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搬離深圳,高房價正在逼迫企業逃離北上廣

華為搬離深圳,高房價正在逼迫企業逃離北上廣

據悉,7月2日,華為將2700名員工從深圳遷到東莞,本次遷移包括研發部和其他部門一些成員。

眾所周知,華為是非常注重研發的,而華為本次搬遷是直接將研發部門搬走了,只留下了總部在深圳;另外小星星還獲悉,本次搬遷到東莞以後,華為將會在東莞建立員工樓,每平米需8500元左右。

按理來說,華為在深圳發展應該是比在東莞有利的;首先,深圳經過多年的發展,其科技硬件行業可以說是全國最為發展的地區;其次,深圳的人才肯定是比東莞多的;最後,深圳的商業貿易比東莞發達。

但為何華為“逃離”了深圳?

華為搬離深圳,高房價正在逼迫企業逃離北上廣

小星星從安居客瞭解到,深圳7月份的二手房均價為50511元/平米,相比6月的49953元/平米,上漲1.12%,相比去年同期上漲6.63%。而在7月4日,深圳房地產中介會才表示:“樓市迴歸理性,房價不會出現飆升。”

華為搬離深圳,高房價正在逼迫企業逃離北上廣

二手房均價都要5萬多,那麼有談何新房呢?從華為輪值CEO胡厚崑2017年12月透露的消息來看,華為員工職級13級收入約在9000-12000元,14級12000-15000元,15級17000-21000元,16級21000-25000元,17級25000-29000元;職級在17級左右的,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夠買一平米的二手房;又怎麼敢談“買房買車”。

奮鬥了一年,也許還連一個衛生間都買不起,這何其諷刺;落差如此之大,況且每個月的薪資也不是光存下來買房,還有其他開支呢?

這是從個人角度,從企業角度,員工的住宿問題解決不了,肯定影響每天工作的心情,長期下來難免不會影響公司發展;再看企業的經營成本,向華為這樣的大公司,可能不會在乎辦公地點的租賃那點錢,但對於一些小的創業公司,也許3個月的租賃資金就是一筆關乎生死的運作資金。

華為搬離深圳,高房價正在逼迫企業逃離北上廣

再來看看中國金融之都上海,根據景星收集的2014年至2018年的數據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國內金融企業一共51732家,投資規模5409.54億。而其中上海有790家金融機構,大都是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對比)。

華為搬離深圳,高房價正在逼迫企業逃離北上廣

2018年上海高端人才平均年薪排名中,金融行業以28.66萬元排第一,2017年上海的各環線房價數據為:郊環外整體成交均價已經突破3萬,為30285元/㎡,外環-郊環均價41257元/㎡;中環-外環均價62016元/㎡;內環-中環均價88185元/㎡;內環內整體均價首破10萬,達到103986元/㎡。而7月2日,諸葛找房發佈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找房榜》數據顯示,上海高位房價突破30萬/平米、深圳高位房價突破20萬/平米、北京高位房價接近20萬/平米;

華為搬離深圳,高房價正在逼迫企業逃離北上廣

儘管金融行業以28.66的平均年薪排名第一,但這28.66萬在上海郊環外賣一套100平米的也得不吃不喝掙15年。

根據獵聘發佈的《2018年上海中高端人才及滬漂大數據報告》,中高端人才流入率最高的城市並不是北上廣,而是杭州、成都、長沙等城市。

華為搬離深圳,高房價正在逼迫企業逃離北上廣

而從最近北京、上海等城市採取的“人才爭奪”大戰策略來看,逃離北上廣深的人口正在逐漸增加,其中很大部分的因素是這些一線城市的高房價。

中高端人才流失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企業招人難,所以有的企業考慮到北上廣深等城市的高房價、高成本,選擇“逃離”未必不是最佳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