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十章

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十章

第 十 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译文:让肉体和精神达到合二为一,就能达到形神的统一。(营:指躯体。魄:指精神)

原文: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译文:呼吸平稳柔和,就能像初生的婴儿般宁静。(专:专一,与杂念对应。)

原文: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译文:排除固执己见,才能让自己的认知更全面。

原文: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译文:真心热爱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百姓,就一定能明白无为的奥妙。

原文: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译文:天地间的动静变化之间生养万物,就像雌性生育时子宫的收缩与扩张交替才能将新生命推送到这世界中。

原文: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译文:了解这世界的知识越全面,也就越不会迷茫。

原文: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天地间生养万物,造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发展却不居功自傲,让万物成长却不主宰他们,这就是天地大德。

人生多劫难,前途迷茫茫。如今社会人心浮躁,人们在争名夺利中失去自我。有限的名利,无限的欲望。有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除了少数成功者,绝大部分人却在深渊里哀嚎痛苦。“焦虑”成为主导人们心情的主角。“焦虑”这是人们想要的人生吗?想必正常人都不会这样认为。那么如何破除“焦虑”呢?此章给了我们答案。

身体是精神的载体。身体的本能,体现的是自然根本的需求。饿了就想吃,渴了就想喝,疼了就想躲,累了就想躺…身体不会说谎,会告诉你最质朴真实的需求。而贪欲在哪里?其实来源于精神。但最终所有的贪欲,身体都会真实的告诉你伤害是什么。你贪吃,身体就以肥胖回馈你;你贪淫,身体就以虚弱回馈你;你贪玩儿,身体就以疲惫回馈你…。感知自己身体的需要,调理好身体的健康。一个身体健康,形体健美的人,生活一定也不会差。

杂念,是导致人一无所获的主要原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里的精指的就是专一。当人以专一的精神做事时,必然会有更深度的领悟,当深度领悟体现出来后,必然会造就辉煌的成果。而专气致柔,在养生锻炼当中也是最基础的训练。尤其在运动过程中,规律平稳的呼吸,才能给身体提供充分的氧气供应。想要永葆青春活力,离不开如婴儿般专气致柔的呼吸。

人们在生活中经受历练,每一段历练都会带给人经验的总结,最终形成阅历。阅历是教训的总结,可以帮助人少走弯路。但这社会一直在动态变化中,没有哪种阅历可以一劳永逸的指导未来的路。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有的阅历都将转化为禁锢思想的囚室。想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抛开自己固化的成见,此谓“涤除玄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