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農耕民俗收藏達人在鄉村

金寨:農耕民俗收藏達人在鄉村
金寨:農耕民俗收藏達人在鄉村

作為一個民間農耕文化的家庭博物館,我想,收藏的工作進門容易堅守難,近二十年的堅持,感到自己所鍾愛的工作和家庭生活難以兩全,有一句話“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我真的體驗到了這就是我的心身疲倦,但有妻兒的支持與共同相依苦撐而同行,成為了收藏之家。

金寨:農耕民俗收藏達人在鄉村

其實,很多人來關注我、同情我、支持我!

書法家朱德奎揮毫寫下“痴心遺存披肝膽,傾囊文化瀝苦辛”,寫出了我收藏的心酸苦辣。並書寫了“大別山民俗博物館”。

金寨:農耕民俗收藏達人在鄉村
金寨:農耕民俗收藏達人在鄉村
金寨:農耕民俗收藏達人在鄉村

我家有兩子,四口之家,喜慶的2015年國慶之日長子成家,兒媳走進窮家。有幸的是她是知書識禮的文化人,擅鋼琴,喜古箏,優美音樂一同走進了我的家。有書香,又有了音樂!

遺憾的是我長子成婚時我的父母都已不在,此時,更想我的父母!可喜的是我有嫂娘,嫂娘為我的家庭而歡喜、而祝福!她還為我家送來特好的藏品——官箱!好多人都說:這是好兆頭!

喜期之時的前一天,上海灘上的貼金大王、金禾農業體驗園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金合先生,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國家一級古箏演奏家俞曉冬女士都走進了我的家,為我的長子漆磊、兒媳文玲祝福!

有人說,我是大別山的農耕收藏達人,為金寨的民俗農耕作了一定的貢獻,為此,金寨縣人民政府縣長汪冬、副縣長蔡黎麗來指導我的農耕收藏工作。

我作為一個民間農耕收藏者,有幸讓大軍旅作家徐貴祥走進了我的家。金寨縣副縣長汪洪濤、六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史紅雨、縣人大副主任閻榮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陳斌先同行。

2013年,詞作家、毛澤東的扮演者施泳之從北京來金寨,創作《重回大別山》,也走進了我的家。

讓我想不到的是,國際人士、瑞士銀行的工作人員艾先生也來我家觀摩我的農耕收藏。

金寨:農耕民俗收藏達人在鄉村
金寨:農耕民俗收藏達人在鄉村

收藏是個艱辛的的工作,我走村入戶,走過了大別山中的鄂豫皖,真的痴迷太深。

這個工作有辛苦,也有樂趣,要收藏,更要學習。這是一個浩繁的工作任務,藏品有生產類、生活類、民俗類等等。要把藏品分類、整理、安放、保護、修復。個人的心酸甘苦只有自知。

我家屬的一大家人也因為我喜歡,他們也喜歡;長子、長媳結婚時,他們兄弟姊妹,都高興團聚在我的藏品前。

孩子們說,父親的工作,改變了我家的發展走向,也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精神,他跟著更多地學習知識和了解歷史。

安徽省青聯十屆界別工作委員會企業管理界副主任、安徽省香福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中南先生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五次走進我的家,給我最大的支持。我想我成功與否,都要將他永記心中。報答只在遲與早!

一人之力好難前行與成功,很多任務,當時我想真的難以做成,可總一步步地走了過來。

有人說,什麼人是民間草根,有人回答說:農耕文化痴心不改的漆威就是一位真正的民間草根,一沉到底,把千年傳承的農耕作為大別山的寶貝而薪火相傳!

近二十年的心血,得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的認同,一批批各界人士走進我的家,使草根之家篷篳生輝!

金寨:農耕民俗收藏達人在鄉村

朋友走進我的家,她好想回憶農耕,來“穿越時空,凝固歷史” 體會已逝去曾經的主角,看從遠古走來的每一個小物件,聽每一件大故事,瞭解每一件藏品來訴說歷史。

2015年8月17至23日,中央電視臺7套編導毛競楊在金寨期間,數次走入我的家採訪民俗農耕文化。

在該次採訪中,當記者們瞭解到烈士漆承棻就是我的祖父,我還是烈士後代,毛競楊女士親自編導了我爺爺奶奶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分別的場景。爺爺奶奶的故事得以重現,我看到了80多年以前年輕的爺爺、奶奶,我思緒萬千!我的家庭要深深感謝編導、攝影師、還有扮演者!

我想,作為一名烈士後代,我和孩子已是我爺爺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人了,爺爺的血脈、還有爺爺的精神永遠在我們的身體裡流動和心中激盪!我和我的子孫就是爺爺生命的延伸!作為大別山人,我要為大別山農耕文化的歷史傳承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好事。我會永遠行走農耕文化收藏與傳承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