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最纯粹最善良的品质开发出来

《论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最纯粹最善良的品质开发出来

我们读经典,《论语》是好多人认为必读的,也是常读的。但是好多人只停留在读的份上,知道他的意思和道理而已,也有人把其中的经典字句做为口头禅,作为修身立业的标准。但是多数人没有从内心上去感受,如果你要真正受益的话,我认为只有你不断地去体证到你跟孔子一样的那颗心,这才是最关键的。当你真正体验后,真正体征后,接下来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心存感恩,以善行事,按人的本性去解决问题。所以我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的问题,就是如果你能拥有和孔子一样的内心去做人处事的话,你肯定能懂得如何去教育人,教什么,就会知道让他开发出那个最纯粹的,最善良的,那个心灵品质,开发出来,这才是教育的核心。尤其是教育孩子上,重要的是开发出那个最纯粹的,最善良的心灵品质,而不是考100分。我们不妨从这几句话体会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最纯粹最善良的品质开发出来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字面上看上去,孔子的话语很平和,很基本,甚至可以说是很底线的做人标准。表面看来,只是事公卿、事父兄、丧事尽力、不被酒困,这些很浅近的事情,做到这些事,是尽力去做了,除此以外,我还有什么呢?也就是没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不然,你看:事公卿是为国,要尽忠。事父兄是为家,要尽孝。办丧事是慎终追远,勉力而为是尽心为孝。不为酒困是爱父母及自身。这些都是忠、孝两个方面的表现,能够做到,能够做好,其实已经是个很完美的人了。所以孔子要强调这些,并且自己身体力行。看似孔子很委婉,很低调的说自己(除此外)我还有什么呢?这样谦虚的话,但同时表明孔子在这方面是做得很好,很到位,是没有遗憾的。孔子除了他的道德学问与技艺,在践行仁德方面,也足以为万世师表的。

孔子说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在外面参加政府会议的时候,(“出则事公卿”的事字是动词.)与这些高级的国家大臣一起,参加会议,正式从事于国家的政务。回到家里则“事父兄”,规规矩矩是一个家族里的成员,也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官架子,在父亲的立场就尽到父亲的责任;在弟弟的立场,对兄长、对家里的人就应该尽到作弟弟应尽的义务。这两句话,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当一个公务员,上班的时候规规矩矩从事公家的事,尽我的责任,守我的本分。回到家里,做家庭中一个很好的成员,当父亲尽父亲的责任,当丈夫尽丈夫的任,当妻子尽妻子的责任。“丧事不敢不勉”,对于生死大事,尽量的周到,朋友之中有人家里出了大事,有人死亡,就尽量的帮忙,对于朋友的红白帖子,喜事可以礼到人不到;对于丧事,礼到人也到,这是最后一次了,不去殡仪馆行个礼是讲不过去的。对于丧家,要安慰问讯他们,有没有事需要自己帮忙,如果有,立刻就去。这是孔子说的丧事不敢不勉,就是在患难时需要朋友,否则人类交朋友有什么意义?光景好的时候才来往,那不是多余!光景好到处都是朋友。第四点孔子“不为酒困”,喝酒没有喝醉过。我是天生不会喝酒,也讨厌喝酒的人。不过因为不会喝酒,我也自己试验过,看看喝醉了什么滋味。我的结论是不相信人会喝醉,如果有人喝了酒乱说话,我照样认为是装疯。孔子说“不为酒困”不只是喝不醉的意思。实际上人都在醉梦中,如果以哲学看人生,几乎没有一个人清醒过,爱情的醉,富贵功名的醉,没有哪样不醉。道家的吕纯阳有两句诗说:“浮名浮利浓于酒,醉得人间死不醒.”吕纯阳以道家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大家都在醉中,临死都没有清醒过。现在《论语》上记载孔子“不为酒困”,在我个人的看法,就有这种意味。当然,孔子的酒量很大的,在《乡党》篇中说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如果解释为酒量很大,怎么说“无量”呢?也许一点都不会喝。但也不对,否则又怎么说“不及乱”?所以研究起来,大概是酒量很大,从来没有喝醉过。不过也不能说不会喝醉,“不为酒困”应该是不迷醉于酒,没有酒瘾,而且始终保持清醒,不会在喝酒以后,有酒态醉意,更不装疯卖傻的。孔子说除了这几点以外,“何有于我哉!”意思说我这个人非常平凡,出去作公务员就规规矩矩是个公务员,回到家里就规规矩矩是家里的一分子,朋友之间有困难,尤其是有丧事这类患难,则一定尽力帮忙,平常作人不在迷醉中。除了这几点以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论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最纯粹最善良的品质开发出来

