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

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会员

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宜兴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顾勤,1970年生于陶艺世家。1986年至今从事紫砂艺术创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嫡系传人。父辈紫砂艺术的精深造诣,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女儿。后随父学艺,并受到王石耕、谈跃伟的教授,机缘与天分使顾勤博采众家之长,颖悟紫砂之魂,集多门绝技为己用。1992年进中央工艺美院学习,1995年接受南京艺术学院吴山教授的造型、装饰设计的专业学习。她的作品严谨规整,洗练精巧,凝重朴实,神韵俱足,传统与创新并重。原创紫砂作品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颇具大家之气和风范。

作品多次刊登于《中国紫砂图典》、《壶中天地》、《砂壶集》、《壶锦》、《茶与壶》等著名刊物。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多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艺术团体及个人收藏,广为收藏家和壶艺爱好者所青睐追求。曾多次应邀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韩日等国家进行陶艺交流,热心于慈善和公益事业,是继承和弘扬中国紫砂艺术的中坚力量。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制壶,对泥质、泥色、成型、装饰、烧成等,都深有研究,技艺全面,方圆随意,高矮皆能,手法多样。她深谙必须立足本土文化,坚持发扬地方风格;既要借鉴历代艺术的优良传统,更要古为今用,紧跟时代,注重创新。为此,顾勤深爱读书,以提高文化修养,同时不断探索制壶规律,磨练技艺。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生活中的顾勤自律、精致,对自己喜爱的事物很执着。她为人谦和,喜交朋友,处事低调,走进她,你会感受到她周身都散发着东方女性独有的清雅之气,言谈举止,蕙质兰心。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 制、顾涛 饰 《祺雅旗袍壶》


一次偶然,留俄博士、油画家汪洋先生向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领导汇报并展示了近期创作的油画作品,其中包括:顾绍培父女肖像以及一把以“祺雅紫砂壶”为主题的油画作品,这引起了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领导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顾勤独创的“祺雅旗袍系列”紫砂壶作品,她将紫砂壶艺与中国旗袍的联姻,油画与紫砂结合的艺术构想,这诸多艺术元素的完美结合,实现了一次艺术的跨界革命,甚是震撼。俄罗斯艺术科学院收藏了汪洋绘制的“祺雅紫砂壶”主题的油画作品及顾勤这把《祺雅旗袍》紫砂壶作品。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证书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决定将“荣誉院士”这份荣誉献给能够真正将生活、艺术和工艺融合在一起的中国女艺术家一一顾勤。此奖项的颁发仪式,将于今年10月在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举行。俄罗斯艺术科学院有260多年的历史,是俄罗斯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权威机构,“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奖励给在艺术领域有突出成就和卓越贡献的艺术家和以其他方式为艺术作出贡献的人士。目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只有十几位,其中包括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 《茗陶提梁壶》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 《春亭》《秋亭》


作为一名从父辈手中接过紫砂接力棒的“匠心”传承者,顾勤周身所环绕的,除了艺术光环,还有一种助人为乐的博爱气息。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的长女,顾勤自小就对紫砂耳濡目染。看父亲创作紫砂作品,紫砂的魅力,早早便在年幼的顾勤心中播下了种子。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祥祯壶》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媛亭壶》


在父母的支持下,16岁的她进了宜兴陶瓷职业学校的高中紫砂专业班学习,18岁学校毕业后,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了三年,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之后的五年多时间内,她心无旁骛地精进紫砂制作技艺,成为同龄紫砂从业者中的佼佼者。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祥祺套具》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勤亭》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臻韵壶》


然而,顾勤的紫砂从业路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中,她也被迫下岗,回家待业。迫于生计,她当时还一边从事其他工作,一边研究紫砂陶艺。直到2000年,宜兴紫砂工艺厂再次“开张”,一直对紫砂一往情深的顾勤立刻回厂里,重新做起了壶。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茗香壶》


从此之后,顾勤更加刻苦钻研紫砂壶的制作技法,并在不脱离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力图做出烙有自己独特印记的顾勤紫砂壶。在与紫砂壶30多年的缘分中,她也越来越体会到其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特魅力。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 人生主题系列


《得•自在壶》《忆•时光壶》《闲•岁月壶》


“如果仅仅止于手和眼,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那做出的壶就谈不上‘艺术’二字。”

她觉得,创新并不是一味求奇求怪,更不是“剪刀加浆糊”照搬其他作品,而是要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出发,找到自己的位置,融入自己的审美观,静下心来创作出意蕴丰富的作品。近两年,她就从童年时代的感怀、对紫砂生涯的回顾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代表作《人生主题系列》紫砂作品。在从事中国旗袍表演艺术的同时,汲取国粹之精华,创作出《祺雅》、《祥祯壶》、《勤亭壶》等精典之作。如今,凭借技艺的日臻纯熟,顾勤原创的紫砂作品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颇具大家之气。她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还被中南海紫光阁和多地博物馆收藏。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自然之禅》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知秋恋壶》


多年来,声名远扬的她,始终不忘生活有难的弱势群体。从2000年起,她就开始培养紫砂传承人,先后带徒20多人,其中多名徒弟生活境况不富裕。2015年,她还收下三届残奥会冠军谈燕华为徒。退役后的谈燕华尽管生活无忧,但没有职业规划,对前途一片迷茫。顾勤引导她学习紫砂技艺,把自己从父亲那里、学校那里学到的秘诀倾囊相授。现在,谈燕华已独立创办工作室,成功从体育跨界到了紫砂行业。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汉璧壶》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花雨情壶》


除此之外,丁蜀镇蠡墅社区每次组织的慈善捐款,顾勤总是带头响应,每次一掏就是1万余元。她还结对了社区里一名困难儿童和一名白血病患者,多年来已捐出善款20万余元。


顾勤|顾壶生姿,紫砂柔情

顾勤与父亲顾绍培


良好的家学与严谨的家风,加上对于紫砂传承自始至终的坚持与努力,让顾绍培的儿女们都成为了当今紫砂中青年一辈中的杰出代表和紫砂陶艺创新事业的中流砥柱。而他们作为顾氏门派的嫡系传人,更是肩负着紫砂传承的使命和兴盛顾氏一脉陶艺的重任,在精进自身陶艺的同时,更要将顾氏一脉的陶艺风格与艺术精华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使之薪火相承,生生不息。


本文由“紫砂人物录”发布 ,2018年10月09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