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園林 「巧女」難爲「無米之炊」?


導讀:“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東方園林董事長何巧女、PPP行業一姐,已深陷債務困局之中


東方園林 “巧女”難為“無米之炊”?

東方園林創始人 何巧女

“PPP幾乎停了。”

“6月份的差旅費現在還沒有報銷。”

“拖欠工資,所以離職了。”

近日,東方園林人心惶惶,不少員工正在流失。知情人士說,現在市場太不好了。東方園林玩不轉ppp的,環保行業太近公益,太近政府了。一不小心就會把自己玩死。PPP也許真的搞不起來。參與各方都想做債,沒人願意做股。除了國企央企,民營企業有幾個敢和政府做地位平等的股呢?財政部徵求意見說,原則上不準再做純政府付費的PPP,這標誌著PPP涼了。一般玩家早點閃退吧!

1

債務壓頂 資金鍊危機

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東方園林負債合計282億,其中流動負債高達254億,資產負債率為70.21%,可用現金和銀行存款僅9.25億,債務高企、現金流承壓。


東方園林 “巧女”難為“無米之炊”?

東方園林的負債構成

即便如此,東方園林還曾狂攬PPP項目,並不斷加大併購。

有業內人士分析,PPP對於企業發展其實是把雙刃劍,雖然能帶來規模的快速提升,但戰線太長,週期性過長,會佔用大量資金。隨著國家層面近期對PPP的清理整頓,銀行貸款收緊,現金流緊張問題必然隨之凸顯。

東方園林也許在PPP領域用力曾經過猛。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共計中標36個PPP項目,涉及水環境綜合治理、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等領域,中標金額約為339.48億元。而在2017年度,東方園林共中標PPP項目88個,累計投資額1434.51億元,業務範圍遍佈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而且,東方園林在ppp項目上的擴張,是建立在早年大舉併購的隱患還沒有消除的情況下進行的。2015年,東方園林以發行股份和現金支付方式購買了中山環保、上海立源各100%股權。在固體廢物處理方面,又收購了申能固環保60%股權、蘇州市吳中區固體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80%股權、金源銅業100%股權。

在當年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何巧女表示,“今年併購花費30多億元后,東方園林將在明年繼續併購200億元的環保相關產業。”

然而,在收購與消化的過程中,東方園林的淨利潤連年出現下降,2013至2015年,該公司淨利潤分別為8.89億元、6.48億元、6.02億元,負債卻在連年增加。

儘管如此,何巧女在買買買的路上,並沒有鬆懈。據9月22日公告,東方園林仍在籌劃發行股份購買雅安東方碧峰峽旅遊有限公司,該項交易可能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PPP模式通常需要企業先墊資後收款,不可避免的受到地方政府的資金狀況以及週轉速度影響,這造成了存貨無法按時結算和部分應收賬款無法回收的風險。東方園林經營現金流曾連續6年為負。

今年上半年,東方園林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為4.2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91.41%。

表面上看,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有所改善,但這背後確是靠催收應收賬款而來。

過去半年時間中,東方園林的應收賬款額從74.7億增加到91.1億。

2

1000億,目標訂得太高了

何巧女曾狂言:2020年實現市值1000億的目標。

2015年之後,雖然東方園林的經營性淨現金流顯著提升,但投資性淨現金流卻持續流出,而且投資性淨現金的流出,明顯高於經營性淨現金的流入。過去3年,公司經營活動與投資活動合計產生的現金淨流出都在10億以上。

這麼多的資金,全都投到了一個個的PPP項目上去了。在資產負債表上體現出來的就是,存貨從2014到2017年,猛增了將近70億元!

每一個PPP項目都像是嗷嗷待哺的巨獸,需要東方園林不斷地投入資金。一直以來,東方園林必須不斷地融資,不斷地上項目,馬不停蹄地蒙面奔跑。

何巧女於是面臨這樣的困局:不上項目就沒法融資,不融資就無法維持項目運轉,一旦停下來,或者只要資金鍊出現一點小困難,都有可能成為致命傷。


3

PPP環保“降溫”週期 謹放槓桿!


東方園林 “巧女”難為“無米之炊”?

