类,必要时还可肌肉注射维生素D油剂。平时也应注意日粮中钙、磷含量及其比例。

二、牛羊最易缺乏的几种微量元素

1、硒

遍布于动物全身的细胞中,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能防止过氧化脂类在体内的积累,有保护细胞膜和线粒体的作用;是蛋氨酸转化为半胱氨酸所必需的元素;与维生素E协同,在动物体内起抗氧化作用,对维生素E的吸收、贮存有促进作用,在体内还参与氨基酸代谢,对保护机体稳定免疫机能有重要作用,且能保护心肌,维持羊的正常生长和生育力。缺硒会引起肝坏死、心肌变性和胰脏萎缩等,使幼羊出现营养性肌肉萎缩,发生白肌病,以羔羊最常见,也最严重。对成年羊则表现为生殖机能紊乱,繁殖力降低,体重严重下降等。我国东北、内蒙古、山东和河北等省有大面积缺硒地带,应注意补硒。

2、钴

钴缺乏会导致瘤胃细菌活性降低,阻抑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的微生物合成,降低对饲料中维生素A、D和E等的消化吸收,影响母羊的繁殖性能。缺乏时应在羊的日粮中添加氧化钴或钴盐,剂量为每日每只0.1毫克。

3、铜

铜为主要的造血元素。缺铜会造成铁吸收受阻和贫血,表现为生长障碍、骨畸形和毛色变淡。初生羔羊因脊髓和脑的病变、运动失调引起摇摆病等在我国部分盐渍化芦苇草甸地区,曾发生典型的羔羊缺铜症;湖羊因缺铜而引起瘤胃纤维结球。缺铜时以补硫酸铜的效果最好,因羊的肝细胞对铜有很强的亲合力,容易积蓄,须注意防止钢中毒。

4、锌

锌是羊体内许多酶类、蛋白质和核糖等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最明显的症状是表皮细胞增厚,角质化,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和繁殖力下降,羊毛易脱落。我国内蒙古部分地区因缺锌曾发生绵羊的“大布衫”病,公羊则表现为射精量减少,精液品质下降。可采用皮下注射长效锌或作为复合添加剂喂给等方式补锌。

5、锰和碘

羊缺锰时,母羊发情不明显,且易流产;公羊精子生成异常。缺碘会降低羊的基础代谢,皮肤干燥,毛发脆易脱落,体重下降,公羊精液品质不佳等。缺碘时用碘化钾、碘化钙或碘化食盐予以补喂。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临走点下方拇指留个手印证明来过。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朋友圈”,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