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视频切城市人文原创综艺《快乐哆唻咪》,何以首播获官方点赞

作为一个在重庆度过学生时代的传媒人,怎么也不会料想到有朝一日会在“重庆发布”上,被一档综艺“种草”。

“重庆发布”是重庆最权威的官方信息发布的新媒体平台,是重庆百姓生活、阅读、办事、咨询的重要信息窗口,新媒体矩阵订阅人数超过百万。

它之所以能够成功向我“种草”了湖南卫视最新上档的《快乐哆唻咪》(推荐阅读:山与城 探秘|重庆多美多热辣?在他们眼中是这样的……),不仅仅是因为破圈传播的新奇感引起我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篇文章,我才知道这档节目竟然挖掘了非常多我在重庆生活多年都未曾探访的有趣的地方。它不再周旋于朝天门、洪崖洞、解放碑之类老地标性的重庆场景,而是挖掘了包括交通茶馆、偏岩古镇、贰厂文创公园等新地标性的重庆场景,正是因为这种用心与意外,让我觉得作为不合格的重庆学生,得对这档节目另眼相看。


以短视频切城市人文原创综艺《快乐哆唻咪》,何以首播获官方点赞


而真正观摩了这档综艺之后,它仍然持续给我带来意外。这档原创综艺除了开创性、原创性之外,还体现出了很强的亲民性。

视角亲民:用最潮流的表达语态与民同在

《快乐哆唻咪》是中国首档城市魅力创拍节目,它的主题是城市,它的调性是亲民,而它走进城市、亲近人民的方式则是通过创拍,换言之,即是短视频。

十一假期回到老家,从城市的精英文化转向乡土生活,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短视频之于普通老百姓的影响力之巨大。家中几岁、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小孩到年轻人,不但时时刻刻在刷短视频,并且时不时模仿、挑战短视频的拍摄。虽然早在各种数据报告中了解短视频的亲民指数之高、群众规模之大,却总不如眼见为实。


以短视频切城市人文原创综艺《快乐哆唻咪》,何以首播获官方点赞


所以,这便是《快乐哆唻咪》亲民调性的第一重解读:用最潮流的生活方式和表达语态——短视频——来真真切切地走向民间。

一方面,正是因为短视频如今极高的普及度与参与度,它不是笨重的、庄严的、正式的大摄像机,通过手机这个已然与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必需品,重庆的百姓们才得以在镜头面前毫无保留、无比真实地展现他们的真性情,爽朗、直率、热情。

这便是《快乐哆唻咪》给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为什么我们在这个节目中看到的素人那么自然、那么放松、那么真实?甚至超过了不少纪录片的水准?这便是因为它足够亲民,让人们放下警惕、松弛神经,所以才能呈现出中国民间最质朴、善意、快乐的天性,才能呈现出这个时代人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变化,所以,在观摩《快乐哆唻咪》时候,你很容易被节目所洋溢的朝气蓬勃的生活气息,所抒发的对城市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所感染。而这种有烟火气的快乐,或许就是对这个时代最朴实的礼赞——平凡而快乐的生活,才是一切努力最终之奋斗的目标。


以短视频切城市人文原创综艺《快乐哆唻咪》,何以首播获官方点赞


另一方面,虽然短视频是影视日常化、亲民化、低门槛的一种手段,然而它也在民间智慧下迅速进化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高质量的短视频作品如何拍摄,观众是抱有极高的好奇度与关注度的。以往我们在短视频软件上只能看到作品,而在《快乐哆唻咪》中不但呈现出最后成片的样子,而且完整复原了作品从创意到拍摄的整个历程,

对于已经参与进短视频圈儿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次解密;对于尚未进入短视频圈儿的中老年人来说,这是一次科普。这非常有益地形成了两种媒体之间的双向引流,看了短视频作品的,便会好奇拍摄的手法与历程;看了综艺作品的,便会产生对短视频的好奇与兴趣。

内容亲民:让内容走入人群与民同乐

《快乐哆唻咪》的模式并不复杂,可以用几个数字概括:1、3、12、N。

“1”,是“1分钟”,代表的是每期呈现的城市文化短视频作品大约的时长。

“3”,是“3位创意推荐官”、“3个城市文化创意短视频”,即每期节目都会呈现出3个不同风格、不同面向、不同味道的短视频作品。

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有大张伟、王小潮组呈现的重庆印象,是融入了文艺与厨艺的有滋有味有情调的烟火重庆;杨迪、张欣尧组呈现的重庆印象,是热情、互助、理想情怀的有爱重庆;刘维、派翠克组呈现的重庆印象,则是天气火热,但人心更热的有温度的重庆。他们作品的风格、呈现的重庆截然不同,但恰恰是不同观感、不同视角的呈现,才体现了一个城市多元化的魅力。然而,在不同当中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热得巴适#,用“重庆发布”的解读便是,“热不止于气候,辣不止于味道”,它还是一个城市的温度,一座城市之人的脾性。

