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152分上岸經驗,絕對乾貨,分享給大家

單位入職培訓都結束了,忙了幾天,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坐在辦公室裡看著天花板,幾個月的風風雨雨,終歸要總結一下,複習考試的時候也有不少人幫過我,現在我也算給後來人搭個手吧。

公務員考試152分上岸經驗,絕對乾貨,分享給大家

公務員考試152分上岸經驗,絕對乾貨,分享給大家

可能大家都認為公務員考試越來越難,競爭比例動輒100:1,考試難度每年加大,好像不花上萬塊報什麼特訓班封閉班都不可能考上一樣。但是我想說的是,各位考友,別被嚇到了,公考根本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

決定的時候離國考只有不到兩個月了,一個師兄告訴我說,公務員考試可不是四六級,靠蒙靠運氣沒戲,不考個四五次很難找到北!幸好我是天生不是嚇大的,根本沒理會這種“勸解”,按我自己的想法拉弓上馬開始複習。最後考完分數出來,順利晉級面試。

因為筆試領先很多,面試也毫無懸念地通過了。看到錄取結果的那一刻,久久壓在心裡的那口氣終於緩了出來。閒話太多,我就說說我怎麼複習的吧。其實後來聊起來,還有很多人對我一次性上岸感到難以相信,其實我也並不是什麼天才,關鍵還是方法。

1、《行政能力測試》

學解題技巧就是刻舟求劍!99%的人都會掉入這個坑!

現在絕大多數輔導班和參考書都是把一些歷年的真題和技巧翻來覆去地講,聽的時候讓你覺得很有用,做模擬卷的時候也感覺得心應手,可一旦真刀真槍上考場就感覺用不出來。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可很多人考到放棄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其實原因很簡單,公務員考試的出題人和培訓機構是一種“對抗關係”,培訓機構希望把歷年題型梳理起來,增加考生得分的能力;而考試設計者卻通過不斷更新出題方式來力求擺脫培訓機構的影響、考察到考生的真實能力。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行測輔導書越來越多(某寶網上花99就能買到一整箱),但效果卻越來越差!尤其最近兩年,身邊很多朋友都覺得培訓班上的課、出的書越來越跟不上考試需要了。題型如流水,教學如泊舟,刻舟求劍的說法很形象。

所以,輔導書只是讓你最淺層的瞭解公務員到底考什麼,然而這個問題也大可不必找一本厚厚的書去解決,一天之內上網去把行測、申論科目的出題方式熟悉個大概就可以入門了,千萬不要死磕輔導書,否則會讓你思維限定在一些條條框框之內,起跑你就落後了!

在學習的時候,你不僅要學會做題技巧,還要學會總結思維方法。聽完課後,馬上就要做對應的“

課程記憶點”+“配套練習”,漸漸地學習效率才會提高。

公務員考試152分上岸經驗,絕對乾貨,分享給大家

2、《申論》

如果說這次行測我是託了曾老師的福,那麼的申論就真的是機緣巧合。上學的時候我的理科一直不錯,但是語文和政治只能說是不太差,申論複習我開始只是保持每天看新聞、埋頭寫申論,自以為文筆還可以。

現在想想,如果一直保持這樣,考試的時候我申論肯定要翻船。僥倖的是在離考試還有30多天的時候,一天晚上我逛了平臺社區,發現社區上正在搞申論小模考的活動,就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的大作發了上去,有點炫耀的意味。

第二天上午,從社長到論壇夥伴,評語蜂擁而至……“第一段的主旨不清晰”“從邏輯性上看是要得零分的”“作為申論來說,完全沒有入門”“語言華而不實,層次交叉不清”,甚至還有人直接評論“垃圾!”“這種文章叫申論?”

我當時就蒙了,自己引以為傲的申論居然被毫不留情的否定,但我冷靜後和社長進一步溝通,他很熱情的指出了我的申論寫作問題——

1、不瞭解申論的性質和要求,純粹主觀瞎寫。

2、行政知識和政治理論修養嚴重不足。

並建議我暫時停止寫作,先系統學習申論的一些必要基礎理論,然後掌握一個簡單可行的申論寫作套路,再逐漸開始練習。

公務員考試152分上岸經驗,絕對乾貨,分享給大家

公務員考試152分上岸經驗,絕對乾貨,分享給大家

只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我就近選擇了一套申論課程,學了一輪才明白過來,我原來寫的那根本不叫申論,申論的框架、要點和語言要求原來都是一知半解,花木君講得很清楚,一聽就懂,背下來就能用。

我一邊保持課程學習,一邊重新恢復寫作練習,寫完就提交到社區請求小夥伴互批,還搶到過幾次申論批改卡得到老師逐字逐句的批改。每一次批改完我都能很快發現自己答題的缺點,特別是最後的大作文,之前稀裡糊塗寫的再多也不如現在通過學習“花木體”瞭解了申論的寫作思維和評分標準後,分條理按採分點來寫,訓練絕對是“在精不在多”,考前在社區的最後一次申論模考中我拿了65分,這也給足了我信心。

後來想想確實有點慶幸,如果不是那天在論壇“秀”了一把申論,這個坑我是肯定掉進去了的,至少肯定不可能一次上岸。

說了這麼多,最後總結起來就是三點:

第一、行測要圍繞思維來展開學習,不要糾結於掌握多少種題型,而要看每種題型的考察思路是不是能夠領會。

第二,申論不能埋頭寫作。要吃透評分標準,瞭解清楚場景、立場和基本理論,然後再有目的性地改進文章,不能閉門造車,天馬行空!

第三、訓練“在精不在多”。雖然學習我走了很多彎路,但無論是行測還是申論,我從始至終都沒有陷入“題海戰術”,而是先學完系統課程後,把配套的代表性題目精練一遍,記住是精練!搞懂出題意圖,搞懂選項設置,搞懂解題思路!之後自然能得出一套方法,再運用到類似題型上,答題效果立竿見影。總之,刻苦當然不能少,基本的訓練量也要保證(行測3000題以上,申論20篇以上),但訓練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質量,研究透一道題比連蒙帶猜刷100道題價值更大!

公務員考試152分上岸經驗,絕對乾貨,分享給大家

公務員考試152分上岸經驗,絕對乾貨,分享給大家

現在媒體天天渲染說公務員考試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很多考友也抱怨說怎麼難怎麼難,但是我認為,這些困難都是虛的。

比如一個崗位100人競爭,看似很難,其實至少有50%的人是抱著碰碰運氣的心態去試一下,這部分絕對是炮灰,可以忽略不計;30%的人只是臨時抱佛腳隨便翻一下書,沒有經過完整的訓練;15%的人複習方法不對,還在盲目找什麼秒殺技巧、什麼萬能八條之類的東西,這都已經坑了不少人了;最後剩下5%基礎較好,方法得當,複習全面的人,真正的決鬥也僅僅達只在這幾個人裡面展開,還要除掉一些心理素質不好的或者發揮不穩定的,你要相信方法得當,練習充分,能和你過招的人並不多。

大概就這些,大家加油吧,《鋼之鍊金術師》的“等價交換原則”就是這樣,你願意付出多少,你就能得到多少。而這一切,與時間無關。(時間永遠永遠永遠不是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