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沙灘,下泳池,我與BOSE Micro的嬉水之旅

又是夏天,又是暑假,如果整天宅在家裡真的太浪費了。尋求涼爽不一定在空調房,有時候躺在沙灘上沐浴陽光,聽首音樂,也是一件暢快事兒。於是,在這次週末假期,我就帶上了Bose SoundLink Micro,開始了我和它的“嬉水之旅”。

滾沙灘,下泳池,我與BOSE Micro的嬉水之旅

在出發之前,同行的朋友聽到我帶藍牙音箱出去,還問我道:你就背個揹包出去,還帶個音箱會不會很累贅啊?其實這個是完全不用擔心的,我們先來看看Micro的“三圍”,官方給出的尺寸是9.8*3.5*9.8cm,成人的話基本單手就可以把它掌握。

滾沙灘,下泳池,我與BOSE Micro的嬉水之旅

重量方面Micro則是淨重290克,相當於一瓶300毫升左右的礦泉水一樣重,再加上它扁平化的造型,因此Micro放進包裡不僅不累贅,而且佔的空間也相對較少。因此在到達目的地之前,Micro給我的行李負擔幾乎沒感覺到。

滾沙灘,下泳池,我與BOSE Micro的嬉水之旅

經過了幾小時的車程終於到達了度假區,此次度假的區域基本是戶外的泳池沙灘,陽光、沙灘都有了,當然少不了音樂,但在數個藍牙音箱中我唯獨帶了Micro也是有原因的,除了它小巧便攜之外,還有一重要原因是它的防水防撞性異常強大。

滾沙灘,下泳池,我與BOSE Micro的嬉水之旅

藍牙音箱的“三防”(防水防撞防劃)能力的強悍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機身構造。回過頭來看Micro,別看它的外表長得“軟萌軟萌”的,但是比很多藍牙音箱要“堅強”得多。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Micro的一體化硅膠外機身。

Micro的全身被優質的硅膠材料所包圍,把整個音箱包裝得密密麻麻的,幾乎沒有一絲縫隙。這種嚴密的封裝性給Micro帶來了出色的防水能力,防水級別達到了國際標準的IPX7,這在藍牙音箱裡面很少見,就是可以把Micro放到1.5米的清水裡浸泡30分鐘。

滾沙灘,下泳池,我與BOSE Micro的嬉水之旅

因此我的第一項測試是把Micro拿到泳池測它的清水(淡水)防水性。整個測試過程是由“淺”到“深”,先把Micro放到泳池邊的水渠上,音箱底部會接觸到水,過了一兩分鐘後我們把Micro拿出來,還能正常開機播放。接著把Micro放到泳池邊潑水淋它,相當於整個音箱正面都接觸到了液體,持續了一分鐘後,依然能正常開機。

滾沙灘,下泳池,我與BOSE Micro的嬉水之旅

然後把它扔到泳池裡面,泡了5分鐘再撈上來,擦乾淨Micro身上的水漬之後,照樣能開機播放。經過初步的測試之後,基本能肯定Micro在清水中的防水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滾沙灘,下泳池,我與BOSE Micro的嬉水之旅

不過我還是想玩得極限一點,它在海水中的防水能力會怎樣呢?雖然現在絕大多數的電子產品很難做得到防海水,但我還是想試一試,當然我這裡也“退了一步”,並不是把它完全扔到海水中,而是把Micro放到海水會沖刷上來的沙灘上,讓Micro的底部被海水沖刷一次,發現Micro依然能挺過來。

滾沙灘,下泳池,我與BOSE Micro的嬉水之旅

測完了防水性,我們再看看的Micro的防撞和防劃性。音箱的硅膠外殼,還有一大特點就是不錯的柔韌性,再加上它是把音箱全身都包裹住了,因此無論是把它摔到沙灘上,還是在沙灘上用沙子來對它進行摩擦,稍微拍乾淨,Micro還是可以恢復到原來的模樣。

滾沙灘,下泳池,我與BOSE Micro的嬉水之旅

在海邊的測試時我還發現了一個小細節,就是Micro背後的硅膠帶非常耐拉扯,我單手怎樣用力拉扯它它也不會斷裂。所以平常還可以把它綁在揹包、自行車上,幾乎不用擔心掉落的問題。

滾沙灘,下泳池,我與BOSE Micro的嬉水之旅

臨近尾聲說說Micro的音質和音量,起初有點擔心Micro這麼小的“身板”音量會不會很小,畢竟在戶外聲音擴散得很快,但經過試聽之後,Micro有點出乎意外,它的音量至少跟大它三四倍大的音箱相等,播放不同頻段的音樂時表現都比較均衡。高中頻的音樂還是保存著BOSE一貫的高水準,在低頻上不但量感足,而且節奏感也強。整個旅遊體驗下來,999元就能買的下Bose SoundLink Micro,感覺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