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防災小妙招

牟事兒 今天

秋季防灾小妙招
秋季防灾小妙招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

在金黃色的田野上,

一臺臺秋耕生產的大戲正在火熱上演,

各式機械在秋耕生產的舞臺上大展身手,

為農民演奏著一曲曲歡快的樂章。

......

那麼,

我們應該注意哪些秋季自然災害的防禦呢?

希望對您的生產生活有所幫助!

秋季防灾小妙招

秋天是由盛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

此時,

降水減少、風和日麗、秋高氣爽、溫溼宜人、

可謂是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

儘管如此,

也不排除出現災害性天氣的可能性。

下面,

簡單介紹幾種秋季常見氣象災害及防禦知識。

一、寒露風

秋季防灾小妙招

寒露風是一種對晚稻抽穗揚花有危害的冷空氣。只要日平均氣溫下降到22℃,持續3天或3天以上,就成為寒露風。

防災方法一:人工噴水。

在幹寒露風來時,必須進行人工噴水,達到增保溫、減輕危害的目的。

防災方法二:灌深水保溫。

注意天氣預報和天氣變化,在寒露風來臨前,不管是幹寒露風還是溼寒露風均要灌2—3寸的深水保溫。灌水後要勤換新水,即,第二天早上把水排幹,傍晚再灌回新鮮水進田。

二、初霜凍

秋季防灾小妙招

霜凍就是春末秋初季節,由於冷空氣活動等原因使土壤表面、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的氣溫驟降到0℃以下,植物體原生質受到破壞,導致植株受害或死亡的天氣現象。

防禦措施一:灌溉法。

在霜凍發生前一天灌水,保溫效果較好。

防禦措施二:覆蓋法。

即用草簾、席子、草灰、尼龍布、作物秸稈、紙張等覆蓋,或用土覆蓋,可使地面熱量不易散失。

三、秋季颱風

秋季防灾小妙招

颱風不只是夏季的產物,秋颱風也“瘋狂”。與盛夏颱風相比,秋颱風路徑和強度及其帶來的風雨更加充滿變數,讓人捉摸不定。

專家提醒:

歷年來西北太平洋的超強颱風在秋季生成的比較多,防範秋颱風不容忽視。

四、秋老虎

秋季防灾小妙招

“秋老虎”在我國民間指立秋以後的短期回熱天氣,一般持續7—15天。

這種天氣產生原因是南退後的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區,形成連日晴朗、日照強烈,重新出現暑熱天氣,人們感到炎熱難受,故稱“秋老虎”。

應對方法:

1、保睡眠。

2、調飲食。

3、祛暑熱。

4、防風寒。

五、秋霧

秋季防灾小妙招

我國秋季是大霧多發季節,大霧導致能見度降低,給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尤其對於交通、人體健康而言,無疑成為一個可怕的“溫柔殺手”。

防護小貼士:

1、霧天儘量不要出行。

2、出門戴上口罩,減少汙染物吸入。

3、駕駛員應打開霧燈,控制車速,保持安全車距。

發佈大霧紅色預警信號時,各單位、各相關部門、廣大群眾要做好相關防護措施。

(內容整理於網絡)

呂會強、劉 勇、李 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