从孔子的内心看世界,说明人就应该按本性去生活和行事,如果有的人失去了这些做人最基本的底线,说明这个人没有受到好的教育,没有把他的最善良的品质开导出来。生活中是有好多人按照这些基本的原则去做了,但没有从内心上去思考过,这也是教育中的短板。我们教育孩子,本质的问题还是教会他做人的方法,和处世良好的内心品质,离开了这些教育就是失败。教育子女只停留在考高分,听话,是远远不够的。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当妈妈回到家里的时候,手上提着东西,两只手都占着,来不急来拿放东西的用具,五岁的女儿看到了,主动向妈妈说辛苦了,还拿来了放东西的工具。表明看来没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孩子主动来帮这个忙,不需要大人的提示,说明他具有这个帮忙的意识,也是人的本性,需要帮助时就有这个意识,也说明五岁的孩子的这个品性已经开发出来了。但是大家就是在教育中忽略了这些小细节,可以说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能主动意识到的不一定很多,有的甚至看在眼里却无动于衷,甚至有的大一点的孩子在家长的示意下也去帮忙的意识,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如果这样我们不觉得教育很失败吗?

《论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最纯粹最善良的品质开发出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若不加思考,学得越多,可能受蒙蔽越深,此就是所谓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只有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才能明辨真伪,然后去伪存真,为己所用。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不能汲取前人的知识养分,疑惑也不能得解,此种人可谓百思不如一学。学习中的“思”,要注重独立思考。孔子主旨重要告诉我们,做学问要主动的意识去思考,教育孩子和子女,重要的是把他们主动思考的意识开发出来,我们在教育中,孩子是记得住了,背下来了,但他们没有主动去思考,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孩子学习或遇到新事物,主动去思考,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说明我们的教育目的达到了,虽然有时他们的见解是幼稚方谬的,但他们有这个意识,就是好的,随着年龄的长大,他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教育中一个简单的故事,最好能让孩子主动讲出来,主动去说出其蕴含的道理,思考自己该怎么做,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的做事正确与否,孩子是有自己的看法的。这样是最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主动思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强弱,获得的知识有先后。但能力、智力都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上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人非圣贤,孰能都懂?不知者不可怕,不知而装知者才真正可怕,所谓害人害己呀。教育孩子,孩子知多知少不是第一重要的,第一重要的事开发孩子这种主动的认知态度,想想一个小孩子就谎话连篇,那教育是何等的失败。

《论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最纯粹最善良的品质开发出来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们都懂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兴趣爱好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特别是小孩子,兴趣爱好还容易转移,今天喜欢这样,明天又喜欢那样。我们重要的是要引导其形成自觉而快乐的学习行为和心理,把这种特质开发出来,这是最理想的教育,孩子如果会在“学习—兴趣—成功快乐—更有兴趣—更成功快乐”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成长,是非常好的。这就是需要我们开发和培养孩子“乐学”的学习和认知的方法和态度。把这些兴趣特质开发出来,孩子的发展不会错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把这种特质开发出来,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论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最纯粹最善良的品质开发出来

