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探索15年 他讓愛因斯坦等西方先哲有了國畫版「證件照」

潛心探索15年 他讓愛因斯坦等西方先哲有了國畫版“證件照”

用國畫表現的愛因斯坦(白描稿)。受訪者供圖

中國網10月11日訊(記者 董小迪) 泰勒斯、柏拉圖、德里達、海德格爾......當西方先哲走出色彩鮮明的油畫、離開線條流暢的雕塑,披上國畫的筆墨丹青,他們豐富深邃的精神世界、鮮活睿智的形象卻依然能通過毛筆與宣紙再現在人們眼前。

在近日出版的《哲人神彩: 100位世界著名哲學家肖像》(以下簡稱《哲人神彩》)一書中,作者通過近15年的探索,將藝術與哲學、圖畫與書法、黑白與色彩融合,用國畫的筆墨氣韻刻畫了100位中外著名哲學家,並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為每一位哲學家撰寫了簡短的傳記。

哲學與藝術間有什麼關係?如何用面容、神情等具體的形象表達抽象的思想?如何用國畫的筆墨氣韻描繪西方先哲?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網記者專訪了本書作者,中央編譯局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薛曉源。

潛心探索15年 他讓愛因斯坦等西方先哲有了國畫版“證件照”

中央編譯局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薛曉源,在美國加州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演講。受訪者供圖

哲學與藝術是渾然天成的

中國網:為什麼想創作《哲人神彩》這樣一本書?

薛曉源:我鍾情於哲學,哲學能使人看淡一切世俗事物,穿透事物的表象把握其本質,研習哲學能讓人進入澄明之境。

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碩士學位時,我研讀過很多哲學著作,作品上的哲學家畫像使我萌生了對哲學與藝術之間關係的追問。

後來,我在羅馬看到了拉斐爾的鉅作《雅典學派》,看到了眾多古今哲學家打破時空界限,匯聚在一起,論辯和探索人類的現世處境與未來。震撼之餘,我領悟到,哲學與藝術,原本就是渾然天成的,它們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早就融鑄在一起了。

那時我剛開始學畫,但我立下宏願,一定要學好繪畫,為這些哲學家造像,展現他們的風采和哲學的無窮魅力。

中國網:為什麼選取這100位哲學家?

薛曉源:我先後以500多位哲學家為原型,創作過3000多幅作品。但受出版篇幅影響,在綜合考慮世界哲學的歷史進程、不同流派、重要代表人物,考慮不同的國別和語種,考慮世界哲學發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哲學在全球的融合和相互影響後,我精選出了100幅,集納成冊。

可以說,這100位哲學家展示了世界哲學發展的主要潮流和典型思想。

潛心探索15年 他讓愛因斯坦等西方先哲有了國畫版“證件照”

薛曉源筆下的本雅明(白描稿)。受訪者供圖

任何藝術都是可以融合的

中國網:書中的人物形象(特別是西方哲學家的)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創作經歷了多長時間?

薛曉源:小心準備、大膽起筆。這本書從籌備到出版,經歷了近15年的時間,書中人物形象皆有所本,絕非憑空構想。

創作前期,我做了大量準備,一方面強化知識儲備,研習中外哲學史著作,加深對哲學史的理解和對哲學家思想的把握,另一方面利用出國訪學、研究的機會,遍訪書店、博物館,收集了幾千張圖片、幾百冊畫冊。

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闡發和解讀,用毛筆在宣紙上重新發揮,運用中國繪畫中的白描、鋪陳、渲染和飛白等手法,創造出了這些哲學家的風貌,通過鮮活睿智的哲人形象展示一個豐富深邃、令人嚮往的精神世界,讓人們從中受到感染和啟迪。

中國網:您提到用毛筆在宣紙上重新發揮,您在繪畫方面是怎麼做到中西結合的?

薛曉源:國畫講究筆墨錘鍊、氣韻生動,西方繪畫講究形象逼真、色彩還原,藝術風格迥然不同,有人認為二者是兩條平行線,很難交融,但在我看來,任何藝術都是可以融合的。

我在創作中吸收了徐悲鴻、蔣兆和、範曾先生的繪畫經驗,尤其重視西方的素描、透視、色彩等有效表達方法的訓練,想在此基礎上探究一種筆墨,將中外藝術表達有機融合。

我想,看到我作品的人,會感覺到中西文化在我的繪畫中沒有矛盾,而是較為理想地融合在一起。讀者可以從人物的臉部表情上看到西方的素描、透視,從人物的髮絲中體會到筆墨的氣韻,從人物的造型、服裝裡窺見書法的風度。

中國網:您是如何在創作中做到生動形象的?

薛曉源:

繪畫講求取其風貌、展其風骨、呈其風神。風貌即形似,外貌造型與所畫人物相像,風骨指要展示人的精神氣質、精神世界,風神指要展示象外之象、人外之人,展示萬物的“原象”。取其風貌容易,但從風貌到風骨、再到風神卻是個曲折痛苦的過程。

創作之初,我的很多畫乍一看都不錯,細品卻覺得雷同,沒有完全呈現人物的個性特徵、精神面貌。

為了做到千人千面,我開始臨習書法,“以書入畫”,把書法的氣勢酣暢、沉鬱頓挫融入繪畫中,使作品有豐富的精神和文化底蘊;開始背誦離騷、楚辭、唐詩宋詞,把詩歌典雅的意境融進去,力圖展示哲學家們豐富奇特的精神世界,展現精神“精鶩八極,心遊萬紉”的自由狀態。

有了這種過程,才能讓每位哲學家相貌各異、特立獨行,表現出不同的氣質風貌,加之不同的場景、姿態,才能向讀者呈現出他們不同的精神世界。

潛心探索15年 他讓愛因斯坦等西方先哲有了國畫版“證件照”

薛曉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高銳所作畫像。受訪者供圖

想做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

中國網:外國人對您的創作有哪些感觸?

薛曉源:很多外國朋友剛剛聽說我用國繪畫表現西方哲學家時,都表示驚訝,懷疑國畫的展示是否能做到生動形象。

2017年7月,我在柏林洪堡大學的研討會上做演講時展示了我創作的兩幅哲人畫像,其實此前我心裡頗有顧慮,怕西方人因為文化上的隔膜,無法理解中國畫的技法與意境。但沒想到演講和作品引起了很多藝術史專家的興趣。會後,我還走訪了一些深通藝術史的學者,他們也都對作品表示讚揚。

目前,這本書的法文版已經順利簽約,德文版版權正在談判中,應外國專家的推薦,俄國和意大利的出版社也在籌備版權的引進。

中國網:

您希望《哲人神彩》在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上發揮哪些作用?

薛曉源:西方人對國畫的瞭解並不深入,《哲人神彩》正是運用中國人的氣度展示世界哲學家的風骨,而哲學是人類文化的精華,是人類智慧和文明的象徵,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攀登科學最高峰的理論思維和智慧表達。

在全球化和“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深入的今天,希望這本書能搭建起藝術與哲學雙重合奏的橋樑,讓人們理解智慧、理解藝術,也讓更多人瞭解中國文化,瞭解中國文化的開放、大度,為中外文化的交流溝通盡綿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