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醫院新院區首批手術患者順利出院

搬遷到北京南四環花鄉橋東北的北京天壇醫院新院區試開診已6天,目前新院區日門診量已與以前的老院區同期持平。10月10日,天壇醫院新院區第一批3名手術患者全部順利出院。

"一個10分送給天壇醫院,一個10分送給我自己"

"今天(10月10日)的日子就像是兩個10分,一個10分我想送給天壇醫院所有醫護人員,感謝他們這段時間對我的照顧;第二個10分我要送給我自己,希望我能康復得越來越好。"作為北京天壇醫院新院區第一批手術患者,當天出院的郝女士對未來充滿希望。

"檢查手段的進步,讓腫瘤在患病初期就能被發現。我們現在探索的,不僅僅是切除腫瘤,而是要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讓患者能更好地迴歸社會。"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碩說。

郝女士家在牡丹江,今年9月,她突然感覺頭疼,到醫院檢查發現顱底有一個巨大腦膜瘤。與家人商量後,郝女士來到北京天壇醫院求醫。

新院區第一批3名手術患者全部順利出院

與郝女士一起住進天壇醫院的,還有來自遼寧的25歲的博士小卜和一位吳姓患者。今年9月,小卜在學校就餐時突然倒地抽搐,送到醫院檢查時發現腦部腫瘤,輾轉多家醫院後來到天壇醫院。

據介紹,這幾名患者在此前都沒有明顯症狀,且患者的腫瘤邊界距離大腦皮層語言區和肢體運動區僅在毫釐之間,手術中稍有不慎損傷功能區,就有可能造成偏癱、失語等後遺症。

"患者擔心的也正是我們需要攻克的。"王碩說,在經歷了"經典神經外科"、顯微神經外科後,神經外科已經發展到"微創"階段,通過各種監測、檢查、定位等技術的綜合應用,在儘可能乾淨地切除病灶的同時,儘可能地減小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幫助患者更好地迴歸社會。

打開患者的"功能核磁圖",大腦圖像上被標示出黃色、紫色、藍色等區域,王碩告訴記者,這些區域就是語言、行動等不同的功能區,"通過直觀地標示出大腦功能區,在手術中我們會應用神經導航、電生理監測和超聲波掃描等技術手段,切除腫瘤時儘可能地避開功能區,防止造成嚴重的後遺症"。

手術前,主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組織手術團隊根據病人的功能磁共振和神經傳導束影像學制定了細緻手術計劃,並與患者和家屬反覆溝通達成共識。三名患者先後接受手術,成為天壇醫院新院區第一批手術患者,天壇醫院也派出包括趙繼宗院士,神經外科王碩、曹勇等知名專家組成的"豪華"團隊進行手術。

僅僅兩天,三名患者就從ICU順利地回到普通病房。"沒有發燒、沒有其他症狀,回到病房我就能下地活動了。"郝女士說。

"做手術前我還擔心剃成光頭不好看,沒想到護士只剃掉了我額頭右邊的一小部分頭髮,大部分頭髮都留住了。"郝女士說。神外1病區護士長袁巧玲解釋:"選擇這種剃頭方式主要是降低術後顱內感染髮生率,同時考慮到一部分患者在術後短期即參加工作,這種方式還兼顧美觀,提高術後生活質量。"

"術後影像學檢查顯示,他們的腫瘤都已經被完全切除。"王碩介紹,這也是整體搬遷至新院區後,天壇醫院神外、麻醉、手術、病理、血庫、電生理和超聲等部門聯手與病魔作戰的第一場"勝仗"。(北青報記者 張小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