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1年垃圾,我存了差不多50萬!

在網絡上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長期混跡於閒魚、轉轉、58等多個二手交易平臺,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將來自於廢品收購站的“垃圾”上貨到二手交易平臺之中。

在別人眼中,他們是衣冠整潔的垃圾佬,總是在和別人不要的東西打交道。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正是你廢棄不要的破舊電腦,在這些垃圾佬眼中被視若珍寶,有時候月入上萬就是從一根廢棄內存條開始的。

1

寫字樓和學校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杜明今年20歲,據他說第一次“撿垃圾”是18歲那年從朋友家裡用100元的價格買到了一臺“無法開機”但沒有任何配件問題的14年臺式電腦。

“我覺得很可笑,老年人都喜歡說年輕一輩人人都會玩電腦,實際上真會玩的沒幾個,大部分人都只是會使用而已。”

“不是所有人都跟我們一樣,電腦出了問題會自己去排查原因,小事重裝大事拆機基本可以解決90%的問題。但因為真明白這些的人沒有幾個,所以電腦維修一直很賺錢。”

“電腦城水深,修電腦就等於被坑,奸商當道嘛,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所以一臺電腦藍屏或者無法開機並不一定就是報廢了,也有可能只是系統出了問題,或者某一個部件壞了而已,但這些人不知道,這就是我的商機。”

在第一次“撿垃圾”的經歷裡,杜明發現不懂電子產品的人太多了,一臺僅是系統出了問題的電腦卻被朋友當作廢品處理,哪怕是把這臺電腦當二手機出售或是拆配件散排都遠遠不止100元這個價格。

那一次,杜明在清理廢棄電腦的外觀後通過拆配件散賣的方式,分別把顯示器、CPU、顯卡、內存條、硬盤等配件賣給了不同的人,除去100元的成本,淨賺500元。“原來錢還可以這麼好賺!”杜明心裡是這樣想的。

“撿1年垃圾,我存了差不多50萬!

“哪裡需要什麼專業知識,做廢舊電腦回收真不需要這些,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所有配件上都是有標註型號的,查一下就知道價格了。做熟練了,只要把機箱一打開,基本都能估算這臺機子轉手能賺多少錢。”

對於杜明來說,撿垃圾是他所熱愛的工作,因為熱愛所以他總是奮戰在“撿垃圾第一線”。

他有一張所在城市且做滿筆記的地圖,儘管他也說過“現在的網絡這麼發達”,但他還是在地圖上的標註出了數十棟寫字樓,並在地圖背面對每棟寫字樓樓層有什麼公司做了詳細記錄。

“寫字樓和學校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只要外邊不下雨,我就會掃圖,每天3棟樓,提前跟樓下保安打聽每層樓公司的情況,例如哪一層又搬來臺電腦之類的,這種時候上門去撿垃圾一般都有貨!”

撿垃圾其實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達成一筆交易需要買賣雙方多次勾心鬥角砍價抬槓,但說到底還是看哪一方能掌握更多的信息差,為了消除這個信息差,測試是非常重要的。

“大部分人都不懂電腦,對他們來說外觀完好能開機就該賣個高價,所以你一定要從這2點以外的地方去砍價。故作老練和不耐煩很有用,一口價200,不賣我走了這類話非常有用。”說完杜明摸了摸自己刻意留起來的鬍子。

“撿1年垃圾,我存了差不多50萬!

一般在撿垃圾的時候,針對能否開機、能否拆機這兩個方面來決定價格。很多賣家喜歡用購買電腦的年份來強行抬價,所以拆機後告訴對方這些配件是哪一年的產品很有必要。若電腦能正常開機,使用魯大師這類軟件也能簡單地檢測出電腦各配件的詳細情況。

“機子看成色,成色好的就掛轉讓賣給大學生。有問題的就把配件拆下來掛閒魚,這幾年韓國內存顆粒產量下降,加上吃雞類高配置遊戲火熱,內存條無論利潤還是出貨率都是最高的。”

據杜明統計,DDR2 1到2G內存條開箱出貨率65%,DDR3 3到4G出貨率32%,DDR3 8G出貨率2%以下,DDR4出貨率1%以下,利潤則需要根據收購價來計算。

2

內存CPU最賺錢,顯卡主板多是壞的

在電子廢品撿垃圾的行業裡,除了杜明這種“線下進貨線上出貨”的小散戶以外,還有一些批量化渠道化的垃圾佬,他們有著不明確的上下級關係,每一層都有著“獨家”的進貨出貨渠道。

“撿1年垃圾,我存了差不多50萬!

駱駝是一家廢品收購站老闆的兒子,由於有這樣一家收購站的存在,他便成為了批量化渠道化垃圾佬產業中的一員。

“電腦中值錢的配件大致分為5種,內存條(壞內存),cpu,顯卡(壞顯卡),硬盤(壞固態),主板(壞主板)。內存CPU最賺錢,顯卡主板多是壞的,硬盤賺不賺得看你有沒有渠道。”

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強調用戶體驗,廢品收購也不例外,過去往往都是用戶抱著廢舊電腦來出售,現在更多時候都是收購站派人上門回收。但有一點是不變的,表面上主動權在用戶手中,但也只是表面上。

“除了一些閒得沒事找事的人,一般上門回收價格不壓得太狠都是能搞定的,但對於到店出售的,那就是價格想怎麼壓就怎麼壓了,畢竟他們也不想再抱著個十多斤的電腦回家,你說是吧。”

如前文所說,內存條由於一些大環境的影響,現目前是利潤最高的,與之相同的還有CPU。

“到現在,很多人只認識‘i系列’,認為i系列才是高端,其他都是垃圾。由於cpu外殼都是英文,很多賣電腦的人自己也不認識,一般給低價。我曾經碰到過一個斤斤計較的學校老主任賣舊百多臺電腦,最後CPU還是論斤稱的!”