“12”,是“12座城市”,即是在《快乐哆唻咪》的整季节目中,将会辗转中国的12座城池,通过创拍达人与推荐官的两两合作完成共计36部的短视频作品。

早先,为了发展的迅速、高效与规模化,城市之间的差异化程度在消弭、同质化程度却在加大;如今,城市规划的意识、城市文化的觉醒,都在要求推进有关此方面的调整。由此,我便理解了为什么能在“重庆发布”上看到《快乐哆唻咪》的破圈传播,因为这个节目的意义之一,便是帮助本季的12座城市挖掘更多的文化特色、地域亮点,以支撑下一个十年、二十年,能为城市找到更多基于文化的、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点。

“N”,有两重意思。

第一重意思,是“N个地标”。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快乐哆唻咪》就进行了包括黄桷坪菜市场、交通茶馆、过江索道、偏岩古镇、贰厂文创公园、观音桥等多个地方的取景拍摄。


以短视频切城市人文原创综艺《快乐哆唻咪》,何以首播获官方点赞


可以发现,《快乐哆唻咪》在选景之时,有两个基本面的考量,第一,是要“新”。上述6个取景地中,除了过江索道是闻名遐迩的老地标之外,其他地点对许多不曾深入了解重庆的观众而言是相对陌生的,甚至对笔者这种曾经久居重庆的人来说,都有意外收获。而这种新鲜感的魅力,便是为了要给这个城市增加新的魅力附加值、新的旅游增长点、新的文创发展空间。

第二,是要“多”。上述的几个地点,无一不是人口密度大、群众聚集度高的。这里,有菜场中的人们、茶馆中的人们、麻将桌上的人们、广场舞进行时的人们,这里,把重庆人的市井生活摊开到明面上——他们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他们有多元的休闲生活,不但有时间、有经济条件玩,还有创造力地玩,比如这期节目中让人大开眼界地在溪水中边泡脚边打麻将。


以短视频切城市人文原创综艺《快乐哆唻咪》,何以首播获官方点赞


可以看到,《快乐哆唻咪》所要有意而为之引领的城市新地标,不再是曾经的以景点为主、古迹为主,而变成了更有真实生活、更有当地文化的所在,这也正是如今中国旅游的人群所需要的改变,不再景点归景点,当地生活归当地生活,而是真正要融入到一个城市当中,感受它真实的滋味与情趣。


以短视频切城市人文原创综艺《快乐哆唻咪》,何以首播获官方点赞


第二重意思,是“N位市民”。

《快乐哆唻咪》不但选景到人多的新地标,而且充分把这个新地标的特性发挥出来。这个节目可谓是3组创拍组合与N位市民共同完成的集体劳动创意短视频,市民们在节目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有时候,他们只是围观的吃瓜群众;有时候,他们会成为短视频中被拍摄的主体,作为主演或者帮演;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成为短视频的摄影师,帮助3组创拍组合摄制与运镜。他们不止出现在短视频里,也出现在节目里,所有人都能入镜,都能参与,完全取消了节目嘉宾与围观群众之间的界限,某种意义上说,所有人都是嘉宾,没有人数的上限,没有身份的区别。

所以,我认为评价这档原创综艺具有较高的亲民性应该毫不过火,它是一档真正让民众全方位地参与进来、玩得起来的节目。而无论在节目当中或者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是由人来完成对一座城市的认知,因为节目中市民有更多参与的身份、角度、篇幅,我们才得以看到一个有人情味的城市文化。

1号结语

《快乐哆唻咪》这档节目,对我本人的触动很深。

纪录时代,反映时代,乃至致敬时代,未必需要高举高打,最好的致敬便是回归初心,想一想,我们为之奋斗、前进的初心何在?

我想,最大的理想都抵不过“美好生活”这样朴素的四个字。有日益圆满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快乐、放松、自信的生活状态,能对生活真心评价一句“巴适”。

《快乐哆唻咪》也许就是抓到了这个精髓,所以用最亲民的手段,亲民地走进城市、走进民间,由此,我们才能看到致敬时代最质朴而真实的答卷。


以短视频切城市人文原创综艺《快乐哆唻咪》,何以首播获官方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