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

天水,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長,千百年的歷史文化積澱,造就了天水歷史文化深厚的底蘊,在天水歷史文化積澱的千百年過程中,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用一百餘首詩歌,讓天水的歷史文化多了一份厚重。

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

公元759年,時年48歲的杜甫遠離政治中心,掛冠棄官,離開華州,舉家出走。由於東面、南面和北面都有危險,只能舉頭西望,走向隴山之西的秦州,讓秦州這座古城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和杜甫相遇,也讓杜甫用自己的詩歌語言記錄下了秦州的年代記憶。

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

剛到秦州,一路顛沛流離的杜甫心裡亂的如同剛落了大雨的渭河一般泥沙俱下,回想一路的辛苦,滿身疲憊的杜甫吟出了棄官到達秦州後的第一首詩。

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

《秦州雜詩·一》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

遲迴度隴怯,浩蕩及關愁。

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

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

從此開始了杜甫和天水的詩意相逢,有作者想起漂泊流落居無定所,懷念故鄉發出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思念和感慨。

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也有杜甫為南郭寺留下的千古詩篇,讓秦州這個古城在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再次煥發光芒。

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

杜甫《秦州雜詩·十二》

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

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

秋花危石底,晚景臥鍾邊。

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

後來杜甫在東柯谷(現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柳家河村)搭建了自己的茅草屋,在東柯谷留下了大量的詩篇。現在東柯谷仍然保留杜甫草堂遺址。

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

《秦州雜詩·十三》

傳道東柯谷,深藏數十家。

對門藤蓋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陽坡可種瓜。

船人相近報,但恐失桃花。

詩人在旅居秦州期間,在甘泉太平寺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太平寺泉眼》,當年太平寺因為寺內兩顆玉蘭古樹而聞名當地,又因為齊白石題寫雙玉蘭堂被當地人稱之為雙玉蘭堂。

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

《太平寺泉眼》

招提憑高岡,疏散連草莽。出泉枯柳根,汲引歲月古。

石間見海眼,天畔縈水府。廣深丈尺間,宴息敢輕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時睹。如絲氣或上,爛熳為雲雨。

山頭到山下,鑿井不盡土。取供十方僧,香美勝牛乳。

北風起寒文,弱藻舒翠縷。明涵客衣淨,細蕩林影趣。

何當宅下流,餘潤通藥圃。三春溼黃精,一食生毛羽。

當然,在《空囊》一詩中,由於戰亂,囊中羞澀,無米下炊,身寒體餓的艱辛與困苦也是暴露無遺。

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

《空囊》

翠柏苦猶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鹵莽,吾道屬艱難。

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在《佳人》中,詩人描述了一個被丈夫無情遺棄,但沒有被不幸壓倒,沒有向命運屈服的佳人,她幽居空谷,與草木為鄰,立志守節,宛若山泉,作者以山泉比喻佳人,其詩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寓意深遠,“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更是廣為流傳。

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

《佳人》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杜甫七月到天水,十月攜全家登上馬車由秦州城出發,遠赴同谷(今隴南成縣)開始了自己的另一斷旅居生涯。啟程之際以一首發秦州結束了自己為期三個月的秦州旅居生活。

《發秦州

我衰更懶拙,生事不自謀。

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

漢源十月交,天氣涼如秋。

草木未黃落,況聞山水幽。

慄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疇。

充腸多薯蕷,崖蜜亦易求。

密竹復冬筍,清池可方舟。

雖傷旅寓遠,庶遂平生遊。

此邦俯要衝,實恐人事稠。

應接非本性,登臨未銷憂。

溪谷無異石,塞田始微收。

豈復慰老夫,惘然難久留。

日色隱孤戍,烏啼滿城頭。

中宵驅車去,飲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蒼茫雲霧浮。

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

杜甫與天水的詩意相逢

杜甫在秦州期間,為後世留下了117首不朽詩篇,有5篇被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