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元代著名的棉紡織工藝革新家,她做出的貢獻無人能及

黃道婆是元代著名的棉紡織工藝革新家,她死後,松江人民為了紀念她的貢獻,曾立祠奉祀,後毀於戰亂。至正二十二年(1362)重建的時候,當時正在烏泥涇的詩人王逢應邀作詩紀念。詩中高度評價了黃道婆為棉紡織業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元代棉花種植得到推廣,黃道婆對紡織技術的改進正是順應歷史發展的結果。

她是元代著名的棉紡織工藝革新家,她做出的貢獻無人能及

黃道婆

棉花的傳入與推廣

古代中國農村經濟是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男耕女織的家庭生產是農村經濟的基礎,這種情況在元代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但是“女織”的內容卻有了變化: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家庭棉紡織手工業正在代替傳統的絲紡織和麻紡織手工業。棉花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唐代時候,棉花已從北路傳到新疆,從南路傳到兩廣、福建。從十三世紀上半葉起,北路棉花傳到了甘肅和陝西,南路棉花開始傳入長江中下游,但是這一帶比較普遍種植棉花是在元代。棉花的種植是棉紡織手工業發展的前提條件,同時棉紡織技術的改進也會增加對棉花的需求,從而促進棉花種植的推廣,而元代正是我國手工棉紡織技術大大前進的時代。

她是元代著名的棉紡織工藝革新家,她做出的貢獻無人能及

棉花

黃道婆改進棉紡織技術

在談到元代棉紡織技術的時候,人們自然會想起黃道婆。今天,在黃道婆的故鄉上海市華涇鎮北面的東灣村有一座黃道婆墓。在當地的一座黃母祠裡,有一尊黃道婆的塑像:一位辛苦而慈祥的農村婦女,手持棉花,頭扎布巾,凝視端坐,樸素而又莊重。那一帶的民謠這樣唱道:“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隻筒子兩匹布。”黃道婆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棉紡織家,出生在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華涇鎮)一戶貧苦的農家。她的生卒年代不詳,大約生活在南宋末年元世祖、成宗時期,即十三世紀中葉到十四世紀末。烏泥涇土地貧瘠,是很貧困的地方。

她是元代著名的棉紡織工藝革新家,她做出的貢獻無人能及

松江府烏泥涇鎮現代圖

黃道婆幼年因家境窘迫而流落到海南島南端的崖州(今崖縣)去謀生,當時,海南島黎族的棉紡織技術是先進的。黃道婆在那裡度過了整個青壯年時期,學會了黎族人民的棉紡織技術。元貞年間(1295~1296),她懷念故鄉,從崖州回到了烏泥涇。她看到家鄉的人們還用手剝棉桃籽,用“線弦竹弧”撥彈棉花,便把從黎族那裡學到的技術傳授給鄉親們。她教給大家“製造捍彈紡織之具”以及“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方法,她還傳授了相當高級的提花技術,使織成的被、褥、帶呈現出“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等圖案,光彩美麗,看上去就像是畫出來的一樣。不久,烏泥涇一帶織出的“烏泥涇被”名聞各地,崖州的千餘戶人家也依靠織“烏泥涇被”為生。

她是元代著名的棉紡織工藝革新家,她做出的貢獻無人能及

崖州現代圖

黃道婆傳授的捍、彈、紡、織的工具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們現在已難以詳知。但正是她回到烏泥涇的十七八年以後,王禎在皇慶二年(1313)完稿的《農書》中記載了當時的棉紡織工具,其中有手搖兩軸軋擠棉籽的攪車,有竹身繩弦四尺多長的彈弓,還有同時可紡三錠的腳踏紡車等等,這些工具的製作和運用,大多當與黃道婆的傳授和改進有關。至於織機,《農書》上所記載的很是一般,黃道婆所用的可能還要進步一些,而提花技術的出現說明她已能熟練地使用花樓。在黃道婆傳授和改進技術的基礎上,烏泥涇及周圍地區——松江府各地的棉紡織業很快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這裡的先進技術又逐漸傳播到了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域。

她是元代著名的棉紡織工藝革新家,她做出的貢獻無人能及

農書

棉紡織技術改進的意義

黃道婆在棉花加工和紡織技術方面作出的卓越貢獻大大推動了元朝民間手工業的發展,使得棉花種植得到推廣,棉紡織技術得到改進,成為十三、十四世紀中國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標誌,對十四世紀以後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變化具有重大的影響。但是,在封建制度下,這一技術的進步又為封建統治者壓榨勞動人民提供了新的方式。元人熊澗谷所寫《木棉歌》中這樣寫道:“車聲才憐催上機,知作誰人身上衣。小女背面臨風泣,憶曾隨母園中拾。”在元代,木棉和棉布被列為南方夏稅的項目。農婦們辛辛苦苦製造出來的棉布,常常被封建統治者搜刮而去,她們以及她們的親人甚至不能求得起碼的溫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