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浒传》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到哪个人物死了就不想再往下看了?是哪些人物呢?

大赛爸爸说


不知道大家看《水浒传》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觉得大排位之前的剧情既紧凑又刺激,等到招安之后画风就变了。且不说好汉们抛弃了逍遥自在的生活开始为朝廷卖命有多“憋屈”,单论征方腊期间众头领们成批的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阵亡就让人很窝心了,到了昱岭关,卢俊义又故意牺牲了六员好汉,我就知道这书没法看了…

不少介绍庞万春的文章都说他是射杀梁山好汉最多的人,其实不然,昱岭关之难完全是卢俊义的责任,没见过谁探路去派3000人马并且打着旗号浩浩荡荡上前的,如果庞万春这都发现不了,那他就是瞎。此战的总指挥是卢俊义,果然让一个武力高强的员外去单挑还可以,但指挥战争就不行了,而一旁的军师朱武居然也不阻止卢俊义的昏招,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所以说梁山好汉之死并不是方腊方有多无敌,而是施公有赶稿之嫌,在昱岭关之前,许多好汉都很不可思议的牺牲了,今天逻辑文史姨就盘点下昱岭关前那些战死的或者是莫名其妙死的好汉们,光看文字没意思,今天我把他们的“死相”也配上图~

1、润州之战首先出现了阵亡的头领,此战宋万、焦挺、陶宗旺都被乱箭射中然后马踏而亡。

2、常州战韩滔、彭玘CP不敌高可立、张近仁CP。

3、郑天寿在宣州战被飞来的磨扇砸死,曹正、王定六被毒箭射死。

4、宣赞在苏州大战郭世广,最终二人同归于尽。

5、施恩于常熟战溺亡。

6、孔亮于昆山战溺亡。

7、郝思文、徐宁在杭州战中一个中埋伏被碎剐,一个中毒箭七窍流血而死。

8、张顺在涌金门下被射成了筛子。

9、周通去独松关探路被厉天闰捅死。

10、张清、董平私自偷营在独松关外纷纷被杀。

11、德清县司行方力斩雷横,龚旺大战黄爱却失足陷入坑中,被乱枪刺死。

12、索超、邓飞北关战被石宝双杀。

13、刘唐在候潮门之战居然被闸板压死。

14、鲍旭被埋伏在北关城内的石宝砍死!

15、侯健、段景住在钱塘江上遭遇大风,然后船翻了二人都淹死了。

16、阮小二、孟康遭遇浙江四龙的伏击,阮小二被捉然后自杀,孟康被炮弹炸成粉末。

17、解珍、解宝准备偷袭乌龙岭,在攀岩途中纷纷死于非命。

18、王英、扈三娘在睦州战被郑彪双杀。

19、李衮和项充追杀郑彪,因不熟悉地形纷纷惨死。

20、马麟、燕顺在乌龙岭被石宝双杀。

21、郭盛在乌龙岭下被飞来的巨石砸死。

22、吕方和白钦坠崖同归于尽。

好吧,其实看到这里离小说结束也没几章了,我想大家也看出来我的意图了,我其实就是来秀图片的~


看到配图有没有暗爽的感觉…


逻辑文史游


在《水浒传》文中,出现的人物是非常多的,光算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位之多。全书以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为主体,描述了好汉们的个人经历、上山经历以及大聚义后跟朝廷对抗,接受朝廷招安后,出征辽国、田虎、王庆,以及平方腊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2/3以上,全书在悲剧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围中结束。

所以,除了是因为非梁山好人物的死而不想看下去的,大多都会看到梁山好汉出征方腊的章节的,因为全书直到征方腊时,才出现梁山好汉的生死离别。

笔者第一次看《水浒传》时,是看到没羽箭张清的死才有点看不下去的,不过后来,还是看完全书了,这是后话。

我且简单介绍一下没羽箭张清的个人生平:

没羽箭张清是在卢俊义攻打东昌府时才第一次出场的。张清原是东昌府兵马都监,在卢俊义攻打东昌府时,用飞石打伤多名梁山好汉,后被吴用设计逼下水中,被阮氏三兄弟活捉,最后在宋江劝说下,归降了梁山,而且还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第一百零七位上山的。



第一次看他出场时,笔者自然也是站梁山好汉的立场的,看着他用飞石连伤郝思文、徐宁、燕顺、韩滔、彭汜、宣赞(逼得宋江割袍为誓,不拿下此人,誓不回军!)、呼延灼、刘唐、杨志、朱仝、雷横、索超十二位好汉,又击退关胜、董平两员梁山五虎大将,心里实在是咬牙切齿的,恨不得他立马被活捉……后来,还真是被活捉了,这又是后话。

接下来,回到正题,说说为什么没羽箭张清的死,使我不想把《水浒传》往下看下去。

先说死因吧,没羽箭张清是在征方腊攻打独松关时,与董平私下步行攻关,与方腊的四大元帅之一厉天闰交战时,不慎刺入松树中,而被厉天闰趁机刺死。

甚是可惜,堂堂梁山泊马军八骠骑之一,偏偏放弃了擅长的马战,而选择了步战,却又遇上了枪法失误、飞石用不上的局面,而被敌将反杀。(鼻子一酸,眼泪已经滴到书上了,满满还在期待着他再立奇功的,偏偏就这样死了,后来,就把书一扔,凉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心情平静过来后,才接着看下去的。)

后来,厉天闰在独松关失守后逃跑时,被卢俊义追上,交战三十回合后,死于卢俊义刀下。(此时,长呼一口气,痛快!)

