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唯一以市爲名的縣,有「江南明珠、九澧門戶」之譽

湖南省,位於我國中南部,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因大部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歷史悠久,相傳遠古時期炎帝就曾於此種植五穀,為古九州之荊州南部,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自古有“古道聖土”、“屈賈之鄉”的美譽。

湖南唯一以市為名的縣,有“江南明珠、九澧門戶”之譽

湖南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眾多的歷史名城、古城,現在湖南共轄13市1自治州,領35市轄區、81縣,這81個縣中,有一個縣格外特殊,是湖南唯一以市為名的縣,可能也是我國唯一以市為名的縣。

湖南唯一以市為名的縣,有“江南明珠、九澧門戶”之譽

津市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澧水下游、湘北邊陲,是湖南省縣級市,由常德市代管。津市現為湘北的工業重鎮,歷史上是湘北名埠,為澧水九條幹支流匯合之處,交通條件優越,依澧水,傍洞庭,“傍津設市,貿易互利”因此得名津市。

湖南唯一以市為名的縣,有“江南明珠、九澧門戶”之譽

津市歷史悠久,但有獨立建制較晚,其古屬荊楚之地,歷史上一直隸屬於澧州(今澧縣),明朝時期因優越的交通條件而繁榮起來,是當時澧州七鎮之一。清朝時期,津市成為湘鄂邊境及澧水流域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商埠。民國時期,津市持續繁榮,抗日戰爭爆發後更是因偏安一隅而成為畸形繁榮起來,人口十數萬。

湖南唯一以市為名的縣,有“江南明珠、九澧門戶”之譽

1949年7月,津市和平解放,成立了津市市,但之後津市區劃變遷頻繁,其數次併入澧縣,也數次設市(縣級市)。1979年,津市再次設市(縣級市),屬常德地區。1988年常德地區撤銷後成立地級常德市,津市市改為省轄市,由常德市代管至今。

湖南唯一以市為名的縣,有“江南明珠、九澧門戶”之譽

津市歷史上與澧縣淵源深厚,建國前一直隸屬於澧縣(古為澧州),建國後其因特殊的商業、工業地位而從澧縣分設而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變化,津澧兩地再次融合成為將來的發展趨勢,而湖南省及常德市也正在推進津澧新城的建設。

湖南唯一以市為名的縣,有“江南明珠、九澧門戶”之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