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胃癌晚期,如果他能早些了解超早期甲基筛查就好了

近日,一位年仅37岁的胃癌患者引得朋友圈里唏嘘不绝。

在湖北从事广告行业的刘凌峰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在自觉无力与命运抗争的无奈中,在7月31日的凌晨,写下了自己的遗愿清单:

37岁胃癌晚期,如果他能早些了解超早期甲基筛查就好了

他说:

“我想要拥抱每一个认识的人;想跑一次马拉松;想去当兵;想回一次母校;

想陪儿子钓鱼、野营,参加他的家长会,让他体验一个真正的父亲的温暖;

想和妻子重新穿上婚纱,拍婚纱照,想回到过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想再多一点时间陪伴年迈的父亲;

想让朋友们为了自己爱的人去做一次体检;

然后从此敬畏规则、敬畏亲人、自己……”

这些对常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对刘凌峰,已经是奢望。

写下这些遗愿的第二天,他发微信给妻子:“老婆,委屈你了,跟了我,倒霉。”

妻子回复说:“没有,不委屈,我愿意”。

刘凌峰的妻子对记者说,她希望两个人能永远说着这些肉麻的情话。

只是,这个“永远”,已经太难太难。

刘凌峰花了三四天时间,把入院后的心情写成长文,告诉朋友们:

“千万不要重蹈我的覆辙,一定要敬畏规则,不要觉得自己身体好,就忽视日落而息的规律;

37岁胃癌晚期,如果他能早些了解超早期甲基筛查就好了

四十多天时间,他瘦了五十斤,被癌细胞折磨得像变了一个样子。

但他依然说:“每一天都是赚的,没有什么好遗憾。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是我现在最大的感受。”

再浓的深情,再多的不舍,面对残酷的疾病,都是一样的脆弱和无奈。

37岁胃癌晚期,如果他能早些了解超早期甲基筛查就好了

然而眼前的这一切是否真的就是突如其来、无法避免呢?

从刘凌峰的生活常态来看,长期的抽烟、喝酒、熬夜、加班已经对他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他每天凌晨2点之后睡觉,最拼的一次连续工作了70个小时。他此前已患有胆结石、胃溃疡,却没太当回事,6月初查出腹部积水时,他依旧在出差跑业务,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

躺在病床上,他告诫身边人:“为了爱你的人,去给自己做一次全身体检,珍爱自己,敬畏健康。”

然而我们中有多少人,一边刷着“刘凌峰们”的新闻报道,却还一边忽视着自己的身体健康?

如果发现得早一点,胃癌没有那么可怕

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67.9万例,死亡病例49.8万例,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42.6%和45%。

胃癌的死亡率看似很高,但实际上,相比晚期胃癌,早期胃癌经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很高。在欧美国家,早期胃癌5年生存可达70%以上,在日韩等国更是高达90%,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还不足10%。

遗憾的是,在我国,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5年存活率不足30%。

同时,我国的胃癌发病正呈现年轻化、低龄化趋势,年轻人防癌不容忽视。

37岁胃癌晚期,如果他能早些了解超早期甲基筛查就好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疾控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监测数据(2013)

早期癌症筛查可有效阻止癌症恶化

我们现在并不缺乏早期预测或者查出胃癌风险的有效方法,如胃镜活检、细胞学检查,和癌症超早期检测—甲基检测等。胃镜下取组织活检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是早期癌前病变的风险用更为便捷的方式就能知道,比如基因的甲基化筛查。胃镜和细胞学检查都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甲基检测。

基因甲基化检测

甲基检测是当前世界最新超早期癌症风险预测技术,已获得美国CAP认证、欧盟CE认证、中国CFDA认证等;其针对人群主要为28岁以上存在不良生活方式或有家族遗传病史人群。

这种检测方法通过采集12ml外周血,即可深度筛查和预测五大高发癌症(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结直肠癌)风险,其精确率达到97.5%。

甲基检测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并且已被纳入中美两国筛查指南;2015年被CFDA评选为“国内首创,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创新医疗器械产品;2016年被美国疾病预防工作委员会(USPSTF)纳入结直肠癌筛查项目推荐表中。

甲基检测与其它检测的对比

37岁胃癌晚期,如果他能早些了解超早期甲基筛查就好了

春雨国际现已签约与基因甲基化筛查实验室独家合作,可为客户预约进行甲基检测,一次完成五大癌症联合筛查,以帮助客户在癌症初发的第一时间及时摁下终止按钮,遏止疾病恶化,守护健康人生。

甲基检测预约及检测流程:

1. 拨打咨询电话:400-898-8090

2. 由专业医护人员问诊

4. 采血2周后出具报告

5. 专业国际医学顾问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