接下来是原因所在,

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提到有后代的好汉不多,而没羽箭张清就是其中的一个。

没羽箭张清的妻子是琼英,原是田虎手下女将,后来和张清产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结为夫妻,生有一子,名叫张节。此是后话,也跟各位普及一下吧:



(琼英在出征方腊前因怀孕染病,所以没能与张清一起并肩作战,后来生了张节,得知张清的死后,哭到昏晕,并亲自去独松关扶柩到张清故乡彰德府安葬,从此,孤儿寡母,将张节养大成人,后来,张节抗金有功,得封官爵,归家养母,以终天年,并奏请表扬琼英的贞洁。)

抛开文中多次提到的奸夫淫妇,张清琼英这对青梅竹马却是例外!

看看施老对他们俩的描述,

张清——年少英俊,虎背狼腰,擅长飞石绝技,飞石打将,百中百发。



琼英——美貌绝伦,天资聪颖,冰清玉洁,且善用飞石。

简直是天生绝配啊!可惜,结局太惨烈。正是因为张清的死,感觉一切美好都化为泡影!所以啊,笔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鼻子一酸,泪流满面,看不下去了。

以上是笔者的看法,你们认为呢?

同时今天是七夕节,祝单身的朋友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祝已经成家的朋友,生活美满、阖家幸福!


古文奇观



【中秋话吴用】

在整部水浒中,我看到智多星吴用的死,他黯然伤痛地自缢死在了梁山结满蛛网,桌倒椅歪,满屋灰尘的忠义堂上!自从看了吴用的死,我潸然泪下,难道真的如俗话所讲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吗?吴用是先生出身,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样一位老师。吴用从劫生辰纲到火并王伦,到招安,到征方腊,继尔宋江等人身死。


一个亲眼目睹梁山从兴盛到衰败的人;一个亲眼见证了一群生龙活虎的兄弟又一个接一个地死散的人。作为梁山的主心骨,大管家,帅才,军师的人。没有比死更让其好受的了!作为一个基层的秀才,有一道不可愈越的障碍,就是面对政略与战略而只有束手待毙,这种束手无策之举,固然让人感到一阵阵身心透凉痛彻心菲的悲哀。我切肤之痛地察觉得到吴用可悲,可叹又可怜。苦莫大于心苦,哀莫大于心死。而更让人痛的是亲手埋葬自己的兄弟,而自己又成为罪人。



吴用之死,昭示着一种愤懑与罪恶。而吴用的负罪感,又是其无法更改,不可逆转的。作为一个秀才,一个先生,目光短浅又不甘平庸,经过一番斗争之后又陷入了十八层地狱。连平庸之人也做不成了。吴用犹如趴在井沿看一眼阳光的青蛙,随后又跌入了井底,向地狱之门又陷入了一步。本书的作者施耐庵罗贯中,把吴用之死安排在最后,也就如给人痛苦的心灵更添了一层堵,而且是把这堵墙彻底封死了,使人们铅般沉重的心更加沉重,沉重到不愿多看一眼。这同时也是本书运作构思的微妙之处,达到构思的巅峰节段。

“吴用”的谐音“无用”,此乃百无一用也!
风行君带你从细微处解读不一样的文史,欢迎欣赏


解闷日记



林海雪原185164327


实话实说!《水浒传》全本小说没看过。小时候大人讲,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大家都知道这两本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是哥们义气为重!打打杀杀,而三国专宣传的用心用计谋。所以才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之说。

今天二他爸借题主的问题展开来。

以前确实看过电视剧《武松》,印象最深的是武大郎,潘金莲,武松,王妈妈。

虽然是传说演义,但电视剧演的确实不错。

回到主题,大家都明白,武大郎的死也确实反映出了现实,他和潘金莲确实不搭,这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人虽实在但是,没有逃脱王妈及潘金莲之手。最后武松替哥报仇,还武大郎一个公道。

传说归传说,演义归演义。在现实生活中,理性现实为上,希望大家引此为戒,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欧K!一点拙见!望指正!

谨此!


二他爸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又因为被央视拍成电视剧,更是让人熟知。很多人只看过电视剧《水浒传》,没有看过书籍《水浒传》。

在看《水浒传》时,被梁山好汉的故事吸引。在第一次看完全部《水浒传》后,随后再看,往往是看到宋江接受招安,就不再往下看了。

因为知道了宋江接受招安后,宋江会率领众好汉征讨方腊,梁山好汉死亡之旅就开始了。梁山一百单八将,在征方腊战役中死亡了七十人。

己家看法,欢迎关注“宁静影像故事”,留言讨论。


宁静影像故事


年少时读水浒传,被我看的眼圈圈发红。

明明是一部兄弟情,被我看成了爱情戏。因为看到了林冲与娘子的恩爱,情殇,永久的分离,为了苟活,忍辱负重,最后被气死了。总之,看完这段之后,有过不想继续读的想法,好几天才缓过来。因为年少相遇便是永远就是定义里的幸福,这部简直毁我对爱情的向往。不过越是悲情越是刻骨铭心,越是让人对美好爱情更加的向往和憧憬。同时也希望自己将来对于爱情要坚持、勇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