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發展的行業,更需要法制的護航


高速發展的行業,更需要法制的護航

馬克思曾經說過:“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從外賣行業到出行行業,一個個例子一次次向我們印證著這一點。那些高速發展的行業看似花團錦簇,卻也有著陽光下的陰暗面,這需要每一個參與者的監督與法律的制約。

消費者的權益誰來保護

想起之前一個事件,有一個人起訴旺旺,說他們打了廣告吃了一定旺。自己沒有旺起來,因此起訴要求旺旺賠錢。

知識付費產品也有著一些相同點。它不同於肉眼可見的商品,消費者無法去確定購買之後是否能達到商家所說的諸如半年漲薪X倍……這樣的效果。甚至於也沒有誰能來界定這個知識付費商品究竟值不值他所售賣的價格。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要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似乎只能依靠大浪淘沙之後的口碑留存,留下真正優質的知識生產者。

高速發展的行業,更需要法制的護航

知識生產者的利益誰來保護

這一點,曾鵬宇與喜馬拉雅FM,劉媛媛與千聊都是典型的例子。前者因為版權,後者則是因為平臺分成。

《世上有顆後悔藥》一書作者曾鵬宇,在準備簽訂有聲書合作時,被合作方告知喜馬拉雅FM上有這本書的全本內容,但是這並未得到曾鵬宇及出版方中信出版社授權。原定的項目合作被擱置,六位數的有聲書版權收益也打了水漂。

在此事件之後,喜馬拉雅FM在官方微博發佈《關於版權投訴的公告》,公告中表示“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對所有涉及侵權的作品,承諾堅決處理到底,並聯合版權方開展平臺版權自查,規範版權監督體系”。

《超級演說家》冠軍、北大才女劉媛媛,曾是千聊的頭部內容創作者,僅她的《普通人快速崛起的31堂課》收聽人次就超過百萬,而收聽人次第二的課程播放量不到30萬。然而今年年初,她在朋友圈發表一篇題為《千聊:知識付費平臺的底線到底在哪兒?》的文章,劉媛媛指責千聊單方面修改合同,並且質疑千聊沒有將分銷課程的收入按照合約付給作者。

對此,千聊官方的回應是在官方微博上貼出了一則聲明,聲明稱“該等披露實屬虛假信息”,“已按照實際收入情況向該嘉賓支付了相關課酬”。隨後,劉媛媛堅持自己所說皆為事實,絕不造假,“歡迎千聊起訴我”。

高速發展的行業,更需要法制的護航

結語

隨著知識付費的興起,許多人蜂擁擠入知識付費行業熱潮中,想在“知識變現”中分一杯羹。各大平臺仍在跑馬圈地,也無暇兼顧自我約束。

從互聯網發展的經驗看,模式創新都面臨監管問題,即只有等到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出臺和完善監管措施。現階段的知識付費同樣如此。未來,知識付費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高速發展的行業,更需要法制的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