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一头猪吃得再多,最后也只能被宰掉

俞敏洪:一头猪吃得再多,最后也只能被宰掉

1 努力不是一味傻做,伪努力的样子真丑

尤其在一线城市,到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不管是地铁上、公交上,还是巴士上、办公楼里。

这些人真的好忙碌也好努力,每天早上天不亮便起床,晚上有时还要加班到很晚才回家。

碰到有些公司,连周末也不放过,有的人在家里忙方案忙设计,有的则是周末赶赴办公室赶稿子。

走入到办公室,你会发现,80%的人每天的工作只不过重复劳动而已。

写文案、打印、复印、整理文件、开会过方案、修改方案、提交方案、处理邮件,这些工作,从上班的第一天就是这样做的,十年如一日,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任何的改变。

俞敏洪:一头猪吃得再多,最后也只能被宰掉

看似很充实很忙碌,也看似工作很努力,很多事情要做,但实际上工作效率不高,工作只是重复动作。

每年到了年底,才发现这一年又是重复往年,总结汇报只需要修改下年份,完全不用调整内容即可提交领导。

有些人说,我每天都很努力,每天没有一刻闲着,周末还加班加点,为什么到了年终加薪的不是我,升职的更不是我。

我想说,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罢了,就《涛声依旧》中那句歌词所唱的今天只不过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努力也需要有方法和策略,要有智慧。

俞敏洪:一头猪吃得再多,最后也只能被宰掉

就像俞敏洪所说:人会有智商、家庭背景、长相上的差别,但是只要一种东西出现了,就会使你在社会上层层进步,那就是努力

努力不是一味傻做,一头猪吃得再多,最终也只能被宰掉;努力也不是用蛮力,而是要用智慧。

2 努力需要坚持,而不是见风口就跟,否则猪会摔得很惨

认识一位创业者,70后,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创业十五年,但是发现他的身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左膀右臂。

而和他年纪差不多的人,创业十年都已经积累了亿万财富,而他仍然在不断变换自己的行业,见到什么风口,就会跟风上去。

随着不断深入地接触,才慢慢地了解到他是一位连续创业者,算上这次已经是第三次创业了,但是从他口中仍能感觉到目前的创业项目也只打算干两三年。

俞敏洪:一头猪吃得再多,最后也只能被宰掉

创业者非常努力,创业者每天差不多可以说在云端了,在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奔波,没有周末没有家庭,项目也都是谈一半便搁置。

工作和创业何尝不是一个道理,最怕到处挖井,总是一口井还没有挖到看到水,又重新找个地方重新挖,结果人生挖了好多口井,最后没有一口井是出水的。

老是跳槽,换工作的人,会发现十年下来一定不如一个人在一个公司深耕十年的人,身边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小A从毕业进入了一家软件公司之后,就从来没有离开过,岗位也一直没有变过,但是十年过后,曾经笨笨的他打败了所有比他聪明的人,成为了中心总监。

俞敏洪:一头猪吃得再多,最后也只能被宰掉

而小B则和小A一样,同样职场十年,职场五年后发现工资太低,选择跳槽,工资是涨了,但是花了三年时间熟悉新的一个行业,结果现在迎来了35岁的职场危机,不知如何是好,每天惶恐不安,只求单位裁员别落到自己头上。

小B也很努力,在新的行业和岗位奋发图强地学习新知识,但是跨行业的跳槽就相当于把之前的经验都全部置0,一切从0开始。

我们会看到,在一线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除了当地有房有车生活无忧的人外,大家都很努力,而且努力的程度有时候都让人心疼,但是为什么最终的结果却是千差万别呢?

俞敏洪:一头猪吃得再多,最后也只能被宰掉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所付出的努力是真努力、真勤奋,还是伪努力、伪勤奋,如果是后者,那不好意思,你想要的好结果恐怕连给你装样子的机会都不给你。

3 真正努力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总有那些伪努力的人,但是也总有一部分的人,他们的努力程度让我自愧不如,并让我们由衷地佩服。

同村邻居家小孩,和我同岁,小学到高中,他整天就知道贪玩逃课。

结果高考只考了300分,只能上专科,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复读。

复读一年,仍然是300多分,连专科通知书都没有拿到。不死心,仍然选择复读。

俞敏洪:一头猪吃得再多,最后也只能被宰掉

复读第二年,总算能够静下来心来复习了,但是无奈没有发挥好,400多分,家里人感觉再复读真的丢不起这个面儿,苦苦劝说让他上了一个破专科。

大专毕业之后,报考了成人专升本。同时努力备考司法考试,在本科毕业那年参加了司法考试,获得C证,次年再考,获得A证。

在准备司法考试的同时,备考公务员。最终考上,目前在市教育局上班。另外他非常喜欢写作,有一本新书也已预约出版。

也许邻居家小孩的故事并没有让大家感觉到有什么震撼的,只不过是一个学渣变学霸的过程,但是下面的这个故事或许会让你感觉到努力真的好可怕,而努力的状态真的特美好!

俞敏洪:一头猪吃得再多,最后也只能被宰掉

三年前 Kenneth Reitz

在知乎上有一篇关于努力减肥的文章:255磅(大约230斤)重的程序员胖子Kenneth Reitz,他身价上亿,却依然找不到女朋友。

因为和大多数程序员一样,脚蹬一双休闲拖,身穿黑白灰三选一的T恤,再配上一条牛仔裤。扛一电脑包,顶着凌乱的没有型,还略带油光的头发,打着哈欠飘进办公室的男人。

Kenneth是美国人 ,年仅28岁的他,就当上了总架构师,不到而立之年,就拿着高薪,就成了编程领域的世界大师级人物。

3年前,他一直有个困扰——胖。那时的Kenneth ,已经超重5年了,最胖的时候是2013年的8月,那时候的他足足有255磅(大约230斤)。

可是发展到后来,过度的肥胖引起了持续衰弱性偏头痛,如果再让脂肪毁了脑子,这一辈子不就废了么。所以在2013年11月,Kenneth决定减肥。

Kenneth给自己定下的减肥策略是:一是避免高糖饮食,二是食物份量控制,三是加强锻炼。

俞敏洪:一头猪吃得再多,最后也只能被宰掉

三年后 Kenneth Reitz

一天天坚持下去,渐渐地,Kenneth肚子上肥肉开始变少,脸部的轮廓也越发清晰,原本他的目标体重其实是190磅,但是最终,体重降到了150磅,减掉了足足100磅。

也许,谁也不知道这期间他多少次忍住了伸向零食的手,在健身房流过多少汗。

再后来,他跑去理发店烫了个卷儿,蓄起了胡须, 还交到了貌美的女朋友。而且穿上西装,打上领结,也是帅到没朋友。

苦逼的当下,和诗和远方般的未来,或许,只隔了一个“行动”。

努力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却需要通用的智慧,这智慧就是在现状和想要的未来之间要走的路,这些路你我共知,但是需要你努力向前,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

但愿我们都做那个真努力的人,而非伪努力的人。

俞敏洪:一头猪吃得再多,最后也只能被宰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