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科技局利用「一企一策」個性化服務助推「創新50強」發展

近年來,淄博市科技局圍繞培育、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著力實施創新型高成長企業擴張計劃,進行“一企一策”個性化服務,根據企業特點定製創新成長的“路線圖”,推動“創新50強”企業快速成長,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的排頭兵。

“創新50強”企業發展勢頭迅猛

2017年,“創新50強”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分別為180.81億元、30.44億元和19.5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51%、13.56%和19.22%,增幅分別比全市平均增幅高7.41、9.16和16.32個百分點。部分企業出現了跳躍式增長。如安博機械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達到95.81%,廣通化工利潤增幅達到657.99%,山東聖海保健品的納稅總額增幅達到589.33%。在創新成長性方面,2017年,“創新50強”共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經費997萬元,新獲批省級(以上)研發平臺17個,新申請發明專利227項,新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勵6個,主導制定各類標準22件。一批企業在創新領域收穫頗豐,如華安新材料除獲得2017年省重點研發計劃300萬元扶持外,還作為主要單位起草了2個國家標準和2個行業標準;凱盛新材料專利申請出現井噴之勢,2017年新增發明專利申請達到64件、發明專利授權達到13件。

市科技局精準幫扶企業發展

“一企一策”夯實平臺載體。市科技局將企業研發平臺建設作為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鼓勵、支持“創新50強”企業新建研發平臺,引導已有研發平臺提質升級。今年,指導華安新材料、英科環保申報了2018年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指導山東海思堡發揮其資源優勢籌建“海思堡創客中心”。凱盛新材料去年獲批建設了省工程實驗室、省“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並因此獲得了市級研發平臺獎勵資金50萬元。

“一企一策”打造人才方陣。市科技局立足全市科技人才現狀,採取“突破一點、帶動全面”的思路,深入貫徹落實“淄博人才新政23條”,以打造創新型高成長企業高層次人才隊伍為突破點,全面激發全市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在今年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申報中,策劃推薦了凱盛新材料孫慶民、科匯電力徐丙垠申報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類人才,針對申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多次與省科技廳對接,並聘請專家對申報人選進行了針對性輔導,目前兩名人才已順利通過省級答辯及現場考察環節。在高端智力引進方面,積極推動博潤工業、澳大利亞蒙納什大學與我市探索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在有效提升我市環保產業整體水平的同時,將進一步提升博潤工業在環保領域的研發實力及成果轉化能力。

“一企一策”推動創新研發。近年來,市科技局深入實施高新技術產業“鑄鏈工程”,築牢各領域創新高地,我市現有創新型高成長企業幾乎全部位列其中,部分企業甚至“身居要職”,如博潤工業、華成集團、派力迪環保、加華新材料、計保電氣等企業分別在“鑄鏈工程”中擔任不同聯盟的理事長或秘書長職務,企業的創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所屬領域的創新環境。市科技局還通過扶持項目實施的形式,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在今年市級科技計劃申報過程中,分別推薦天音生物“由金盞菊花製備蝦青素系列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新華安得醫療“密閉式藥物配置及轉移系統(CSTD)研究與開發”項目列入“雙十”計劃名單,各給予扶持資金100萬元;將信通電子“移動物聯網管控終端”、華成集團“煤礦智能化瓦斯抽採節能系統研製”、計保電氣“智能高壓電量數據終端的研究”等項目列入市創新發展重點項目計劃,共給予扶持資金160萬元,最大限度地為創新型高成長企業優化項目實施環境。

“一企一策”強化高企培育。我市現有57家創新型高成長企業中,有13家還不是高新技術企業,為進一步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群體的創新中堅力量,市科技局在創新型高成長企業認定管理中,強化了高新技術企業身份的導向作用。同時,啟動實施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針對13家非高企的創新型高成長企業進行重點培育,納入了我市高企培育備選庫,列出每家企業的高企培育路線圖。今年組織推薦6家企業申報了高新技術企業,其中廣通化工、國源電纜已通過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公示,儘快補齊了企業創新短板。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組織全市57家創新型高成長企業開展了政策兌現申報工作,以“2017年主要經濟指標高於全市增幅10個點以上”為標準對企業落實獎勵,根據“政策兌現方案”,不少企業將獲得頂額100萬元扶持,力度之大為近年來之最。與此同時,2018年度“創新50強”評價認定工作也已同步開展,將根據企業發展情況對現有創新型高成長企業名單進行微調。可以預見的是,“創新50強”企業將會具備更加持續的高成長速度和更強勁的創新能力,將會成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淄博市科技局利用“一企一策”個性化服務助推“創新50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