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们的注意力?——揭秘成人多动症

人们普遍以为 ,多动症是小孩子的病 。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愈 ,成年人是不会发生这种疾病的。

但根据很多学者的随访观察和前瞻性研究 ,发现多动症并不是儿童专有的疾病。

儿童患了多动症若不及时治疗 ,可持续到青壮年阶段 ,只不过症状表现有所不同而已 ,我们称之为“成年轻微脑功能障碍 ” ,即成人多动症。

成人多动症临床表现多以急躁、易发脾气、焦虑、抑郁等为特点。

谁偷走了我们的注意力?——揭秘成人多动症

小天从小学开始一直不受欢迎,容易暴躁发脾气,经常与街坊起冲突,街坊说,小天说话没礼貌,常拉着人硬要聊天,甚至动手动脚。

经过深入与小天及其家庭接触,了解到原来小天在童年时期就被确诊患有多动症。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天从孩童长大到18岁,但是多动症的症状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减缓。

在认真的观察和了解以后,天津圣安医院周大勇医生猜测小天可能患有成年轻微脑功能障碍。

尽管小天的妈妈从小就带小天四处治疗,积极参与康复机构的康复活动,但是小天的症状无法完全痊愈,其社会功能仍然未能达到一般水平,即小天的“小儿多动症”已经持续到青年阶段,演变成“成人多动症”。

在病症的影响下,小天会出现不明的脾气暴躁、极度爱说话、做事冲动等特征。小天常常会自说自话,却没有人听懂,也没有人尝试理解他,就像是身处孤岛之中,他出不来,别人也无法进去。

小天尝试交朋友,但没人愿意。虽然他表达出的需求是想交朋友,但经过分析后,发现小天的核心需求其实是减少成人多动症带来的负面影响,学会控制情绪,礼貌地与人相处。

谁偷走了我们的注意力?——揭秘成人多动症

成人多动症的表现

成人多动症的表现与儿童期的症状表现类似,但多动的症状随年龄增加而减轻,表现为内心不安的主观体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注意缺陷:

成人多动症患者可以表现出难以集中精力和完成任务,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纰漏或粗心造成的错误

在听报告、与别人交流和长时间的阅读很难保持注意力,或在完成以上工作时表现回避和抵抗的情绪

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分配,常常拖拉或错过截止日期;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例如回电话、付账单、约会等。

2、多动冲动:

成人多动症患者在工作中会经常离开座位,甚至出现离开办公室或工作场所

感到心神不宁,容易被干扰物所影响;在休闲活动中很难保持安静;

坐不住,或经常翻看手机和平板;频繁打断别人的话、在别人问题尚未讲完就回答或接话;做事或排队时没有耐心。

谁偷走了我们的注意力?——揭秘成人多动症

值得注意的是,成人多动症必须在12岁以前就有类似的表现,也就是说着小时候可能他们就被老师或家长认为是那种“注意力很难集中”、“粗心大意”、“动个不停”的孩子。

因为成人多动症的行为问题会影响到社交、学习和工作等多个方面的能力,从而增加离婚、工作困难、物质滥用、违法犯罪的风险。

成人多动症治疗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注意力、提高学业和工作成绩以及提高工作记忆的能力。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儿童期诊断为多动症的患者,症状常常会持续到成年,因此儿童时期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关键。

成人多动症又常常合并其他精神疾病,如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双相障碍、酒精依赖、焦虑或学习障碍等,加上本身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多样,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谁偷走了我们的注意力?——揭秘成人多动症

如何提高注意力

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都会有“注意无法集中”的现象,比如不停地翻看手机,很容易被一点小事所干扰,虽然达不到“多动症”的诊断,但是这种“分心”会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我们给大家一些小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注意力。

1、控制社交媒体的使用

朋友圈的新鲜事永远比枯燥的工作有趣,但是每次当你从微博、群聊、朋友圈里回到工作中,都会想“刚才我做到哪一步啦?”也许当你分心看手机的时候,很多重要的信息和细节就被注意力“忽视”了。

因此在工作的时候,尽量让自己的社交工具处于“离线状态”。“定时查看”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而“随时查看”会浪费你很多时间。

2、避免“一心两用

”。

很多人认为自己可以一心两用,或者认为同时做几件事可以节省时间,但是注意力却需要在不同的任务间切换,这反而会降低工作的效率,长此以往,会形成注意不稳定的行为模式

谁偷走了我们的注意力?——揭秘成人多动症

3、适时休息。

对于某些需要较长时间或枯燥的工作时,我们更容易分心。

因此,当我们在完成这一类的任务时,可以设置时间点让自己休息一下,站起来做做拉伸运动,或者补充一些水和能量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而言之,虽然在我们生活中吸引眼球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保护我们的注意力,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够让我们每天都精力充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