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县农机合作社助农借“机”脱贫

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明政 金志球)秋高气爽,艳阳高照。笔者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车下村的500多亩瑶山有机稻种植基地时,只见稻浪翻滚,机声隆隆。金灿灿地的稻穗,经过联合收割机的收割,“一条龙”式的装进了早已准备的塑料袋子,整个基地呈现出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据了解,白芒营镇车下村这片瑶山有机稻的“主人”竟是大路铺镇仙石村的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独臂老汉”伍光春。2016年,得知村民们在家耕种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村民种田耕作条件较差,他投入70多万元,购置了联合收割机2台,插秧机6台,播种机2台,耕整机3台,成立了“江华瑶族自治县伍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自己的有机稻种植基地全部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还帮助其它贫困户耕田、插秧、收割,解决了贫困群众的耕作难问题,有时还为特困无劳力户提供免费机械作业服务,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独臂老汉”跨区种田摘“穷帽”的脱贫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近年来,江华农机局把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机制,落实保障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该县按照“数量与质量并重,规范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强化规划引领,大力推进农机购机补贴,积极推进农机合作社装备建设,使每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至少配备有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挖掘机、旋耕机、深松机等特色农业产业机械,确保合作社能够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全面、全程、高质、高效”的机械化作业服务。

该县涔天河镇兴农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现经营耕地900亩,每年开展耕、种、收、烘干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10000余亩,经营收入达230多万元。合作社还坚持党建引领,将支部建在了合作社,于2017年成立支部委员会,有党员3名,该支部建立健全制度,积极开展活动,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们致富不忘众乡邻,每年吸纳贫困人口50人到合作社务工,仅此一项可为贫困人口每年人均增收8000元,实现稳定脱贫。

该县大锡乡栗安村今年是永州市农机局挂点联系的贫困村。虽地处山区,但仍有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市场,全村有600亩水田,因农业种植机械化程度底,有近两成的水田因无机械耕作摞荒严重,农户请机械耕田需要300元每亩,已成为了制约种植业发展和农户增收的瓶颈。

为此,驻村工作队长唐修权作为市农机推广站站长,利用自身特长和行业优势,引导农户通过农机作业脱贫的思路摆上了脱贫攻坚的议事日程。通过引导有意向的农户成立了大锡乡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江华县龙安栗木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产业扶贫信贷政策,购置了联合收割机1台、拖拉机2台、旋耕机2台,起垄机1台、插秧机1台等一批先进农机具。农机具购回后,组织了3期“教会农民用农机、我是党员我带头”专题培训活动,唐修权本人既当理论教员,又当实践教导老师,对合作社社员5人进行了农机操作知识培训,学员通过学习很快将农机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短短2个月,就实现机械化耕地150余亩,机械化插秧30亩,作业收入近3万元。

第一个加入合作社的栗安村贫困户陈江平说:“以前我们都是小农机,而且各自忙活,费时费力效率低,我加入合作社,就可以用上合作社的大农机,家里4亩田1天就可以轻松完成耕作,收割时也是1天完成,大大提高劳力效率,而且我可以不用管,直接交给合作社管理,我还可以做其他的事。”

据了解,今年全县争取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0万元,截至9月30日,共办理补贴申请952份,受益农户913户,补贴机具952 台。其中:轮式拖拉机23台;水稻插秧机5台,水稻侧深施肥2;耕整地机械901台;联合收割机19台;遥控飞行喷雾机1台。全县共发展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50余家,其中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8家,社员达100余人,吸纳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近就业3000多人,让他们实现了借“机”脱贫致富,成为了今年全县三万脱贫大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