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流浪猫问题调查

青海新闻网讯

省城流浪猫问题调查

玩耍的流浪猫。

流浪猫破坏公共环境

10月10日,记者一进幸福小区,就闻到一股异味,在一块空地上还有残留的米粒和骨头。在小区房顶上,有三只猫在走动,院子其他地方也有不少流浪猫,它们或躲在汽车下面,或蜷缩在角落里。

“现在楼上住户都不敢开窗户,一开窗户就有味道。”小区住户赵女士说,一到下雨时,味儿更大。“尤其是晚上,猫叫很吓人。”小区清扫员说,原先来吃食的猫比较少,后来逐渐多了起来,清扫猫粪十分麻烦,还严重破坏草坪。

马坊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居民经常把剩饭放到草丛里喂流浪猫,致使草丛里蚊蝇很多,虽然好心人希望这些流浪猫过得好一些,但给小区生活环境带来影响。

猫也要有生存空间

“现在高楼大厦占据了小动物的生存空间,偌大的小区怎么会容不下几只流浪猫?”城西区杰森花园小区居民孙女士表示,应该给流浪猫一点生存场所,但关键在管理,喂养人应该经常清扫猫窝,尽量不要扰民。

杰森花园小区居民中,“挺猫派”占了四成。爱猫人士田先生说,流浪猫不会在人们看得见的地方便溺,猫的习性是寻找松软的土地或沙子,便溺后会遮盖。个别居民喂完猫后不去清理现场,增加垃圾,破坏环境。

猫具备优秀捕猎能力

西宁市一处仓库的保管人员介绍,仓库经常有老鼠活动,常常投鼠药和放粘鼠胶,但效果不理想。通过给流浪猫喂食吸引流浪猫,基本找不到老鼠了。

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介绍,猎杀是猫的天性,它主要捕食200克以下的小型动物,官方数据显示,每种猫科动物都具有优秀的捕猎能力,鸟类、啮齿动物、小型蜥蜴等都在它们的菜单上,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发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缺少猫的天敌的国家,比如几维鸟、鸮鹦鹉,都因为受到猫的捕猎而濒临灭绝。

齐新章说,去年他通过手机拍摄到猫捉喜鹊的场景,照片中这只喜鹊个头明显大于猫,这只猫最终将喜鹊咬伤,但这只是一个特例。

流浪猫繁殖速度快

据齐新章介绍,猫的繁殖能力受到环境、食物、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理论上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成年猫通常每年能繁殖两胎,每胎通常3只至5只,小猫一般一年左右性成熟。研究发现,理论上一对猫经过七年自由繁殖,可能变成一个巨大种群。

西宁一家宠物医院的医生王康说,从2015年开始,每月免费做两三例流浪猫绝育手术。王康说,现在西宁提供流浪猫免费绝育的医院比较少,而且绝育手术成本较大,需要更多的宠物医院来参与,让大家更乐于救助流浪猫。

有序管理减少猫患

流浪猫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在公共安全领域同样存在隐患。齐新章说,一方面它们可能携带人畜共患病的病菌和跳蚤等寄生虫。另一方面善于隐藏和攻击,对老人、孕妇和孩子都有可能造成伤害。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当它们种群数量继续扩大,食物不足之后,大量个体会被淘汰,面临饥饿、疾病和死亡。

西宁市流浪动物保护协会有关负责人说,流浪猫多数是宠物猫,大多是被主人遗弃的。一些爱心人士会在小区、绿化带等处喂食,使流浪猫得以生存。但这会带来一些严峻问题,越来越多的流浪猫聚集在一起,繁衍不断,数量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救助团体的努力,一方面,加强流浪动物救助和保护方面的宣传,另一方面,集中爱心人士的力量,做到专业有效救助。目前,青海省一些公益组织也对流浪猫开展抓捕、绝育、领养、收容工作。流浪动物会在收容所得到专人照顾,有些动物也会被家庭领养。西宁市流浪动物保护协会与几家宠物医院达成合作,不定期给流浪动物做绝育手术,让流浪猫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数量也会逐渐递减,社会问题也会逐渐减少。

“流浪猫可怜,定时给它们喂食,但是喂食招来了更多流浪猫,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日,西宁市城北区幸福小区居民马先生向本报反映,小区内流浪猫多,异味很大,晚上猫叫声扰民。有市民认为猫患问题应该有效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