最涼發債

中央把“去槓桿”作為重大戰略部署後,控風險成為國資委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自2017年11月以來,系列政策的緊密出臺,對包括環保在內的各個領域PPP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關於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財辦金〔2017〕92號)、《關於加強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的通知》(國資發財管〔2017〕192號)、《關於規範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8〕23號)等政策接連出臺,環保PPP面臨著嚴峻政策環境。加上金融去槓桿造成資金成本提升,PPP項目融資面臨巨大的挑戰。

今年5月份,東方園林原計劃發行10億元公司債券,最終的發行規模卻僅僅為5000萬元,被市場稱為“史上最涼發債”。隨後公司股價出現連續下跌,僅4個交易日,公司的市值已經蒸發102億元。東方園林陷入一片質疑聲中。

今年5月24日,東方園林發佈公告,預計2018年6月和第四季度回款完全可以覆蓋公司年內到期債券,遭到“借新債還舊債”的質疑。

隨後,東方園林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發行12億元的超短融,還先後與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獲得40億元綜合授信額度。然後,杯水仍然不足以解車薪之渴。

面對282億的鉅額債務,以及龐大的項目體量,東方園林身陷資金鍊危機。

4

誰還會給東方園林輸血相救?

1992年,何巧女開始涉足園林業,號稱是“賣花姑娘”起家,頗有勵志色彩。

東方園林 “巧女”難為“無米之炊”?

1995年前後,藉助日漸升溫的房地產市場,何巧女抓住了地產園林的商機,越做越大。2009年,東方園林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園林第一股。從傳統園林景觀行業轉變成生態環境建設運營企業。當前,東方園林的主要業務包括水環境治理、工業危廢處置、全域旅遊等業務體系。

東方園林的前半段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在該轉型的時候華麗地轉型了,在該乘勢而上的時候絲毫不猶豫,無論在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都堪稱完美。

這樣的企業,一旦失血倒下,顯然會讓人扼腕。可是,要救東方園林,如今還有誰來輸血?發行債券、股權質押,還是銀行貸款?這是一個未知的問號!

中國有句古話,“一文錢困死英雄漢”。何巧女縱然是女漢子,對此也應深有感觸吧!

鏈接:


東方園林 “巧女”難為“無米之炊”?

1. 1991年,何巧女開始創業,開辦花店。在北林大租下了園林系的溫室,又南下廣州,購進苗木盆景租售給高檔酒店和寫字樓。

2. 1992年,她成立東方園林藝術公司,不久後,賺到了人生第一個百萬。奈何,之後接連遭受人生重大挫折,手下經理捲款消失,鐵礦血本無歸,合夥人不辭而別。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只有風雨交加的路途。

3. 1994年,她終於抓住了一個一戰成名的機會,“御園別墅綠化項目”。在這個項目中,她親自上馬,一花一木,一草一石。她成功了,公司逐步走上正軌。

4. 2000年,何巧女準備上市,結果卻迎來了一場大崩潰,過度擴張,分公司老總跑路,一時間公司墜入深淵,瀕臨破產。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

5. 2006年,她終於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她帶領團隊完成了蘇州某酒店的園林景觀,這一作品讓業界為之震驚,她的聲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以此為轉折點,她接連出手,幾乎承包了大部分頂級市政景觀的訂單。諸如北京T3航站樓、北京通州運河文化廣場、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大道等等。憑藉這些項目,她最終坐穩了行業龍頭老大的位置。

6. 2009年11月,東方園林在深交所上市成功。持股65%的何巧女夫婦身價打百億,名列“201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54位。

7. 2014年,她捐出6000萬支持公益項目,深入水汙染和土壤汙染治理,要“讓中國的河流沒有汙染“。

8. 2015年9月,她承諾捐出7530萬股東方園林股票(價值29.37億元),用以推動生態環保和公益事業。此舉讓她登入”2015中國捐贈百傑榜“榜首,她也是登頂該榜單的首位女性企業家。

9. 2015年11月,她又與比爾蓋茨、牛根生共同捐資,成立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希望藉此推動全世界的慈善精神。

10. 2017年度,東方園林共中標PPP項目88個,累計投資額1434.51億元。

11. 2017年10月,何巧女在摩納哥舉辦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會上宣佈,捐出15億美元,用於野生動物保護事業。野生貓科動物保護組織Panthera的創始人表示”何女士的捐款,有一天可能成為對瀕危物種保護事業的一個分水嶺“。

12. 2018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共計中標36個PPP項目,涉及水環境綜合治理、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等領域,中標金額約為339.48億元。

13. 2018年5月份,東方園林原計劃發行10億元公司債券,最終的發行規模卻僅僅為5000萬元,被市場稱為“史上最涼發債”。



原文出自:https://mp.weixin.qq.com/s/gLMwW6TZocvxBz6pokBKD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