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項世界之最的中國尊,屬於中國的地標建築


十一項世界之最的中國尊,屬於中國的地標建築



走近北京CBD核心區

遠遠就會看到一座超高層建築直插天空

這座引人矚目的超高層建築就是中信大廈

它還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中國尊!

位於北京商務中心區核心區Z15地塊

東至金和東路,南鄰規劃中的綠地

西至金和路,北至光華路

中國尊的靈感取自中國傳統禮器之重寶——樽的意象

高度源於北京香山的最高峰——鬼見愁

是一座蘊含中國古典文化的現代建築藝術品


十一項世界之最的中國尊,屬於中國的地標建築


用地面積11478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43.7萬平方米

其中地上35萬平方米,地下8.7萬平方米

可容納1.2萬人辦公

528米的高度“鶴立雞群”

建築層數地上108層、地下7層(不含夾層)

是集辦公、高端商業、觀光於一體的

綜合性超高層大廈


十一項世界之最的中國尊,屬於中國的地標建築


中國尊,不但在物理高度上創造了新紀錄

而且還以其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

全生命週期一體化管理的創新管理模式、

合理的成本控制、超高的品質要求

打造了一座國際一流品質的超高層建築精品

建造速度約為國內同類項目建設速度的1.4倍

投入使用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31個月

為中國工程建設行業樹立起一座新的標杆


十一項世界之最的中國尊,屬於中國的地標建築


工期目標:

2014年12月20日開工

2018年9月30日竣工

總工期為1381個日曆天

十一項世界之最的中國尊,屬於中國的地標建築


質量目標:

質量達到國家合格等級

確保獲得北京市結構長城杯金獎、

北京市工程竣工長城杯金獎和魯班獎

十一項世界之最的中國尊,屬於中國的地標建築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標:

北京市綠色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通過綠色中國建築三星認證

和美國綠色建築協會LEED CS認證金級

這棟即將完工的北京新地標

使用了14萬噸鋼構件、8萬噸鋼筋、

40萬立方米混凝土及2萬臺機電設備

創造了11項世界之最、6項中國之最、

9項北京之最,體現了新時代的“工匠精神”

十一項世界之最的中國尊,屬於中國的地標建築

世界之最:

1.北緯39度以北地區全球最高建築;

2.按8度地震烈度設防的世界最高建築——528m;

3.全球提升高度最高的10米/秒雙轎廂電梯(觀光穿梭電梯,508m);

4.臨永結合躍層電梯提升高度全球最高(514m),提升速度最快(4m/s);

5.世界首個實現消防設施臨/永結合的超高層建築;

6.世界房建施工領域承載力最高(4,800t)、面積最大(1,849㎡)、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頂升鋼平臺;

7.全球地下層數最多的超高層建築(地下8層);

8.世界首個採用 “超白玻雙中空”玻璃單元幕牆的500m以上建築;

9.世界範圍內新風量最大的超高層建築;

10.世界範圍內電梯總長與大廈高度比最大的超高層建築;

11.全球首個臨永結合消防系統的應用

中國之最:

1.第一個業主主導的EPC管理模式的特大型房建工程;

2.第一個採用“設計聯合體”總包模式的超高層建築;

3.第一個採用“雙總包”施工管理模式的超高層建築;

4.第一個由業主主導的“全生命週期”採用BIM技術的超高層建築;

5.國內室內空氣淨化系統綜合指標設置最優的超高層建築;

6.國內風振舒適度最高的辦公類超高層建築

北京之最:

1.北京最高樓(528m);

2.北京室內辦公區域淨高最高(3m/3.5m)的超高層商業辦公建築;

3.北京第一個“分段(分4段)”獲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的城市綜合體開發項目;

4.北京第一個實現將“施工總包”和“機電總包”分別招標的城市綜合體開發項目;

5.北京房建領域開挖深度最深的基坑(40m);

6.北京房建領域最深的地質勘察孔(100m);

7.北京房建領域最厚的基礎底板(6.5m);

8.北京單樁靜載實驗的最大加載記錄——試驗樁按設計要求加載至40,000KN;

9.北京第一個採用消防重力供水方式的超高層項目

持續創新,

打造工程建設新範本:

中國尊開發建設管理體系策劃汲取了EPC工程管理、全生命週期項目管理、價值工程、並行工程、精益建造等國際先進管理理念,持續創新,使得中國尊的開發建設速度始終領跑北京CBD核心區。

創新一:

設計總包聯合體模式。該模式有效解決了超高層建築開發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施工圖與深化設計之間的兩條信息和設計協調的“鴻溝”問題。

創新二:

分段實施、並行推進的整體開發思路。中國尊投資規模大、設計施工週期長,在北京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尊開創性採取了分段申請施工許可證的方式,確保中國尊在2013年7月30日正式開始主體結構施工,常規報審程序縮短了近17個月。


十一項世界之最的中國尊,屬於中國的地標建築


創新三:

“雙總包”施工管理模式。中國尊採用了施工總承包和機電總承包的“雙總包”施工管理模式,解決了以土建結構和裝修工程為核心的“施工總包”難以有效管理機電工程的問題,結構工程與機電工程並行推進,通過推行“交安計劃”和“交裝計劃”實現了工程施工進度均衡控制的目的。

創新四:

項目驅動法。項目驅動法是基於項目管理的工作分解結構,推進和完成總進度計劃中的每一項任務,形成以結果為導向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項目驅動法的核心理念是TTC(Task-Time-Cost)模型,即從任務、時間和成本三個維度推進和考量每項工作。

創新五:

分階段“限額控制”成本管控。對佔投資總額比例最大的建安成本實行限額設計和分階段控制。建立測算、估算、概算及預算之間的“限額”控制的編制和評審方式,從設計源頭管控成本,通過對合同簽約額、造價變更比例的過程控制,最終實現總投資控制目標。

創新六:

全方位、全過程應用BIM技術。中國尊從建築信息模型構建、模型應用和模型信息管理三個維度,業主、設計和施工三方全體參與,在設計、施工、運營全過程中應用BIM技術。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搭建了“中信和業項目協同管理平臺”,實現了業主方、設計方、施工方信息數據的同步協同。

中國尊在建設過程中的創新枚不勝數,通過業主與設計總包、施工總包、機電總包、監理及各專業分包的通力合作,帶動了設備製造、施工技術等方面的大量創新,獲得了上百項國家專利,推動了超高層建築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管理提升。

十一項世界之最的中國尊,屬於中國的地標建築

圖片文字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