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成“网红”

香港公屋成“网红”

香港的公营房屋政策早于1920年代构思,但是因为全球经济衰退而未有落实;1930年代,肺痨肆虐香港,使到政府重新研究房屋发展的方向,还发表了附有公营房屋设计蓝图的房屋发展建议报告,岂料报告发表后不久,日本侵略中国,其后更南下占领香港,计划再度告吹。

二次大战结束后,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大量中国大陆难民涌入香港,在各地搭建寮屋栖身。其后香港出现一些为低收入居民而设的出租房屋,多由志愿团体提供,如1948年成立之香港房屋协会及1950年成立之香港模范屋宇会,香港政府只提供土地。1953年圣诞夜深水埗发生石硖尾寮屋区大火,令58,203名灾民无家可归。当时香港政府为了尽快为灾民提供安身之所,便火速在原址附近兴建徙置大厦(俗称七层大厦)。此后,政府又在香港岛及九龙各处兴建徙置区以吸引居所简陋,卫生环境较差的木屋居民入住。这些徙置区分布黄大仙、老虎岩、深水埗李郑屋等地。自此香港政府大量建造公营房屋。

因公营房屋和新市镇都是政府为中产阶级及基层市民而设,对于私人楼宇投资者缺乏吸引力,人口分布和房屋需求仍较集中在市区,令“十年建屋计划”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故政府在1987年重新检讨城市的发展策略,提出“长远房屋政策”,增加资助购买居屋的机会,扩展重建旧区计划和充分利用私人楼宇资源。这时候沙田新市镇、荃湾新市镇和屯门新市镇亦完成,随即发展第二期新市镇,即马鞍山新市镇、将军澳新市镇和天水围新市镇。

虽然新政策能把人口分布到新市镇,但亦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新市镇不能吸引投资者及厂家投资,以致新市镇就业率偏低,居民要回到市区就业,大大增加往返市区和新市镇的交通负担,而且新市镇的配套设施,亦要政府付出庞大的开支,于是在二期新市镇计划完成后便停止发展新市镇,并在1990年代开了“大都会计划”,又名“回到港口”,把人口重新分配到港口左右的市区,进行大规模填海,兴建住宅,以减少庞大公共开支的问题。

随着时代变迁,公营房屋类型推陈出新,楼层也越来越高。在1960年代兴建的廉租屋大多都只有16层,近年落成的公营房屋楼宇大约有30、40层。除此之外,香港政府亦推出小家庭单位大厦及长者住宅以应付特别需要。

香港公共房屋或称公营房屋,是香港经由政府、公营机构或非牟利机构为低收入市民而兴建的公共房屋。香港公共房屋可分为出租永久房屋、资助出售房屋、出租临时房屋数种,主要由香港房屋协会(房协)及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提供,但由房屋署统一管理。于2013年,居住在各类型公共房屋的市民占香港人口45.8%(本统计不包括限制期满,可在市场自由买卖的居住单位,故实际应有超过一半香港人口居于公共房屋单位)。

出租公共房屋

通称公共屋邨,简称出租公屋(英语简称:P.R.H.)是出租予低收入市民的永久公营房屋,主要由房委会提供,由房屋署统一管理。房协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也有部分出租房屋,称为出租屋邨。

资助出售房屋

居者有其屋屋苑,简称居屋(英语简称:H.O.S.) 是廉价售予低收入市民的永久公营房屋。居屋由房委会及经房委会甄选过的私人机构提供,单位在买卖及按揭均有若干限制,例如限制转售予符合低收入者,而在许可情况下在公开市场转售则需补地价。2002年,香港政府为挽救楼市,无限期搁置兴建新的居屋,直到2011年中央政府为避免香港的房屋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向曾荫权政府施压后,特区政府始宣布复建居屋。房协也有类似的专案,称为住宅发售计划。

租者置其屋计划让公共屋邨租户以合理价钱购买现时居住的单位,由房委会推出;与居屋屋苑一样,单位买卖及按揭均有若干限制。

夹心阶层住屋屋苑,简称夹屋,是出售予中等入息市民(即所谓夹心阶层)的住屋,市场定位及售价均较居屋为高。夹屋由房协兴建,为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而又不合资格申请居屋及公共屋邨的市民解决住屋问题。由于市场情况转变,夹屋已于2000年停止兴建。

绿置居

出租临时房屋

中转房屋是出租临时公营房屋,为因清拆或天灾而要安置及未能即时符合入住永久公营房屋者提供临时居所。中转房屋代替已全部清拆的临时房屋区及平房区。

港公共房屋的发展,起因非单是政府仁慈施政,也有方便管治(去除市民不满)等等政治考虑。香港公共房屋的发展,既压低基层生活负担、又提供稳定廉价劳工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还有利可图(包括:政府透过清理寮屋,获得大量的土地以作发展);是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工具,也是对整体社会的直接投资,更是经济收益的来源。香港公共房屋的发展,回应当代市民的生活需求,亦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构成香港文化部分(如:屋邨文化)。

由于政府自1970年代麦理浩上任开始,就一直不断兴建公营房屋,使香港政府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业主,拥有总值最高的物业。因此,有不少学者及地产商人批评政府的公屋计划干预自由市场,违反积极不干预的政策,令政府背负太多的财政负担之余,亦使地产商无利可图。他们认为住宅应由私人企业以市场需求主导兴建。不过,持相反意见者认为,香港过去数十年来正是因为地产商透过不断抬高地产物业的售价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已经使香港的私人物业超过一般人可以承担的范围。若不是政府一直插手干预的话,地产市场早已崩溃。直到现在,有关争议仍未平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