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缓解出口下行压力


政策调整缓解出口下行压力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有道云等方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使用本资料。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事项

2018年9月份,中国出口金额(美元口径)同比增长14.5%,前值为9.8%;进口金额(美元口径)增长14.3%,前值为20%,贸易差额为316.9亿美元,前值为279.1亿美元。

评论:

2018年9月份,中国出口金额(美元口径)同比增长14.5%,前值为9.8%。进口金额(美元口径)增长14.3%,前值为20%。出口增速略超预期,但我们在7号的前瞻中表明,9月利好出口的政策密集出台,将会缓解出口下行压力的观点还是得到了兑现。整体来看,

9月出口增速略超预期的主要原因还是出口政策利好释放。但深入剖析受到贸易战影响的行业可以发现,贸易战的影响已经显现。9月的进口增速受到贸易战和国内需求数据偏弱的影响继续回落。

出口方面,我国大陆对大部分的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保持高位。在外需变化相对不大的背景下,9月我国大陆对美、欧、日、韩国、东盟、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香港出口增速分别为14.0%(13.2%,括号内为上月值,下同)、17.4%(8.4%)、14.3%(3.7%),2.7%(-4.1%)、14.7%(15.9%)、3.6%(-5.9%)、20%(12.5%)、6.7%(-3.08%)、18.6%(9.3%)。因此可以看出,除了对东盟的出口增速保持相对稳定外,对其他国家/地区的出口增速较上月增速均有明显的升高。因此可以判断9月的出口增速略超预期主要还是因为出口政策利好带来的出口普遍性上升。具体政策方面,除了海关对于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减小货物通关成本的政策的加速推进,我国大陆自9月1日起在上海、北京等十家地方海关启动关税保证保险试点。据相关统计,关税保证金保险可使外贸企业担保成本降七成,极大的缓解企业资金占用的压力。同时,为了缓解中美贸易战美方对我国大陆出口商品加征高关税的措施,我国大陆宣布从9月15日起对机电、半导体、文化等美方清单涉及较多的领域共397项税号的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退税率提高1到16个百分点不等。因此从9月对大部分国家/地区的普遍性出口增速上行的情况来看是得益于出口政策利好。

分行业看,9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数量涨跌不一。原油出口数量为-36.6%,前值为-26.9;焦炭等出口数量增速为13%,前值为71.7%;钢材出口数量为15.8%,前值为-9.8%,集成电路出口数量增速为4.4%,前值为4.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数量增速为1.9%,前值为0.6%等,截至目前,其他商品增速9月数据还未更新。从具体的行业数据来看,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战的对出口数据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只是由于9月政策的利好影响,在整体的出口中并未显现。因此9月的数据可能很难看出贸易战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未被关税清单涉及的商品进出口情况来观察贸易战中厂商的行为。我们通过对中美贸易战清单的整理,将2017年中美贸易中发生贸易的商品按照已经发生的两轮中美贸易战清单分为已征税清单和未被征税的清单,将清单商品按照美国对中国进口占美国对全球进口的比例进行排序发现,在未被征税的清单中,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在全球商品中进口的比例较高的前三项分别是雨伞手杖等(HS66)、玩具及附件等(HS95)、鞣料;着色料等(HS32),以上三类中被加征关税的商品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占其对全球进口的80%以上,说明以上三类商品对美国市场的重要性较大。所以在中美贸易战负面影响持续发酵的阶段,未被美国列入清单的中国重要产品将会加速出口(图1)。同时在9月数据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的出口数量同比增速在持续增长。因此在之前的进出口数据中,由于政策对冲等的影响,可能无法观察到中美贸易战带来的显著影响,但是从未被征税的商品观察角度出发,仍然能够观察到厂商对贸易战的担忧。

政策调整缓解出口下行压力

政策调整缓解出口下行压力

进口方面,9月进口金额(美元口径)增长14.3%,前值为20%。进口增速符合我们之前15%的预期。进口方面,9月进口增速环比继续大幅回落主要是受到国内基本面增长疲软和中美贸易战的拖累。9月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美、欧、日、东盟的进口增速为-1.3%、9.1%、3.2%、19.1%,其中对美欧日的增速分别回落 3.4、1.2、7.31 个百分点,对东盟的进口增速上升6.4个百分点。国内数据来看,下半年开始,高频数据显示国内耗煤量继续走弱,同时地产基建投资数据也偏弱,综合来说国内需求无法支撑进口持续高位增长。我们认为9月进口增速主要还是受到国内需求偏弱以及贸易战的拖累。但在进口政策方面,为应对中美贸易的冲击,9月30日我国宣布降低1585个税目商品的最惠国税率。该政策将于11月1日起实施。同时11月5日我国将迎来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预期11月份将会有更多的利好进口的政策出台,因此四季度进口整体来看不悲观。

向后看,考虑到我国近期的PMI和广东地区的就业人员的PMI不断下行的形况,国内外需求偏弱叠加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四季度的进出口增长都形成一定的压力。但从政策面来看,进出口政策一直都在积极调整。向后看,出口方面,11月1日起,将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整体调整,退税率由原来的七档减为五档,并且进一步上调了退税率,同时会进一步加快推进贸易通关便利化措施,减少企业通关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进口方面,11月1日起将会降低1585个税目商品的最惠国税率,我国关税总水平将由上年的9.8%降至7.5%。因此进出口政策的调整预期将会利好四季度进出口数据。但由于10月为等待政策落地的窗口期,可能因为进出口厂商的等待使得10月进出口数据出现明显回落。

政策调整缓解出口下行压力

政策调整缓解出口下行压力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18年10月12日发布的报告《2018年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政策调整缓解出口下行压力》,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相关报告。

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政策调整缓解出口下行压力

本资料所提供的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关于使用本资料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在关键假设条件下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如:给予个股“买入”投资评级,并不等同于建议在当前时点/当前价位执行买入的投资操作)。(2)以往的表现不能够作为日后表现的佐证或担保。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投资者在使用该项服务辅助进行具体投资决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4)为避免对本资料及其对应的证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逻辑及其关键假设、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使用相关服务。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版权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中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