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始皇陵是坐西朝东?有三理由,其一让秦始皇死不瞑目

最早记录秦陵的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直到1962年,我国考古学家对秦陵实施了轰动全球的历史性考古,才第一次揭开这个号称世界八大奇异之一的陵墓面纱。


为何秦始皇陵是坐西朝东?有三理由,其一让秦始皇死不瞑目


参加这次考古的工作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陵墓形状呈矩形状,高15米,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距地平深度35米深。从这张平面图,我们大致可以推演出陵墓的方向:东西向,因为东西长度比南北向整整多出了30米。陵墓居于渭水之滨,且从西流向东,因此坟墓一定是座西向东了。


为何秦始皇陵是坐西朝东?有三理由,其一让秦始皇死不瞑目


很多人的惯性思维大多是“皇帝坐北朝南”,而实际上,在秦及以前的时代里,北和西都是尊者所居之位。《礼记》、《尔雅》等书记载:“南向、北向、西方为上”。“西南隅谓之奥,尊长之处也”。包括帝王陵墓也是如此,不仅是秦,就连西汉时期的帝王陵墓,也都是坐西朝东。那从什么时候才改为坐北朝南呢?是从东汉时期才发生了这种变化。东汉明帝开始,陵寝改为坐北朝南,和洛阳宫城方向一致。明帝之后的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对“西方为尊”的记载得更为明确:“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

其一,秦始皇生前一直想要追求长生不死,并且还三番几次派人出去寻找仙丹妙药,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徐福东渡了。徐福带着秦始皇的梦想东渡,却在秦始皇死后仍旧杳无音信,因此有人便说,秦始皇陵之所以坐西朝东,因为将长生不死的希望寄托给了徐福,在自己死后也要向东方望去。然而实际上秦始皇却被徐福给忽悠了,想必秦始皇要是知道徐福忽悠了他,死也不瞑目。


为何秦始皇陵是坐西朝东?有三理由,其一让秦始皇死不瞑目


秦始皇陵坐西朝东,属于“承古制”。秦时期墓葬的考古研究也表明了,秦代葬式面向东方,是与当时的礼仪风俗相关。据考察,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时期越早越为明显。这就不仅仅是始皇陵一个陵墓的问题了,而是具有代表性的普遍现象。

秦始皇陵坐西朝东是秦国原本的风俗习惯,有一些典籍中曾写道秦国时期就有坐西朝东的例子。同时根据一些文献记载,古代君臣礼仪,就有主人入座是坐西朝东,彰显自己的主人身份。而秦始皇作为天下第一个统一的君主,自然是天下的主人,坐西朝东也算是情有可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