我们教育孩子也一样,要让孩子自己说,不要着急把答案告诉孩子。我们要注重对孩子的启发、引导,其效果最佳应是在孩子的愤、悱状态。家长要有意识地使孩子逐渐进入愤、悱状态,让孩子真正地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人的进步与修养都是靠自性自度的。比如你教书久了就了解,教千万万个学生,哪一个学生将来学问好,都是他自性自度决定的。你教他不过是刺激一下他一下而已,引导一下使他自己的智慧打开。所以老师的职责就是帮学生打开智慧,不是你能教会他所有,完全靠他的悟性和心念。千万不要以为是在老师那里传了一个咒子,就像针灸的那一针,穴位扎对他就不痛了。他不痛不是你那个针多么灵光,而是在你的帮助下,他的气血走通了,所以那是智慧的传授。现在的教育往往注意到这些道理,使劲往学生脑子里灌输知识,竟而忽略了内心的优化和心念的造化,如果他做不到自性自度,你是教不好他的,甚至适得其反,有的还出现了心里问题,这不是传授,而变成了摧残。因此不管教什么,教会他方法,教会他怎么走路,指引他打开心灵的智慧,这才是重用的,到这里你的责任就达到了。心灵的智慧打开了,他自然会吸取应有的营养和水分。再比如儿童教育,现在好多家长和学校教育理念没有定位好,你再努力也是效果欠佳,甚至误导耽误孩子。其实孩子的教育,不是我们什么都可以教会他,应该是不断帮孩子打开智慧的过程。让孩子从小格物自知,自性自度才是最好最高级的教育。

所以教育的核心,是不断开发这种微妙的内心品质,不管是你在吃饭,还是在做事情,你自然会有感恩心,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就知道教育孩子要教什么,就会知道让他开发出那个最纯粹的,最善良的,那个心灵品质,开发出来,而不是考100分。考100分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知道吧?包括我们在经商的时候,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我们都是在利益这个社会,利益这个地球,利益他人。只有当你这样做的话,你的工作就很快乐。

《论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最纯粹最善良的品质开发出来

孔子所说的 “仁者爱人”,一是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孔子言“君子不器”,具有人格尊严的人(君子),不能将自己混同于自然界的任何器物,人的价值高于物,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 二是就人和人的关系而言,应当互相尊重和互相亲爱。人与人间的普遍仁爱应以自然的情感为基础,既要自尊自重又要互尊、互爱、互信。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即忠恕之道。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者是人格成熟的人,他的表征是能够爱人。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生理的体格发育成熟之外,也包含心灵人格发展成熟。能够不怕别人的打击批判,能够自我肯定,人格独立。而且能主动无私、不求回报地爱别人。这样坚强的成长力量从哪里来呢?我们体格强壮,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能量由物质资源提供而来。人的心灵力量则由感情资源得来。他需要充分的被爱,长大成人后,才有力量去爱别人。在面对人生两大需求:物质资源的需求,让身体发育成熟;感情资源的需求,使精神人格发展成熟。以中国文化传统看来,不如说是更重视感情资源的提供,重视每一个人精神人格的成长。 所以我们教育的核心也是,开发和引导打开智慧,让人的身体发育成熟的同时,让一个人内心发展成熟。

不管什么 一定离不开大自然,一定离不开人生,一定离不开你那颗清净的本心,离不开我们人的本性,离开了我们就会走上另外一条路。所以,所以我们走的任何一条路都是要来到这个实相、宇宙、人生,当你真的把这个宇宙和人生作为你学习或者是你体证的对象的话,其实你生活就变得很简单,因为它只是指月的手指而已,它就是一幅地图。你不能扛着一幅地图过日子,但是你可以用你的心灵过日子。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论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最纯粹最善良的品质开发出来

所以说《论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最纯粹最善良的品质开发出来! 你教他不过是刺激他一下而已,引导一下使他自己的智慧打开,按人的本性和主观意识去生活和做事,去适应世界,把这种本能开发出来才是教育的目的。

《论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是把人最纯粹最善良的品质开发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