“撿1年垃圾,我存了差不多50萬!

駱駝覺得收廢品就像是等人送寶上門,他對於自己5塊錢收到E3,15塊錢收到X4,甚至收一塊主板,上面還附帶一張E5很是自豪。CPU不容易壞,所以可用時間很長,正常使用的CPU在電腦報廢的時候依舊可以二手賣出好價錢。

“顯卡和主板的利潤很低,主要還是因為這兩個配件太容易壞了,加上存放問題,出貨的時候很難有好貨,但是壞掉的也有壞掉的賣法。型號較新的顯卡主板都可以在閒魚上找到銷路,我最多的一次是從網吧收了50多張主板,每張利潤都在80塊錢左右。”

所謂渠道,在撿垃圾行業裡更多的時候是指在出貨的環節上,駱駝的出貨人是一家碼頭的老闆,在各種電子產品洋垃圾湧入中國的今天,這位老闆卻瘋狂收購國內電子廢品賣給東南亞的不發達國家,算是垃圾佬中收入最高的。

“一般好的,能用的我會存放好,每個月批量出一次給碼頭。顯卡主板這種壞的就只能自己尋找銷路,二手平臺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喜歡撿便宜賭運氣的發燒友有很多,他們喜歡花點小錢來‘開車’撿垃圾,各取所需罷了。”

“所有配件裡東西最多的還是硬盤,你也知道硬盤是用來存東西的,賣電腦的人很多時候都不會清理硬盤裡的東西,或者說電腦壞了他沒辦法清理硬盤。”

“撿1年垃圾,我存了差不多50萬!

“所以一塊同樣型號的硬盤,可能會有不同的價值,這個得看有沒有渠道,有的人專門靠收廢舊硬盤提取資料賺錢,包括個人信息、照片、遊戲帳號之類的都可能有價值,美國不就有人在舊硬盤裡找到7500個比特幣嗎?”

3

賣1年垃圾,我存了差不多50萬!

互聯網創業在我看來更像是把一條產業鏈搬到了線上用新模式做一個再呈現,撿垃圾和自媒體視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撿1年垃圾,我存了差不多50萬!

老K是一名自媒體視頻作者,在國內某視頻網站上有30多萬的粉絲,在Youtube上還獲得了10多萬的關注,而他所做的視頻內容就是各種撿垃圾開箱視頻。

“一開始做這些視頻是因為興趣,貼吧有很多直播撿垃圾帖子,但大都是圖片。發燒友都喜歡看這些東西,‘翻車’類的內容是吃瓜群眾最喜聞樂見的,什麼‘5元包郵解君愁’‘不虧’這些梗,都是垃圾佬玩出來的。”

老K喜歡撿垃圾,更喜歡把自己撿垃圾的過程分享給大家,其實他也沒有意識到他在做的正是自媒體行業。

開箱類視頻在網上有著一群獨特的受眾,我一直認為這算是內容淘客的一種可操作形式,B站上的一些視頻作者經常做一些新奇食品、玩具的開箱視頻,然後建立自己的粉絲群。

粉絲們看視頻除了打發時間以外,很大概率上會被視頻內的產品吸引,視頻作者會把自己“淘”到的商品鏈接發在群裡,這個行為被叫做“開車”。

商品可以是新奇的,也可以是有很大優惠的,而自媒體在這個過程中就充當了一個個人IP打造的功能,粉絲信任視頻作者,所以才會去購買。

“電子產品撿垃圾和食品玩具不太一樣,在群裡不好開車,但用淘寶聯盟賣耳機、充電線、鼠標、鍵盤還是很好賣的。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來自於廠商廣告,這個是大頭!”

起初老K的視頻與大多數開箱沒有什麼區別,無非就是看看買到的東西是真是假、是好是壞。但老K很清楚,這種視頻沒有營養,留不住用戶,所以老K的視頻越做越專業化。

從開箱到檢查,再到裝機和跑分,甚至是實機體驗二手貨能不能運營熱門遊戲,二手貨的性能極限再哪裡等等。“80元的顯卡居然能吃雞!”這是老K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火起來的視頻。

在這之後,老K經常會接到一些商家的廣告,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產品的性能評測,老K會專門針對這個產品做一期客觀表達對產品的看法,這樣的一個視頻收費至少2000元。

時間久了老K接到的廣告也越來越多包括一些手遊頁遊。老K說,做視頻必須要用心做內容,哪怕是廣告也要用心。只要有內容有營養,就算觀眾都知道這是廣告,也會樂意買單的。

“撿1年垃圾,我存了差不多50萬!

“撿垃圾這個題材做的人越來越多,我只是比他們做到早些而已,我也沒想好以後怎麼做,所以乾脆開了個網店,賣賣‘垃圾佬’周邊,收入也挺不錯的。撿1年垃圾,我存了差不多50萬了!”

他們是衣冠整潔的垃圾佬,將垃圾視若珍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