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菜单变“合同”,看黑龙江如何治理“天价”菜

国庆长假刚过去不久,不知道你在旅游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什么糟心的事情。外出旅游,人生地不熟,加上假期人多,所有的景区、住宿、餐饮等都想趁着这个黄金时期赚上一笔。很多乱象和造客事件频频发生。还记得当年轰动一时的38元一只天价青岛虾的事件么?还记得那个雪也遮不住黑心雪乡的事情,随便提价,60元的泡面、288的炒菜,真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事情都引起了极大的民愤,扰乱了旅游市场的秩序,是时候需要整顿了。


吃饭菜单变“合同”,看黑龙江如何治理“天价”菜


黑龙江近年来冰雪旅游也成为特色,为了防止出现“雪乡事件”,我们来看看黑龙家是如何治理“天价”菜的?黑龙江物价局规定旅游业必须明码标价,针对餐饮这一块,更是把吃饭的菜单变成了“合同”,也就是说,下单上的每一个才必须明码标价,写明价格,然后用餐的客户,必须签字确认,这个菜才能做、才能吃、这钱才能合法地结算。有时,我们会在菜单上看到,时令食材,价格面议或者根据季节定,这个是不允许的,必须标明价格,客户签字认同才行。而且也要写明这个单位,避免出现“一份”还是“一只”的误解和空子。吃饭的菜单变合同一定程度来讲,对消费者的权益是有了一定的保障,起码白纸黑字,也较少误会的可能。


吃饭菜单变“合同”,看黑龙江如何治理“天价”菜


但是签了合同真的万无一失了么?当然不是,我们还需要思考,为什么顾客会被宰呢?可能因为他不知道这个商家有这样的行为。也就是说应该建议更多的第三方平台,把旅游地区的食宿商家都纳入进去,通过大家评价这样公众监督的方式来优胜劣汰这些不好的商家,也可以让看到评论的游客避免入坑。


吃饭菜单变“合同”,看黑龙江如何治理“天价”菜


有没有一种情况,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旅游,有时候吃什么是没法选择的,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会不会被迫签下字呢?也就是说旅游的地方应该交通等配套设施相对完善,让更多的商家相互竞争,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的话可以让旅游有更多的自由去选择。


吃饭菜单变“合同”,看黑龙江如何治理“天价”菜


所以说菜单变“合同”只是规范化的重要一步,还需要更多配套的制度和设施来支持。国庆期间你入坑了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